病毒唑含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6 08:00:23

病毒唑含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病毒唑含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0例,对照组210例。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病毒唑含片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104

我科近4年来采用病毒唑含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2009年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430例,年龄3个月~10岁,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夏秋季突然发热,咽痛,流涎,不敢吞咽,厌食,呕吐。②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腭垂黏膜可见数个灰白色疱疹,直径2~4mm大小,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③病变局限于咽峡部而不波及口腔前部,无齿龈红肿。④颈部、耳后淋巴结无肿大。⑤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合并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随机分为治疗组220例,对照组210例。治疗组中男12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3岁;对照组中男115例,女95例,平均年龄3.5岁,两组就诊前病程均在0~2天内,一般情况如年龄、病情、病程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均以头孢呋辛钠50g/kg加炎琥宁10mg/kg抗菌消炎,高热时口服退热药(布洛芬混悬剂),治疗组另外给予病毒唑含片10mg/kg,分4~8次含服,小婴儿予研面后少许涂口腔,连用3~5天。

疗效标准判定:①显效:2天内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咽峡部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②有效: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咽峡部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无溃疡形成。③无效:治疗5天以上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疱疹未完全消失,或有溃疡形成。

结 果

治疗组在热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讨 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它属于RNA小病毒,是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病毒唑是1972年首次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对RNA及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病毒唑的作用机制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病毒唑属核苷类抗病毒药,其作为子代病毒核酸合成所必需的核苷类似物,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作为假底物(核酸),竞争地与酶结合,同时渗入三代病毒DNA或RNA链中,使其合成中断,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静滴病毒唑发现有胆红素一过性升高,伴有网织红细胞计数上升,暂时性贫血等不良反应,使病毒唑的全身应用受到限制。

本组患儿应用病毒唑含服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局部用药剂量较小,不良反应少,且口感较好,患儿见效快,无论从热退时间还是疱疹消退时间上都易于接受,故取得了临床满意疗效。

上一篇: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6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农村合作医疗开展3年来剖宫产率升高及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