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眼科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6 02:09:25

开展眼科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对眼科开展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眼科在山区开展的200例225眼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后,脱盲率91.1%,脱残率80.0%,人工晶体的成功植入率达91.6%,手术成功率99.5%。共有21眼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0眼,前房出血3眼,继发性青光眼3眼,人工晶体偏中心5眼。结论: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山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眼科; 白内障; 复明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30-02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导致眼盲并造成人类发生视力残疾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患有白内障的人约占25%[1]。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各个医疗机构纷纷展开了不同形式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为白内障患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2012年7-12月,在“扶贫助残”活动的号召下,笔者所在医院眼科在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本文对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某山区的村民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无法进行手术的危重病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和术后无法恢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共200例(225眼)。在这200例患者中,男88例(90眼),女112例(135眼);患者年龄45~88岁,平均60岁,其中60~70岁的患者共有75眼,70~88岁的患者共有80眼;视力小于0.05的有135眼,视力0.05~0.3的有90眼。在这200例225眼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5眼,并发性白内障30眼,角膜混浊25眼,术后无晶状体15眼。

根据国家眼科晶状体核分级法进行分级,二级核有60眼,三级核75眼,四级核50眼,五级核35眼,黑色障5眼。在手术前对225眼分别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光定位、色觉检查和接触性眼底等的检查,其中晶状体混浊较为严重的有80眼,伴有角膜疾病的7眼。

1.2 方法

本次手术所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冷超乳技术。在手术前首先进行术前检查,对可以行手术的的患者进行血液、尿样、粪等常规检查,以及出血、凝血时间、心电图和胸透检查。在住院后对可进行手术的患者的病史进行调查,利用显微镜对患者的眼底进行检查。然后在保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内科病情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在手术过程中要进行心电监护和持续的低流量供氧。对于其他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结膜囊冲洗、利用珍视明滴眼液进行瞳孔扩散,再对眼球周围进行麻醉注射。在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过程中,虹膜与透明角膜之间的间距为1.5 mm,注射透明质酸钠时,采用容量为1 ml的截囊针做成截囊,截囊的直径为6 mm。固定人工晶状体时,采用后房型缝线的方式固定。

193眼进行超声乳化后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5眼未能初次植入人工晶状体,原因是后囊膜破裂,其中有1眼二次植入人工晶状体成功;6眼黑色障在摘除行现代白内障囊外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有20眼无晶状体,粘连和剪除虹膜的玻璃体后再进行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手术[2]。手术结束后,给每眼的结膜下注射2万U的庆大霉素和2 mg的地塞米松,在术后的护理中要按照常规进行换药,并及时给予抗生素和类固醇混合眼药水滴眼,最后在手术后的一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时访问。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对患者视力进行观察并评价疗效,具体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年制定的低视力和眼盲标准如下所示。最佳矫正后的视力小于0.05为眼盲,视力0.05~0.3为低视力,视力大于0.05为脱盲,视力大于0.3时为脱残。脱盲即可视为手术成功。

2 结果

对225眼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后,脱盲的有205眼,脱盲率为91.1%;脱残的有180眼,脱残率为80.0%。成功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有206眼,人工晶体的成功植入率达91.6%。手术成功率99.5%。

共有21眼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0眼,前房出血3眼,继发性青光眼3眼,人工晶体偏中心5眼。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的技术也不断发展,不管是从手术的方式上看,还是从手术效果上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手术过程中,手术的切口逐渐从角膜缘大切口过渡到角巩膜隧道小切口,这种小切口不需要缝合[3]。利用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的方式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少和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所有手术中相对比较好的一种手术方法。但是超声乳化手术的设备昂贵、手术投资大、手术的费用也比较高,另外,这种手术方法对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对于发展中城市而言,这种手术方式难以展开[4]。

本文中白内障复明手术在手术中出现一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因为患者的白内障病情比较复杂,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现并发症;二是患者的外伤和虹膜后黏性比较严重所造成的;三是手术中发生撕囊和截囊等现象;四是手术中的粘弹剂没有冲洗干净,阻碍了房水的排出,从而出现并发症。

另外,眼睛是人体最为关键的五官之一,在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对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要到位,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程序进行操作,对手术室及手术过程中有关的器械、液体和敷料进行消毒[5]。

总之,根据白内障手术的特点和方法,对于经济不发达城市的白内障手术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对于山区等偏远地区可以多举办“扶贫助残”活动,帮助每一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参考文献

[1]何小松,张旭,毕灯辉.小切口手法劈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5):363.

[2]杨洪波,杨向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11):879-881.

[3]王志奇,崔晓荣,高明丽.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5):364-366.

[4]李冀平,吴哲,孟丽,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与超声乳化效果比较[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5):530-531.

[5]李学喜,黄菊芬,潘栋平,等.福建省白内障“复明工程”1200例报告[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6):679.

(收稿日期:2013-10-06) (编辑:朱姣)

上一篇: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 下一篇:巧用插图 衍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