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英语课上的“话匣子”

时间:2022-09-16 01:26:23

打开学生英语课上的“话匣子”

【摘 要】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难度的加大,那些本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孩子们,却渐渐地似乎越来越愿意选择“沉默”, 怎样解决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发言、选择“沉默”的问题呢?笔者用以下几点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课堂 发言沉默 解决方法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难度的加大,那些本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孩子们,却渐渐地似乎越来越愿意选择“沉默”,既不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虽然这只是少部分孩子的表现,却也应该引起我们这些为人师者的最大关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

英语课堂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教师在英语教学生命中难以舍弃的最主要的活动领域,它作为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陶冶情操的重要阵地,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即让每个孩子参与英语的学习,学会英语的表达技巧,进而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境地。

而面对着这些“沉默”的孩子,我们英语教师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猜测:是这节课的内容枯燥吗?是难度很大孩子难以理解吗?还是我们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正在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呢?因此,笔者深入学生进行调查,从初二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入手,希望能走进学生“沉默”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这些学生“沉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或者内容兴趣不大,听课的状态被动、不积极;在教师提问后,其他学生回答之前,没能及时思考出问题的答案,目光呆滞;部分学生的不良听课习惯如开小差、做小动作等严重影响了他的上课效率,致使他们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英语课上发言时声音小、不敢大声地回答问题……

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课上选择“沉默”不发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由长久以来的不良听课习惯造成:不专心,开小差。2.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水平、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同,当然导致发言的积极程度和发言水平的差异。3.学生被一些不良情绪所影响,有对自己认知能力的疑虑,有出于其他学生对自己看法的顾虑,也有对教师本身和教师评价自己的焦虑,总是害怕老师批评他不能答对,害怕答错了自己会出丑,害怕自己的出色发言有可能会招来其他学生的嫉妒……

那么,怎样解决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发言、选择“沉默”的问题呢?笔者用以下几点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大家交流:

一、微笑与鼓励促使学生放开胆量

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更多的以一种帮助、扶持的姿态出现在中学英语课堂中,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让学生对自己有情感期待,不会认为自己是被老师“遗弃”的孩子,由消除学生对英语教师的隔阂带动消除学生对英语课堂发言的隔阂。

记得我在初二接班的时候,我班有三个从安徽转学来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非常差,入班时英语分数都是不及格。因为基础差,他们上课一直低着头,自信心明显不足,更不敢在课堂上大声的朗读和活动,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首先我没有放弃他们,而是通过课后给他们沟通谈心,鼓励他们放下心中的包袱,提高自信心。其次,上课时经常给予他们机会,先让他们跟着其他同学重复朗读,表演等,再鼓励他们自己抓住机会大胆发言,清除紧张、恐惧感。在课堂上总是以帮助、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去引导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其中杨家辉、邓晓伟同学的英语已达到班级的中游水平。

只有老师给予学生的真诚的帮助,给予学生的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进。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放开嗓音

对于由学生不良听课习惯造成的发言沉默,我们应着眼于学生平时听课习惯的培养。策略有:让学生复述教师总结性、转折性等的重要语句,可由多名学生复述;让学生转述其他学生刚才的发言。既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课堂听讲的方法,也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某个知识要点;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发言的方式,促使初二年级学生在有外力影响下也更加自觉地听讲。

三、崭新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生大声表达

由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造成的英语课堂中沉默的现象,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激发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学生的思维、知识、经验为本,使每个中学生获得最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从中体验个人或团体解决问题的乐趣。

同时,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断磨练提问的技巧,特别是在情境设计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例如,我在教学Fun with English 8A Unit 4 Wild animals Welcome to the unit 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来进行导入的。

T: 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Do you like animals?

Ss: Yes, of course.

T: First,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教师开始演示多媒体课件,并让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是很多动物的叫声和它们喜欢吃的东西,然后,教师让学生猜这是哪种动物。)

(在猜动物的游戏中,有的学生在下面大声说:It’s so easy.)

又例如,我在教学In the restaurant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背景进行导入。

预备铃刚刚响起,教师捧着装满东西的铝合金大餐盘出现在教室门口,几个学生抢着冲出教室,帮助教师把餐盘拿进来。

教师先给每位学生发了张菜单。

教师在一张课桌上铺上精致的台布,放上有鲜花的小瓶。请三位同学上来,两位坐在餐桌边当顾客,第三位拿了笔和本子做服务生。顾客拿起菜单,一样样地点菜,服务生一笔一笔记录,教师忙碌地从大餐盘中一件一件地挑拣。有banana, grape, pizza, hamburger, tomato, potato, cabbage ...每拿一样,教师便举起来让大家看,并重复一下名称,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分类写单词。第一批顾客送出门,教师和服务生在门口礼貌送行,第二批又有三个学生上来,两位做顾客,教师做服务生,一位学生拣实物。

