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

时间:2022-09-16 03:04:35

新生儿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7年9~11月的231例次采血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两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底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足底采血 不良反应 护理 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 the causes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or partial ill-feedback of thenar phlebotomize of neonates.Measure:Collect 231 person-time thenar phlebotomizes form Sep.to Nov 2007 and divide them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mpared pare the ill-feedbacks of the two groups,analysis their causes and take a series of nursing countermeasures.Result:The probability of the ill-feedback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lower than compared group with the discrepancy of statistics meaning(P

Key wordsThenar phlebotomize;Ill-feedback;Nursing;Countermeasures

资料与方法

2007年9~11月采集新生儿足底末梢血共计231例次,将2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一般资料、出生体重、孕周、凝血功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试验组足底末梢采血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两组发生足底末梢采血局部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见表1。

护 理

针眼出血的护理对策:①正确指导家属按压采血部位以及按压足够的时间:家属用示、中、无名指3指并拢,以进针处为起点向上按压,按压时间一定要>10分钟,在按压过程中不能移开无菌纱布块观看局部情况或松开按压的手接听电话或拾掉落的东西。②天太冷时,在沐浴后或足底给予充分保暖后再采血,可缩短采血时间,血样合格率高。

局部血肿的护理对策:①加强操作技术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有效减少局部血肿的重要护理措施[1]。②穿刺部位应选择足跟内侧大隐静脉或避开瘀斑、炎症或血肿部位,尽可能做到1针穿刺成功,针眼之间至少应间隔2mm。③采血过程中注意观察血流情况以及献血部位局部情况,观察新生儿面色及呼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④采血后有效按压穿刺部位也是预防局部血肿和瘀斑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正确指导家属按压采血部位,用示、中、无名指3指并拢,以进针处为起点向上按压。⑤发生血肿后及时处理,局部肿胀部位立即用冷敷,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1],但新生儿足底冷敷不得超过30分钟,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变化避免发生冻伤,48小时后热敷血肿部位,促进吸收,避免进一步发展为静脉炎。

静脉炎的护理对策:①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措施。消毒皮肤要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旋转消毒,切忌往返涂拭,消毒面积不得

皮下毛细血管出血的护理对策:选择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属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内侧静脉作为穿刺点、选择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作为穿刺点或足跟内侧大隐静脉作为穿刺点,穿刺前足底保暖避免烫伤尤其对底体重儿,加强操作人员技术培心,1次穿刺成功,采血后充分按压,可有效防止采血时造成的血管组织损伤,减少瘀斑和血肿形成。

局部皮肤过敏的护理:①仔细询问家属有无过敏史。目前尚未有过敏者,此项有待进一步观察。②有家族过敏史者,采血后按压足够时间止血不覆盖任何东西,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和干糙,避免感染。

参考文献

1 陈维瑛.基础护理学.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

2 肖星莆.输血技术手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0.

3 扬荣宸.医用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55-656.

上一篇: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门诊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