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痛风患者的辨证饮食调护

时间:2022-09-16 01:02:25

50例痛风患者的辨证饮食调护

关键词:痛风;辨证;饮食调护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3-0081-0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痛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之势。笔者运用饮食调护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特点

祖国医学将痛风归属于热痹的范畴,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郁久化热,湿热阻滞,气血不畅所致。热痹的特点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24h疼痛达到高峰或有发热。痛风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男女之比为20∶发病年龄以成年人较多,下肢关节多于上肢,首次发病指关节占50%~70%,急性发作期大部分病例血尿酸都增高。50例痛风患者,男47例,女3例;年龄在25~75岁之间,25~35岁4例;36~50岁26例;51~75岁20例。

2辨证施护

2.1湿热蕴结型病因:感受风热湿邪,嗜食膏粱厚味。临床表现:下肢关节猝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口渴,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食疗原则:清热化湿,宣痹止痛。食疗处方:苍术薏苡仁粥,苍术12g,川牛膝15g,薏苡仁90g,生石膏24g,方法:全部材料洗净,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h成粥,即可食用。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鼓励多饮水,不少于2000mL/d。禁食动物内脏、骨髓、海鲜、鸡肉;禁烟酒及辛、辣、甘、厚味之品。

2.2痰浊阻滞型病因:久居湿地,嗜食肥甘,过逸少劳,内生痰湿。临床表现:关节肿胀,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不红,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暗,苔白腻,脉缓或弦滑。食疗原则:化痰除湿,舒筋通络。食疗处方:木瓜陈皮粥。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各5g,粳米50g。方法:先将木瓜、陈皮、丝瓜络洗净,先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川贝母(碾碎)煮至烂粥,加冰糖适量即成。食用方法:适量服食橘皮饮:橘皮(干、鲜均可)10~15g,杏仁10g,丝瓜络10g。方法:先将上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15min,澄清后加入少许白糖,即可饮用。方法:代茶频饮,四季常服。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牛奶、鸡蛋、水果、梨;忌食动物内脏、鸡肉、海鲜、香菇、豆类等高嘌呤食物,禁烟、酒、咖啡。

2.3瘀热阻滞型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按之稍硬,肌肤紫暗,舌质暗或瘀斑,苔薄黄,脉细涩。饮食原则:通络止痛,祛风止痛。食疗处方:黄花菜汤。鲜黄花根30g,黄酒适量。方法:鲜黄花根洗净水煎后去渣,加入黄酒。食用方法:温服。

2.4肝肾阴虚型病因:久病失调,年老体衰。临床表现: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被杖,昼轻夜重,局部变形,神疲乏力,步履艰难,屈伸不利,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食疗原则:补益肝肾,疏筋通络。食疗处方:山药枸杞鹿茸饮。鹿茸片、淮山药各30g,枸杞子15g,生姜、红枣少许。先将淮山药、枸杞、生姜、红枣洗净,与鹿茸片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水炖2h,去渣留汁。食用方法:适量饮用,温热服用。饮食护理:饮食清淡,如:白菜、红枣、枸杞、牛奶、苹果、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水果,忌食动物内脏、鸡肉,杜绝饮酒及辛辣食物。

4典型病例

肖某,男,70岁。1年内复发3次,平素有饮酒嗜好,喜肉类食物,每次发作前一日,饮酒数杯,食大量肉类(特别是动物内脏),夜间突感两足指疼痛难以入眠,翌日局部变形,关节痛如被杖,步履艰难,舌红少苔,脉弦细,血尿酸高达750~800umol/L。经反复给予饮食指导及相关健康知识宣教,痛风发作减少到每年1次,至今已有2年未发作。

5体会

通过向患者讲解痛风的病因及诱发因素,运用心理疏导及饮食调护及请同病种患者用现身说教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其对与痛风相关知识有必要的了解,并能自觉遵守饮食原则,较好地控制饮食,从而减少痛风的发作。

上一篇:电针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中彝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