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难电影《2012》的原型探究

时间:2022-09-15 10:29:25

关于灾难电影《2012》的原型探究

摘 要:原型研究是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所出现的原始意象和形式,找出其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这一特定的形式。本文运用原型美学理论对灾难电影《2012》中的原型进行探究,《2012》本身就是一个灾难原型,人类在面临灾难时,那些上古传下来的心理积淀的原型意象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即使某些原型在不断的置换变形,但是其根本不变,人类世展的心理历程清晰可见。

关键词:灾难电影;原型;探究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28-02

近代原型概念出现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般指作品中自古以来反复出现的比较典型的文学现象,如主题、意象、叙事方式等。原型的概念首先被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所采用,他在其著作《金枝》中成功地揭示出不同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宗教典仪里经常出现的相似甚至相同的意象或主题,研究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模式,指出远古神话是仪式活动的产物,是伴随或后于这种活动的描述,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原型理论的奠基之作;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卡尔・荣格在弗雷泽提出的原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这一概念,在心理学层面上把神话和原型结合在一起,指其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本能行为模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弗莱把弗雷泽所说的“原型”在文化和文学中进一步阐释,发展出一套更加系统完整的原型理论。

近几年好莱坞灾难片盛行,近期的最为热议的《2012》可以说是达到了这一系列的灾难片的一个高潮,电影在其宏大逼真的电脑特效制作效果上下足了功夫,电影焦点也锁定在电影影像声效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然而我们更要发现其中的人文内涵,能够成功激起人类普遍的“集体无意识”达到某种共鸣的原型意象在电影中也是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原型的本质是感性的积淀,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以现实的具体的情感和体验激活某种原始意象,形成特殊的古今沟通的关系,使现实人的深沉的、原先未被察觉的心理情感和体验得到意识和体验。李泽厚也提到“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概念,人类的精神是历史实践的结果,并提出文化“积淀说”,这与原型理论有着深刻的联系。那么,《2012》就给我们设定了这个特点的情境,让积淀在我们精神深处的情感彻底得到激活。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片子与灾难片关系密切,《2012》可以说是其一系列灾难片《独立日》《哥斯拉》《后天》的顶峰,影片本身就带有某种神话末日论的原型,玛雅文化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历的最后一天,当末日来临时,人类将如何应对,诺亚方舟是否依然管用,人类的心理状态在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积淀,会如何表现,我们从原型美学的角度探究。

一、父子关系――俄狄浦斯情结原型

《2012》讲的是主人公父亲杰克逊因为专注自己的写作事业而疏于照顾妻儿,与妻子离婚,导致儿子诺亚很不理解自己,甚至见到他都不叫他一声爸爸而是直呼其名,可以说父子关系一开始在某种程度上是敌对的,然而当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主人公与儿子诺亚在逃生过程中又重新建立了亲密的亲情,在危难时刻诺亚看到父亲杰克逊要掉进地缝,终于喊出了“他是我爸爸”,随着剧情的发展父子关系更加密切,最终方舟系统在被卡住时,爸爸要独自一人去解决时,儿子紧随其后赶去帮忙,最后父子成功完成任务,归来时父子关系真正复合达到高潮。

很显然,俄狄浦斯情节原型是杀父娶母,父子关系敌对。弗莱说,“文学概而言之是‘移位的’神话”。上古神话《俄狄浦斯王》中已经明显的描述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情节,而典型的文学作品《哈姆雷特》中的王子哈姆雷特也是有着俄狄浦斯情结原型的影子,他的叔父代替了父亲的位子自然引起了他心灵深处某种情结,间接触发了杀叔父的意念,这种情节的发展也是符合俄狄浦斯情结原型的。弗莱认为原型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后天的精神现象,是一套密传的符号;原型可以置换变形,以适应时代变化和道德的需要。弗莱原型理论强调文学现象中的移位,置换变形,电影中父子关系就是对典型的俄狄浦斯情节母题的衍生转变,俄狄浦斯情节是母题,父子关系是俄狄浦斯情节的置换变形。

电影根据现实时代的情况发展,片中原型也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当今社会离婚率较高,母子关系较好,无形中的恋母情结会被催生,与此同时对父亲的印象自然就不好,但片子同时也对父子关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时代在发展,重复的悲剧已经不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电影要给人希望,由此父子关系和好也成为必然,是观众心理的一个期待,这在很多电影中都得到体现。在很多灾难片中都以父子关系为线索,从初始的不和到后来遇到世纪大灾难之时父子互相关心,最后复合,这种父子关系的模式显然已经成为西方灾难片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由中古积淀下来的某种情感原型已经深植于人类的心里,不是轻易可以抹掉的。

