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要矛盾动力要素运行的教学动力系统生成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15 10:28:32

基于主要矛盾动力要素运行的教学动力系统生成的实证研究

摘要:教学动力是关系教学进程及教学成果的一个系统性问题,而教与学的矛盾是该系统中的主要矛盾,教师与学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对主要矛盾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动力是学生的自我兴趣与教师的鼓励与鞭策;积极影响教师工作的内外部动力分别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可与被认可。只有师生动行合力一致,才能生成强大的教学动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教师;学生;主要矛盾;教学动力系统;生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18-05

一、引言

教学动力问题既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又是教学进程的实践问题。教学动力由多要素组成,其中教与学是关键要素,其矛盾是教学动力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推动等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骨干课程,不仅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而且担当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收集有效信息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任务,促进就业能力与个人素养的提高。

运用教学动力系统理论来审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可知,“费时低效”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教学动力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无法顾及来自教和学的无数合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教学动力要素的运行,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教学动力的生成很有必要。

二、研究背景

国内外不少专家对教学动力进行过分类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现了较多的教学法动力学说论,有基于社会视角的教学存在动力说、心理学视角的学习动机说、情感动力说和心理内部矛盾说、系统科学视角的教学系统动力结构说和教学双方耦联说、认识论视角的教学认识动力说,矛盾论视角的教学基本矛盾说、教学论视角的主导主体说等。经过30多年的探索,学者们多侧面、多视角、多方法地探讨教学动力,成果显著,呈现出理论研究的蓬勃生机和创造发展态势。[1]但是,这些教学动力理论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所以,许多学者已经把研究视线从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纷纷进行教改实验,涌现出诸多的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主动教育等实验研究,从教学的完整过程中发掘教学动力来源,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教学动力的形成,充分发挥其启动、维系、激励、调控等功能。不过,这些教改实验无一涉及高职生,高职生这一有着特殊的认知能力的群体,其心理与高中生或本科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对薄弱学科如英语的厌倦,严重妨碍了教学的进程,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现实中,高职院校公共课程被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鉴于目前的尴尬局面,诸多教学动力学说,多层次、多视角的教学动力来源论很难显示出其理论指导意义了,一线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无暇考虑教学动力各分力的主体因素、情境因素、知识因素、社会因素等。[2]从教与学这对最主要的矛盾入手,从师与生主体中寻求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教学动力要素,从而弄清这些动力因素动行过程中的转换与联合及其对动力系统生成的积极作用,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所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此次实证研究主要寻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下问题的答案:(1)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是什么?(2)最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是什么?(3)这些直接动力因素动行过程中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分教师部分和学生部分。教师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在职英语教师;学生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两个班的学生,他们专业相同,任课教师不同。两个班的英语高考及格率分别是18%、23.2%,而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及格率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分别为44%、87.8%。

(三)调查方式

本研究的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督导随堂听课等。问卷调查表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Likert Scale)的形式,如1=“这种观念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我的想法”,而5=“这种观念完全或几乎完全符合我的想法”,主要调查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外部动力的看法。学生问卷涉及高职英语学习内部动力21项、外部动力13项;教师问卷关注高职教学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分别为12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学生访谈以个人为单位,在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后有的放矢地设置统一提纲,用记录表的形式逐一记录在案,整理笔录材料,归纳后获取有效信息。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分4部分。

1.学生调查问卷部分。学生问卷调查在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揭晓后进行,时间为2013年3月。课题组向实验班100人发放问卷,回收99份,回收率99%,剔除2份无效问卷,共有97份进入定量分析。

2.教师调查问卷部分。调查在2012年11月至12月进行。课题组向两校45位教师发放问卷,回收42份,回收率93.3%。被调查的教师工作量大多比较饱满,教学课时在12—18课时之间的37人,少于12课时的5人;在高职院校任职年限10年以上的15人,10年以下的27人。

3.督导随堂听课情况。请本部门6位教学督导在2013年4月至6月分别对实验班级进行听课并给出评课意见,听课过程中重点关注教师的表现与学生的表现,包括教学热情、教学态度、语言感染力,学生的听课状态、课堂参与、学习方式、课堂气氛,同时兼顾教学设计、教学设备等。

4.学生访谈情况。学生访谈在2013年5月进行,各班抽取学号尾号为7与4的学生,每班10名,统一进行。访谈记录表提纲主要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精炼成几个问题,着重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兴趣及上课过程中直接有效的外部影响力。

对以上第1与第2部分所收集的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用描述统计(Descriptives)方法对师生高职英语教学动力看法进行处理得出平均值并排序,作为定量研究依据。第3与第4部分收集的资料经整理后作为定性研究材料,进一步调查受试者对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动力生成及其相互影响情况的一些看法。

四、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学习高职英语的内外部动力均值

用描述统计对实验班学生21项高职学习内部动力看法和13项外部动力看法进行处理得出平均值,如表1、表2所示。根据里克特量表,均值在3.4—5,处于较高水平,均值在2.5—3.4,是中等水平,均值在1—2.4,水平较低。

表4显示,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准备上同样费心劳神,但教学主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动行绝对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差异。再好的教学内容、再精心的教学设计、再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离开了教师与学生这对教学主要矛盾的合力发挥,各分力之间的动行指向就会随即发生位移与偏差,教学动力的生成缺乏良好的促成机制,教学效果自然难如人意。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动力分别是学生的自我兴趣与教师的鼓励与鞭策,而成绩与父母的影响已可忽略;(2)积极影响教师工作的内外部动力分别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可与被认可,而成就感普遍缺失与工作回馈值低下则起明显的抵制作用;(3)教师的权威性在学生心里的认同度很高,任何教学手段与方法需要教师发挥得当才有价值。教师自身魅力、教学状态、评价方法直接导致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反之,又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发挥,只有师生动行合力一致,才能推动教学动力积极生成,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佳状态。

本次实证研究初步证实了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动力系统主要矛盾的双方深深地相互影响。英语教学改革蓬蓬勃勃,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的研究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怎样改革,关键是人的因素,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是首要的也是主要的途径,不管是传统时代还是网络时代,教师与学生都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对主要矛盾体,师生形成了共生关系。[4]这种关系以互利共生为原则,动行一致,共同发力,才能生成强大的教学动力。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受区域、样本数量、班风学风建设、问卷内容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过程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输入与输出过程,本文只是一项基于教学主要矛盾的探索性研究,结果有待更多实证研究的验证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森.教学动力来源论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陶大德.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12).

[4]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

上一篇:路径、方向和里程碑 下一篇:全纳教育视野下新市民子女教育的理念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