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时间:2022-09-16 01:38:50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吹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雅思贝尔斯。

当教师成为与学生比翼齐飞的两朵云,比肩而立的两棵树,成为与学生相互独立的两颗灵魂,没有了居高临下的权威,教师要凭什么才能推动学生这朵云,要凭什么才能撼动学生这颗树,要凭什么才能唤醒学生这颗灵魂? 教师能凭借的只有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开启智慧,换句话讲,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一、学习――让班主任工作走向智慧成为可能

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假如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威信,即威望和信誉。是通过自身形象日益形成的使学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一种感化。威信是靠言行传达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人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如何确立威信?无德则无威、无才则无威、无爱则无威、无信则无威、无严则无威、无为则无威所以要有德有才有爱有信有严有为。对于学生来说,最先需要从教师这里得到的是求知欲。博学多才,才能成为学生倾慕的对象。

向书本学习, 在“书香弥漫”中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慢慢走向智慧。因为在阅读中获得了大量的直接经验还有感性认识,在阅读中慢慢地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中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向他人学习,经常的与别人交流,思想在碰撞中得以升华。交流中要有不怕被别人超过的胸怀,唯有胸怀才能海纳百川;交流中要有挑选辨别的慧眼,唯有慧眼才能拨云见日;交流中要有沉下心来的深入思考,唯有思考,他山之石方才可以攻玉。

古人说:“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师间的交流也是如此。个人的才能在交流中被推广,他人的智慧在交流时流进了自己的锦囊;个人的不足在交流中得以矫正,他人的错误也会在交流中成为前车之鉴。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

二、实践――让班主任工作充满智慧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的劳动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要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著名教育家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去温暖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用真诚的爱和尊重启迪学生心扉。除注意时机、方式、对象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小事着眼,由此及彼,以点带面,透过最本质的一点,触类旁通,力争把每一次谈话都向谈心升华,以发挥师生谈话的最大教育效能。要用我们的真情,去感动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我在感动学生的同时,也经常被学生感动着。这是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三、反思――让班主任工作智慧不断生长

1.用精神的力量影响学生--- 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角度,将心比心。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学生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2.用心爱教育事业 ----班主任工作走向智慧的必由之路

用心爱,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职业,勉强为之,必定误己害人。

席慕蓉:别人是怎样地把儿女托付到我的手中,他们用着谦卑热切的态度,希望我能够,请求我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实现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 因为热爱,感到责任;因为责任,所以更热爱;因为更热爱,所以更有责任;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足,能力不可补。

3.用心欣赏学生---班主任工作走向智慧的捷径。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欣赏。欣赏可以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和状态,并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满怀信心和希望!欣赏学生,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你对他的关注和关怀;,还可以帮助你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欣赏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四、智慧――让我们享受班主任工作的幸福。

欧元之父蒙代尔说:“诺贝尔奖获得者往往每天工作18小时,一生劳碌却丝毫不觉其苦。”为什么?因为他们“真正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只有你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快乐的,才可成功。

我时刻享受着感恩的幸福。这么多年来我内心涌出的一个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感激,感激这个社会!感激我的同事!感激我的学生!感激我的家长!感激我的经历!感激关心支持我们的每一个人!诚心感激,使我找到了人生的平衡点。找到了这种平衡点之后,就不会再自负了,不再自以为是了。人既不自卑又不自负,就真的很轻松、很快乐了。因为感激而快乐,因为快乐而感激,这种感激是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

总之,为了心灵那棵开花的大树, 就让教育给我们以生命历程中不息的激情,一如既往地播撒我们的爱心,用智慧培育人才,让智慧育人无痕,师生共享成长的幸福。

上一篇:浅谈高中班主任工作策略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后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