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16 04:41:36

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研究

摘要:我国民办高效的规模和数量在日益扩大和增多,同时,学校的固定资产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资产管理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学校资管理工作势必要提升到新的阶段,资产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也将成为重点的工作。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手工、单机管理,与现代化的学校资产管理模式相比,其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但随着民办高校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其在资产管理上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平台,系统平台的应用增强了资产的管理效率,促进民办学校稳定、高效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07-02.

民办高校的资产有效管理贯彻了我国的勤俭节约方针,各类院校都有责任和义务实施勤俭管理资产的政策。民办学校资产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多,优化资产管理方式可以为国家财政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为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的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程度快速,因此,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平台更有利于资产的有效管理。

一、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问题

一是民办高校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落后。对于高校来说,由于资产的数量大,种类又很多,要实现资产的统一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但在民办高校中,其对资金的管理更加地重视,但却忽视了实物管理,在对资产管理上,特别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忽视了其管理的标准。

二是民办高校缺乏有效的资产管理体制。在学校中,还是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体制,且资产管理范围也不明确,在责任和权力的分配上比较模糊,同时,在资产的使用上,很多固定资产闲置多年,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造成资源浪费、毁损。

三是民办高校在资产的购置上,缺少统筹规划,购置的资产利用效率低,资产闲置现象严重。民办高校在教育体制上做出了改革,从而其资产的资金来源也不断地扩充,其资金渠道来源包括财政拨款、科研经费、企业资助等,购置大量的资产确实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由于资产购置前缺乏统一的调控和规划,也带来了盲目购置的现象,一些部门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中,管理意识淡薄;重买轻管,采购时无计划,并且固定资产在日常使用中缺乏维护,缩短其使用寿命,致使部分资产闲置。

四是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长远的规划,信息化程度不够深入。部分地区民办高校进行了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并且开发、购置了管理软件,开始使用计算机单机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等,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看来,这些软件实现的往往是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完成的仅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

二、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实施起来,资产信息化系统是一项资产综合管理的服务,为学校内部的办公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操作方式,平台的科学化、信息化实现了学校资源的共享,是一个畅通的信息共享渠道。同时,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资产使用要求。

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可以由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在校园数字化网络平台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资产管理各类信息。实现对房屋及构筑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后勤设备、图书及文物陈列品等,并对物质属性不同的固定资产进行多样化管理。实现所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等,整体功能更为全面。同时也具有预算管理功能,预算管理的功能应该具备对资金的分类汇总,并且自动上报预算,及时地反映预算资金的审批过程和结果。系统平台对资金的入账管理也是自动化,并且提供资金的入账记录,包括资产的入账管理,例如设备名称、数量等,这种自动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对资产的调配和使用情况的掌握。该系统也具有资产处置的功能、采购管理的功能。包括对采购单的管理,对采购申请单上数据进行审核,提供能够多种统计,显示不同的采购方式,便于采购部门集中采购。该系统对采购评价也可进行管理,对于采购物资的使用情况,都会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维修次数等资料,同时,资产采购的厂商也会自动记录,并对其建立资信档案。

通过校园网络让各部门的资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运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来,系统操作平台对全部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彻底解决了原来不同部门之间管理脱节和对账困难的难题。学校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置用户操作权限、数据管理权限以及管理部门权限等多种类型的权限管理,对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各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都可以作具体细致的控制,可以满足单位内部的管理岗位分工、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不同的部门和有关的人员,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并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流程,互相沟通、协调、制约、监督,信息化的资产管理系统平台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加直观、全面的资产信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需要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系统管理平台,这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校资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为学校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帮助学校解决了传统手工、单机系统的管理方式,使得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强,也为学校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总之,民办高校内部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玉祥.基于WEB的枣庄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危孙忠.浅析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科技咨询,2008,(25).

[3]汪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7,22(2).

[4]徐国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36(z1).

[5]朱志军.基于的高校资产管理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

[6]张美华.提升高校资产使用效率的路径思考――以浙江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为例[J].财政研究,2012,(04).

[7]陈慧雄,武a.深化高校资产管理改革,优化资源配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

[8]阮朝辉,谷丽应.从民办高校资产经营管理看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的“非转经”及其对策[J].前沿,2009,(12).

[9]王干,刘建秋.高校资产管理实施内部控制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2).

[10]裘钧,陈志凌.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9).

[11]舒小燕.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以中山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2,(12).

[12]汤敏洁,蒲芳,沈秋仙,陈加龙,杨建平.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6).

[13]王秀明,高校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感知和创新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作者简介:陈彦彤(1982-),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宁波大红鹰学院,研究方向:资产管理。

上一篇:从权变理论视角看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下一篇:面向工程实际的过程控制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