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初中英语因材施教的策略

时间:2022-10-07 09:59:17

再谈初中英语因材施教的策略

【摘 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英语在日常生活也变得十分重要,人们不再需要的是hello、bye这么简单的词汇,初中英语更是有备受瞩目,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这个社会的一种趋势。本文由古代的孔子引申到现代,先是讲因材施教的原因,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层次教育更加重要,然后具体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策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们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因材施教 个性差异 性格特点 分层教育 合作学习 互相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方式也开始慢慢转向科学化,因材施教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方式。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分析学生,分别实施教育,根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因材施教在古代就已经有所起步,最著名的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典故,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对于子路的提问,孔子回答是要询问长辈,不能轻易妄动。对于冉有的提问,孔子回答是坚定而且肯定的,要立即执行。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呢,那是因为,子路是一个办事不谨慎不周密,爱争强好胜的人,对于他的教育要使他认识到要三思而后行,要教育他做事要谨慎认真。冉有是一个办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人,对于他的教育要鼓励他养成做事果断的性格。从这个例子看来,对于性格不同的学生,教育方式肯定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各自有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教育方式。

英语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英语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就更加注重了,现在初中学生的个性十分明显,一个学生一个样,教师不能在把学生看成一样的了,要因人而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俗话说的好:“十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智力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别,教师不能因学习程度好坏而对学生有偏有向,既要平视而论,又要针对每个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这才是真正的对学生好,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直接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但要在自己心中做到每个学生是哪个层次,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分层管理,但又不能使学生的自尊心有所打击,这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巧妙的对学生不动声色的分类,加强对每个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关心,提高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因材施教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因

初中是十分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阶段,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中,有的学生可能本来就很爱好学习英语,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有的学生本身就不喜欢英语这个学科,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绪万万不得有。有的学生因为一次考试的成功,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再创佳绩。有的学生可能在一次考试中就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因为简单的一个测试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那块料,因而自暴自弃,这种孩子的性格属于不自信型。有的学生可能就是有是天赋,不是很努力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有的学生可能每天用功读书,但是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这可能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学生都会遇到,教师往往可能为了赶上教学大纲的进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间的细微差别,最后造成一些学生觉得学的知识太少,太浅薄,对自己没挑战,没吸引力,而学习程度比较差的那些学生往往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觉得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渐渐便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好的。

教育学家布里姆认为,95%的学生只要给了充足的学习时间,都可以达到教育大纲要求的目标,而这最大的区别仅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快慢程度罢了。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哪怕是学习成绩最差的那个学生,他们或许是因为心理压力的原因,而不是智力问题,如果将这些学生都归为差生,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很大伤害的。因此,需要教师充分细致的研究学生个性和学习特点,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盲目的对学生分类,这对学生是不负责的,对教育来说也是失败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最好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配合,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不仅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而且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会有所好转,不但只是对英语,对任何学科都是如此,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因材施教的原因。

二、初中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策略

上述文字已经说明学生确实是有层次区别的,但教师不能在班里直接对学生进行分类,这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很大的伤害,教学需要技巧,教师应该避开这些,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2.1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分层教育

学生的性格往往决定学生的未来,现在我们仅仅探讨的是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教师需要分析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分层教育,有了情感的交流,学生慢慢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把学生放在他所能适应的情感位置上,才能最大可能性的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才能产生追求英语的欲望,这才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逼学生学习,而是要他们主动去学。

对于学习程度好,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应该给这些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仅是用简单的词汇,而是要用一些修饰或者更加复杂的句子来表达,用一些短语来使文章更加吸引人,比如“take off ...”、“be popular with ...”、“think about ...”这类比较高级的词汇,而且还要对他们提出要求积极帮助学习较差学生的要求,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肯定,也是帮助他们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而且还团结了班集体。对于学习中等学生,要使他们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希望他们可以跻身成为成绩好的学生,但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否则会适得其反,然后给他们讲述一些学习的技巧,比如对单词的掌握也需要技巧,对单词不能死记硬背,通过句子来背单词等,比如“open”这个单词作为形容词,意为“开放的,营业的”,通过例句“The shop is open from 9:00 a.m. to 6:00 p.m.”来记意思,他作为形容词,还意为“开着的”,反义词为closed,例句“Some doors are open, but some are closed.”open还可以作为动词,意为“打开”,例句为“Don’t open the box .Close it.”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加以鼓励,慢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失败不能盲目批评,要以鼓励的语言来加以教育,引以正确的方向。对于内向的学生,由于胆怯不敢在课堂发言,教师要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这么做不仅是要他们敢于发言,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性格。对于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然后分别实施教育,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2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目标。然而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首先是对英语课标的熟悉,只有教师对教育大纲的仔细钻研,才能充分理解教育的新理念,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其次是熟悉英语教材,只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才能理解其中的区别,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这样才能对学生分层教育,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层次要求,不对学习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有自己的发展。最后,但是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熟悉,只有对学生的熟悉,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才能交代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英语的热情。对于同学都可以接受、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比如可以进行课堂话剧表演,或者演讲、talk show 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吸引学生眼光的做法,多给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一些机会,而且在提问问题上要由技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其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往往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2.3 对学生要循序渐进,全面和谐发展

因材施教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成才规律,既不能放任他们随意发展,也不能揠苗助长,这样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在教学内容上要掌握技巧,要从易到难,要从以前的内容引申到现在的内容,比如说mustn’t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然后引申到虚拟语气的延伸,这就是教学的技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轻松的接受,让学生能够顺利轻松接受新的知识,最终化为自己的东西。

每个学生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或许这个学生的口语很好,但是单词背诵就比较弱,教师不能局限在学生的口语或单词上,这样学生的能力是不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的,因材施教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的一个方面,而是要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学生和谐相处,使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加强提高,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2.4 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学生间的帮助有时候甚至比教师给的帮助更有效果,有的学生或许更能接受同龄人的意见或者学习方法,既然这样,不妨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相互帮助,学生好的学生可以帮助中等学生,学习中等的学生可以帮助差点的学生,这样一层一层,形成全民互助,而且在同学帮助对方的时候,还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收获。一对一的帮助,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对因材施教来说是一种补充,教师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关心和关注,对于因材施教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三、结束语

总之,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会转变学生对知识的看待方式和兴趣爱好,对学习英语来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只有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才能算是一个教育的突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追求的是精神放松,互帮互助,最后有双赢的效果。因材施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上挖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潜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得到意外的收获。因材施教给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他们获得成功,产生的强烈欲望也将指引他们更加进步。

[1] 王敏. 议制约目标教学实施的因素及对策[A].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1999.

[2] 侯彩霞. 因材施教刍议[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3] 赵雪江.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M]. 东北师范大学,2006.

[4] 薛卫东. 论新课标下素质教育如何实施“因材施教”[A].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 2010.

[5] 林姝华.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初探[M]. 东北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失误及对策 下一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有效训练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