二、首领――替罪羊原型

替罪羊原型是指首领要承担责任并拥有权利。弗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提到替罪羊涉及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其中一种是运用各种仪式来选出一个人或牲畜替代人民受难,祈求妖魔疾病远离,一些宗教如喇嘛教, 新年出现的日期开始,大约在阳历二月十五日左右,选出一位愿为接管政府权利而付出最高代价的喇嘛,人称协敖,做为暂时首领他要与邪恶替身“太岁”斗争,若输了就要做为替罪羊做为祭品。影片中一名喇嘛老者对于先前弟子邀他一起登船,他予以婉拒,在海啸的大浪打来时,他站起身来镇定的撞钟,好像警示弟子们有紧急情况,可以他就是说弗雷泽书中替罪羊原型。

另外,替罪羊原型在黑人总统的身上也得到印证,做为美国总统,他不能挽救全部的美国人民,他没有尽到其职责,在最后他选择留下来和人民共同面对世纪大毁灭,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在为自己赎罪。在基督教的《圣经》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黑人总统做为一国之首,他只能也必须作出这样的选择,他要为人民负责,同时这也是人类长期内心积淀的共同期待。首领有权利,但也要承担责任。

更多灾难电影中,首领已然不仅仅是权利的代表,更多的是替罪羊形象。当然,还有一些是在无法阻止灾难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替罪羊的形象,通常更多的是主人公身边的配角。因为必须有人要牺牲,这种替罪羊形象就必不可少,让观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安慰。这一系列替罪羊形象的出现就是人类心灵在面对灾难无能为力时的一种寄托,这与我们祖先用替罪羊来进行仪式祭祀是一脉相承的。

三、洪水、诺亚方舟原型

纵观灾难片,世纪大灾难几乎多多少少都有洪水的的影子,为什么导演总是喜欢用洪水来做为灾难片的要素?而且不止一次的出现在种种灾难片中,甚至每一次都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就好像人类经历过的一样呢?其实人们编造洪水神话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是他们编造洪水神话的集体无意识。

记得《圣经―创世纪》中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上帝对诺亚说:你要用歌斐木(柏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要长300肘(古代长度单位,1肘=0.44米),宽50肘,高30肘……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因为再过7天,我要在地上降雨40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诺亚就遵着上帝所吩咐的行了。过了7天,洪水泛滥在地上。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7月17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影片中太阳黑子爆发,黑磁暴现象引起地球内部温度过高,板块运动,导致洪水来袭。其实这已然不再是神话中上帝所发的洪水原型,而是结合了现代科技而衍生出来的新型“洪水”,各国首脑为了抵御这种全球性的板块运动引发的海啸来袭,共同建造了四艘方舟,其原型也就是诺亚方舟,影片中可以看到用直升机运送各种动物到方舟上,影片中的描述极像圣经中描述的诺亚方舟,各种动物都有保留,这里诺亚方舟已经变为四个,原型移位变形,但是方舟的功能没变,是洪水来临时的唯一希望。

当然,诺亚方舟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原型诺亚,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知道主人公的儿子名字就叫诺亚,其实主人公爸爸才是真正的诺亚原型,一路逃亡他拯救了他们一家,在最后的关头也是他一人解决方舟系统的问题,当然他儿子也起到协助的作用,父子共同解决难题解救了方舟上全部的生命。此刻父子形象已经融合为一个诺亚的形象,共同带领大家走出困难,完成诺亚方舟的的使命。电影结尾在经历了种种灾难,在第二天的黎明,方舟上所有的人们走到甲板上迎接新生的太阳,迎接新的生活。

可以说每一部科幻灾难片在人类受到巨大的灾难之后,总会有一个诺亚方舟的原型出现,这是人们面临灾难时唯一的希望,期待有一个救世主出现,给未来一个希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的某种对末世的恐惧长期积淀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体现,是对这种恐惧的消解。

影片《2012》就是导演设定的一个世纪末日大灾难的原型情境,以变形的洪水灾难原型为背景,从人类更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出发,探索在经过长期的情感积淀,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有着怎样的心理,各种神话原型或者移位后的艺术形象的运用,随时激活观众潜意识中的原型,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影片最终在经历了种种灾难之后,人类种族还是有延续下来,紧跟诺亚方舟的故事结局。而这种悲剧的解决将在观众心理引起某种释放感,在心理功能上十分接近与悲剧观念素有联系的宗教上的净化和赎罪。当然,这样就实现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引起观众的共鸣,达到电影审美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综言之,经过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那些中西方的神话原型以及各类古典艺术形象都积淀在导演的“无意识深处”(一个信息库),随时信手拈来,为电影的画面增添看点,而电影中的原型美学更能通过原型探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及其深层的复杂文化心理因素,揭示在原型现象中蕴涵的人类普遍的情感倾向及显现方式,也使电影的人文内涵得到提升。原型在电影中的呈现,可以说是把文学文本具象化影像化了,这也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那些长期积淀在文化意识深层的原型被再次的激发出来,心理也跟随祖先的脚步再次领略原型意象带来的震撼。

参考文献: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加】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6]【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浅析拜占庭镶嵌画与敦煌壁画的差异 下一篇:探析基本范畴理论与中学生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