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15 11:52:21

关于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摘 要: 课程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要切合高校,功能定位和素质教育理念,地方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建设要着力思考如何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所需用的素质。在课程建设当中应着力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引导选修机制,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

关键词: 地方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32-02

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课程建设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各高校纷纷开设素质教育选修课,旨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总体而言,大学文化素质课程建设还处于课程体系的搭建和管理方式的成型阶段,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课程设置的类型和数量、课程开设的形式及课程学分的管理上,而在课程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同个性化成长需要的相适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依然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一定距离[1]。不少研究者对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大都指出存在的现状和阐明素质教育的内涵。笔者就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建设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高校的功能定位与素质教育课程理念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最初是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活动,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就是用文化来开启人的人性与灵性,教会受教育者既会“做人”,又会“做事”,重在于全面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

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从高校分类的视角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功能定位一般为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建设有个价值适切性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是课程构建的一个价值取向,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理念在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素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将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素质。比如,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沟通的能力、理解人、关心人的情怀、自主创新的精神等都是各个岗位必需的。

二、课程结构优化与选修机制引导

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素质选修课要彰显出自身的特色,密切配合人才培养方案。从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的现状来看,素质教育选修课基本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课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般高校采用“拟定原则――自愿申报――汇总审批”的简单操作程序,课程构建与评价方式单一而不恰当,缺乏课程建设意识。学校一般规定学生修满一定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才能毕业,对于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内涵大多学生并不清楚,因为学分规定而选课。所开课程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空间,但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开课时间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基本是周末或者晚上。在时间上给学生的感觉好像是一种点缀,游离于专业课程之外。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启学生的灵性,从而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是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的依据。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素质选修课设置要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研究学生所需的素质结构,精心设计。组织相应学科群体与教学力量,有计划、有目的的优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结构,从而构建整体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同时还可以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开设有特色的素质教育选修课。

另外,在地方本科院校素质教育选修课中科学课程的比重相对不足,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精神与理性精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交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课程的设置主要重在一种整体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不是具体学科知识的探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交融,对学生在人格养成、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人文的浸润、内在美的体验和熏陶,也需要理性的提升和科学精神的鼓舞,这也是开启学生生存之道和智慧之门的途径。所以,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结构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具有科学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选修制的实行是学生学习自由的一种体现,大学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包括教师教学自由和学生学习自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但在实践层面上,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选课缺乏理性,存在诸多弊端。素质教育选修课引导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引导,提高课程的选修质量。兴趣的培养在更大层面上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了解得越深入,兴趣或许会越浓烈,课程引导尤为重要。有些素质教育选修课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存在一个审美障碍问题,学校要进行选课方面的有益引导,形成自由选择与有益引导相结合的选修机制。

三、师资力量培育与课程教学范式转变

有研究者通过对清华、北大等10所研究型大学在校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师资水平是影响学生对于文化素质课程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学生课程投入情况、学校评价方式对满意度也构成一定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情况则对满意度无直接显著的影响[2]。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顾客,学生的满意度是衡量课程的一个重要维度。虽然课程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而师资水平是影响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课程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这种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学术素养,还涉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素质教育选修课却往往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教师对此很少倾注热情。很多学校的素质教育选修课成为教师自由兴趣的一种发挥,有兴趣的就选开课,这样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由。但是正因为素质教育选修课成为一种边缘化的状态,教师对于此课的重视不够,也无从谈教研教改。这种状态首先是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的问题。有些学校成立素质教育中心,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有些学校归口教务部门管理。不管形式如何,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是一门亟待提高的艺术,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管理一样,师资的培育是头等重要的。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营造一种重视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良好氛围,然后要付诸科学有效的管理。素质教育选修课师资可以依托教研室的力量,组建一批高水平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师资队伍。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其他专业课同等待遇。

素质教育选修课有自身的课程特色,不同于专业课程,更不是专业课程的概论课和减缩版。在实际课堂中,地方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在很大层面上是专业课的压缩版,既缺乏专业课的学术水准,又不能体现素质的培育,教师感到很迷茫,无从把握。因此,培育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师资力量和研究课程教学范式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管理者。素质教育选修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的任务。教师是主要的参与人,素质课程的特性要求教学模式的转换。素质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的内化、渗透和浸润。不仅是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知识的传播浸润到个体的素质当中,转化成智慧,从而提升人的灵性。在这种层面上,不适用于照搬专业课程的构建模式。文化素质教育的弥散性,要求整个教育过程当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是一种化育的过程,要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特点,深入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传播知识过渡到涵养教化上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新的调整与探索,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提升学生的素质涵养。摒弃整堂讲授的知识灌输,回归学生本位的化育过程,注重在拓展知识视野的过程中对于理性的深刻认识和高品位文化人格素养的养成。

素质教育除了化育外,还强调实践。实践的另一层涵义,就是教育要高度重视情境化的知识,注重缄默(tacit)知识、个人知识。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所以,实践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选修课不能只满足于讲坛传授,而应该延伸到实践的层面。素质教育选修课安排的课时少,要在有限的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不切实际,课堂有必要扩展延伸到课外。指导经典阅读、专题讨论以及在校园和社会中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等形式,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平台来加强文化素质建设。

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又要切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游家胜.关于深度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2]焦万里.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7).

上一篇:关爱与尊重,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下一篇: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