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

时间:2022-09-15 10:07:16

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

一、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方面

感受力,心理学上称之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因为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更难以进行科学的发明与创造。如列宁所言:“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而美术教育则有助于人的感知觉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和深化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如欣赏《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感受到北宋时期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稳定,经济繁荣昌盛。因此,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也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是以自身的魅力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愉悦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方面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参加的高级形式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学生正是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认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而美术教育又正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中的美术,不能只看作是一种供人娱乐和消遣的活动,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比如,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绘,使学生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等特征,掌握其比例、明暗和空间等关系,以便在二度空间内再现、描绘事物的纵深和各个侧面,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这就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方面

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它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加速器和催化剂的作用。想象力赋予事物以千姿百态,能令顽石点头,可叫老树开口。如昆明石林的阿诗玛,以普通眼光观看,不过是一根僵硬直立的岩柱。但当我们步入那诗情画意的境界,便会触景生情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拔地而起的石柱被想象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躯体,柱身上的裂纹缝隙被想象为随风飘舞的丝巾裙带,顶端上的石块被想象为少女清秀的脸庞,他似乎正在引吭高唱着动听的山歌。这样,一块古拙的顽石被幻化为一位婀娜多姿、能歌善舞、美丽可爱的哈尼族姑娘,成了审美观中源于自然而又美于自然的再造形象。不仅自然能诱发人们的想象,艺术美同样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如看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会使人想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敦厚俭朴的传统美德。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欣赏艺术美,都能够无声地诱导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全面开发和提高他们的智力。

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方面

所谓思维力,是指将现有的知识,经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做出新结论的力,主要包括直观动作思维能力、语词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首先,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力。美的欣赏和创造,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在学校美术教育中这些对视知觉的训练,扩展了形象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力有所提高。其次,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创造性思维是运用新颖的、独到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物像、新假设、新原理、新产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智力发展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上。在创造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靠发挥其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去搜集材料、储存经验、检验假设、形成概念;但在创造思维最关键的新思想、新物象、新假设产生的过程中,以需要充分发挥右脑的想象、联想、直觉、灵感、幻想等非逻辑思维功能。

五、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方面

创造力是指创造者所具有的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借助于创造现场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我们把人的智力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再现性水平、发现性水平、创造性水平。创造性水平乃智力活动的最高水平。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融汇与促进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其增强感受力、培养观察力、提高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思维力、促进创造力。

作者:易坚征 单位:江西省丰城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传统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探究 下一篇:社区美术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