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钢琴弹奏的手形与坐姿

时间:2022-09-16 12:01:06

也谈钢琴弹奏的手形与坐姿

[摘要]通过对众多钢琴演奏大师弹奏姿势的观察与分析,并针对笔者教学实践中面对学生多种形式的问题行为,提出钢琴演奏没有标准统一的手形和坐姿,钢琴演奏行为更注重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因为它自然、真实、和谐。

[关键词]钢琴;手形;坐姿;弹奏

对钢琴弹奏的手形与坐姿的研究属于钢琴行为美学的范畴。钢琴演奏本身是一种艺术,艺术中的一切都必须富有美感,满足听众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享受。同时,钢琴演奏又属于演奏技巧范围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在钢琴弹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形,而手指的姿势(伸屈)以及手的形状,在弹奏过程中随时都在变化,这取决于手指是落在哪些琴键上,是黑键还是白键,也就是钢琴演奏的准确性。“坐姿”规则来自于理智的钢琴学习原则。专家们通常把这个规律摆在首位,而把钢琴演奏艺术的问题放在次要位置。

仔细观察钢琴家的坐姿、手在演奏过程中的动作、身体的姿势和动作、具体的演奏方法和手段等,每个演奏者的体现是各不相同的。著名的美籍俄罗斯钢琴家弗拉基米尔、萨莫伊洛维奇、霍罗维茨几乎是以扁平、平伸的手指来弹奏。尽管许多教学专家都认为这是不合乎弹奏规则的。而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奥博林则与霍洛维茨正相反,他的手指总是保持拱圆型,好象手中一直握着一只苹果。格林.古尔德在弹琴时,他的坐姿总是比其他钢琴家矮许多,钢琴家胳膊肘的高度与钢琴保持平行,尽管所有的钢琴老师都不允许学生这样。有的钢琴家却坐得很高。有些精力充沛的钢琴家在演奏过程中身体还上下蹿动、头向后仰、手不时地做一些大幅度动作。还有一些钢琴家身体笔直地坐在钢琴前,几乎毫不晃动,在舞台上表现得十分严谨,手的动作也比较小,似乎是一个苦行僧。布索尼、霍夫曼、戈多夫斯基、帕德列夫斯基等许多钢琴家的坐姿,像雕像一样“稳如磐石”,虽然看不到他们的任何动作,但其琴声却清晰地传人听众的耳朵。我们在观察戈多夫斯基和霍夫曼演奏时,能够发现手与键盘最真实的融合,他们把节约和智慧的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凡是能带来好效果的原则都是好原则:李斯特的“双手应该更多地在空中滑翔,而不是更多地黏附于键盘上”的主张。

基于以上认识,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弹奏中的诸多恶习必须要克服掉。例如:有些学生不停地嚼舌头、吐舌头、挤眉毛、咬嘴唇、不停发出哼唱谱面的声音等,还有些如果左脚不踩踏板就不停地踢蹭地板,活像一个地板打腊工。特别是普遍存在有些女生的演奏毫无生气,缺乏表现力,脸上表现出一种毫无感受力的表情,而当自身无法表达音乐中的情感时,她的胳膊和双腿非常弯曲并不停地划圈,以哀求的目光注视着上苍,给观众留下的除了单调和枯燥外,一无所获。学生无意识到他们外表的不整和行为欠佳会严重影响到听众对弹奏的印象,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有些学生为了追求自身的舒适感而表现出浑身乱动、动作夸张无节制,直到忙碌到额头出汗,时刻让人感到他在辛勤工作。这些学生在演奏时经常出现所谓多余的和过分的肌肉紧张,这种多余的紧张不断增长和强化,最终导致演奏者肌肉痉挛,有时甚至会出现间歇性抽搐,演奏彻底被紧张所束缚,有的还会出现血液循环系统紊乱的现象,表现出脸色苍白或涨红。还有许多诸如此类毫无原由和目的问题行为。我们都知道钢琴是一部机器,要想掌握它,必须要适应它。而演奏本身是不需要任何表情、思想、动作流于外表,如果这种外部表情过于夸张和不合适宜,只能证明这个演奏者缺乏良好的教育。如果你生来优雅而内敛,那你就谦虚地坐在钢琴旁,如果你内心激情澎湃,而不是想象出来的激情让你冲动,就不该用平静和“傲慢”的表情限制这种激情,而应该充分地宣泄出来。

笔者认为,一种良好的姿态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与艺术品位、修养的高低。特别是刚刚步入钢琴启蒙学习的幼童,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坐姿之后再进入钢琴学习。演奏者的演技、演奏风格取决于演奏者手的条件,包括手的大小、形状和天生的外形。关于手在钢琴上的姿势和形状应取决于:1.手指和手背的长短关系;2.诸手指之间的长短关系;3.诸指骨之间的关系;4.肌肉发达的程度。什么样的手更适合于钢琴弹奏呢?手的哪些特点和形状更易于演奏呢?例如:钢琴演奏大师里赫特和吉列尔斯有一双天生巨大的、有力的、同时又是柔软的、“顺从的”手,宽阔的手腕、令人羡慕的跨度、坚实有力的手指;相反,当代著名钢琴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普列特尼奥夫生就一双窄小而有些干、但同时又极为灵巧而敏捷的、活动积极、力度大、下键准确并跑动能力极强的手。因此,从钢琴演奏的要求出发,演奏者的手的大小、外形如何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能这样认为,有些演奏家适合弹奏比较鲜明的、令人振奋的、气势宏大的八度和弦,而有些演奏家擅长弹奏轻巧流动、轻盈优美、流畅生动的用手指弹奏的古典与抒情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钢琴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作出固定的手形,并不断中止学生不能保持这样或那样的手形、不能做这样的动作、手指不能这样站立在琴键上,这样做未必太主观。应该说演奏者任何的手型姿势都是为了尽可能使手指发挥最大的积极性,用指尖弹奏。这种积极性要求演奏者的手采取比较合适的姿势。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比较适宜、自然的动作,也就是说要找到此时此刻是正确的手的姿势,而且绝不应该把这种姿势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准则。每一个新的旋律都会产生新的任务,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是各种各样的,因为每个人手的构造不同,表现出来的手的姿势也就不同,而又都可认为是正确的。拇指长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协调其他手指与手背的不均衡关系。各手指间长度的差别越小,它们弹奏的力量越均衡。各手指长短一致,就易于弹奏颤音,在进行八度弹奏时,拇指的第一和第二关节略弯曲,而基底关节则伸展。在弯曲状态下,甚至手指微小的移动都要求肌肉有相当大的活动。羽管键琴家都用弯曲的手指弹奏,因为他们要用很大的力量来弹奏琴键的前端。在同一乐句中,手的姿势须根据速度的变化、对乐句解释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力度、速度、轻重缓急,附带有上方泛音或下方泛音――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手与手指在键盘上的姿势。

上一篇:浅论流坑古村的建筑特色 下一篇:审美语境中的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