第三次又上来三个学生,教师请全班同学拿出纸和笔,把顾客点的菜、饮料、水果和点心名称全部记下来,然后交给老师。

这样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说出许多餐厅英语。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只要我们老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崭新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是完全能做到的。

四、机智的心理辅导带领学生冲破心理障碍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不自觉地受到诸多心理情绪如焦虑、害怕的影响而产生发言困难、沉默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学英语课堂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避免中学生由于各种情感焦虑而过早地选择以沉默来应对发言要求。

通过调查,笔者完全可以感受到孩子单纯而又复杂的心理。他们有的似乎已经在长久的英语学习中与老师产生了距离感,也许他们已经误以为老师“不经常喊我回答问题”是老师把他们遗忘了,或者是老师现在并不十分喜欢自己;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长大了,进而对于英语课上积极发言产生了一定的害羞心理;也有的学生已然开始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担忧由于自己的出色表现而使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这些事实都表明,孩子们虽然是中学生,但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对老师,同学,包括对自己、对英语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在举手与不举手之间,他们越来越表现得“进退两难”。

怎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让学生们产生这些不必要的英语课堂焦虑情绪,而让学生从心理上摒弃“沉默”的根源呢?笔者认为那就是要:亲近英语、亲近同学、亲近教师。

4.1亲近英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把自己还原成一个绝对冷静、客观的个体,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总是被情绪所左右。但基于学生又是可控制的对象,所以教师只要通过相对科学、高效、规范的教学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象中的英语教学效果。现代的成功教学的案例总是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分不开,中学英语课堂亦是如此。英语是学生习得的第二种语言,学生对它具有新鲜感、征服感,但同时也具备陌生感、畏惧感。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之外采用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英语话剧表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英语的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反映在英语课堂上,即使中学生不能用英语“出口成章”,至少也可以让孩子产生“出口”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心理激励作用。

4.2学生

课堂上、课堂外的同伴交往也会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产生影响。课堂上英语教师对某个或某些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在课后都会成为学生们彼此或羡慕、表扬或冷落、攻击的依据。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团体的作用,让小团体真正成为小学生喜欢英语课堂的外在基础力量,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减少和杜绝学生之间的猜忌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心无旁骛地参与英语课堂的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敢想敢说,告别“沉默”。

从初一开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特别是每两周一次的英语课外活动课。利用每个星期双周下午第三节课,开始时以我为中心,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5~6名同学,每组由正副小组长各一人,负责每两周的统一一个话题,组织搜查资料、集中讨论,整理汇编,然后在这节课上,每组出2~3名学生以汇报的形式进行活动。半个学期后,我主动退出“主角”的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干,现在已形成了每个学生必须“汇报”每两周准备的内容以及可以相互自由演讲,或竞赛的形式进行活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和口语水平。现在课堂上“沉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4.3亲近老师

要做到让学生亲近你,中学英语教师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英语知识修养,用以身作则的言行赢得学生的信任。这个言行既指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和为人处世方面要以德为上,也指中学英语教师在使用英语时的良好表现,包括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这样,既亲切又具有英语知识修养的英语教师就是学生最愿意亲近的教师,这样英语教师的课堂就会成为最活跃的课堂。

下面我想以第七届全国教育软件大赛唯一特等奖获得者,广东顺德一中英语教师――田湘军为例。讲两个他授课的小片段。在二年级课上,田湘军带孩子们学“love”时,先是引导学生跟着他用手比划着“心”形放声诵出“I love”,接着用表情和眼神把孩子们汇聚到身边表演“I love Mr. Tian ”,欢笑声中转换成“I love English” ,让每个孩子都在充满欢乐和自信中宣告:我喜欢!我喜欢田老师!我喜欢英语!

在他的课堂上,一个幽默的表情,一段优美的歌声,都会引的孩子们的激情参与。一节课上,当电脑屏幕保护的三维立体图形滚动起来时,一部分学生得注意力被吸引过去,田老师不动声色的走到教室的另一侧,一个夸张的动作,孩子们的眼光马上被牢牢地吸引了过去。所以只有让学生们接近了老师,走进老师的心灵,懂得老师的真爱,他们才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英语课堂上才能大胆地用英语表达。

通过以上的种种努力,笔者所担任班级的学生上英语课,活跃起来了,不仅是回答的声音响亮,朗读的声音响亮,而且精神风貌也呈现出了喜人的变化。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不同了。”笔者深信:不懈的探索,必会带来丰硕的教研成果。

[1] 舒志定. 教师角色辩护――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李茂. 今天怎样“管”学生――西方优秀教师的教育艺术[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言论集[M]. 锡山区陶研会锡山区教育工会.

上一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有效训练案例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