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团体心理治疗辅导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6 02:00:25

护士团体心理治疗辅导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量急剧增加,护理人员在新旧护理理念的更替中,出现了心理冲突、不适应的现象突出。加之自身的职业特点,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在以往的工作中,更多的是注重患方的感受。而如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首先必须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第一关。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真正的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是我们此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存在着共性的问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价值,更加正视自己的问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用爱心去工作,把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好。

【关键词】护士;团体心理辅导;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病人和死亡,自己承受着比其他行业人员更多的压力和委屈。而当代医患关系的突出,使护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研究曾表明护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团体心理辅导被定义为一种建立于特殊关系的谈话,就是一群特定人们与心理咨询师透过谈话达成治某种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同时,有资料显示,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模式,既能增加治疗人数,又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治疗效果。

1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国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对人格方面的完善。近两年,“优质护理服务”成为医护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对病人的心理治疗与调试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而忽视了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够提高护士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此类研究未见报道。

2情绪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关注护士的精神状态,帮助她们提高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困难,减轻心理压力,不仅有利于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也能通过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使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和不断提高。

3实施过程

在各个科室中随机发放关于护理状态的调查问卷200份,将随机参加第一次心理培训的50人作为实验组,其余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全部参加第一次心理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心理测试,采用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量表。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培训,共进行12次,具体过程如下: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调查;护理人员的心理测试;护理人员的心理培训,包括1期的情绪管理培训和2-12期培训的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领导者需由经过团体心理咨询培训的一到两名医生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评估师担任。以认知领悟疗法为治疗理论依据。辅导过程:①首先领导者让团体成员相互认识,共同设计团体名称,通过滚雪球、倾述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逐步建立起团体中互信的安全关系。②在过渡阶段,通过解开千千结、瞎子背瘸子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团队的信任环境,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参与度,帮助成员对自身状态的了解。③工作阶段:帮助成员利用团体解决自身问题,采用探索自我价值、突出重围等活动帮助成员了解情绪,学会管理自身情绪,树立信心,促进自我成长。④结束团体:回顾团体的活动过程,交流成果,让成员自己总结心得感受,肯定成员的成长与改变,并将学习来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

5调查结果

调查中使用SAS和SDS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根据其量表的统计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得分进行统计,表1中将对实验组50人辅导前、辅导4次、辅导8次和辅导结束后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化进行统计。

上一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下一篇:急救34例低血糖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