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融资特点分析

时间:2022-09-15 09:38:14

低碳经济的融资特点分析

摘要:资金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经济产业资金链长、融资期限长、融资政策性强的融资特点,并提出了促进低碳经济融资的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融资;资金链;期限

作者简介:赵玉娟,苏州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2-0042-03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低碳经济是以“三低”,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理念,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近年来,科学界以及各国政府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断增多,气候正发生变化。而温室气体水平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显得尤为必要。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日趋紧张的供需形势、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能源产地和运输通道的战略竞争,以及与能源相关的污染与排放等问题,使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最高政治会晤的首要议题。可以预见,能源安全问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是影响全球推引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国际能源机构指出,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着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转变。能否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否,可以说,现在急需的是一场能源革命。目前,从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来看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发展趋势,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问题的重要举措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过去100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科学家发出警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表的第4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而解决这一气候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和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人类活动能量的膨胀,人类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低碳经济融资的主要特点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也就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行动,将导致产业和金融资源发生巨大变化。例如:为了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消费者、企业、各行各业,甚至是整个国家都不得不放弃建立在碳排放基础上的现有消费方式,转向新的、污染较小的替代方式。为了资助减排项目和建设相关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新的产业将会应运而生,其规模将远远超过目前的初创企业。为了管理和转移碳排放的风险与成本,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必不可少。日益加强的监管干预将会推动现金流和估值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投资者和监管者将要求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的更完备信息。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经做过一个推算:中国构建绿色经济需要在未来20年投资约40万亿元。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兴起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更何况低碳经济一出现就“身价不菲”。目前,低碳经济的融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低碳经济产业资金链长

减少和控制碳排放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众多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与其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因此,从产业角度看,低碳经济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产业效应显著。这意味着低碳经济产业资金链条长,产业内各行业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同时,在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化的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不仅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其升级换代,还会催生许多新的产业,产生一些为这些行业提供配套或其他服务的行业,形成了一个围绕低碳经济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而且这一集群还包括大量的创新和行业关联,融资关系复杂,资金交叉普遍。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使第二产业广泛应用低碳技术,提高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和能源利用水平,还会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外延。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体现了其对资金需求量大、产业资金链条长、资金关联度高、资金使用关系较复杂的特征。

(二)低碳经济融资期限长

低碳经济产业的融资需求巨大,而且资金使用期限较长。这是因为,经济要从依靠高能源、高污染、高排放量支撑增长的道路,转化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增长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且,企业在节能和环保投入方面的欠账非常多。为了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实现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企业必须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采用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新设备和新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持续增加这方面的设备和技术投入。由于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和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具有持久性。这种可持续的、规模庞大的投资,将通过乘数效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也就是说,要真正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持久的、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要用新能源、新技术不断取代原先落后的、高污染的运作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持续的资金融通以保证其发展的持续性。

(三)低碳经济融资的政策性强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改变原先对高碳能源的高消耗,需要投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以适应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从长远来看,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就企业自身来说,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资成本却是十分高昂的。虽然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但作为利润追逐的主体――企业,其会有更多的担心和考虑。因此,在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要制定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战略和短期发展规划,同时要通过财税、信贷、科技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企业在发展低碳战略过程中,适当减轻一些转变生产模式的成本压力,尤其在低碳经济的融资过程中,应体现一定的政策倾斜,使企业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步伐,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三、促进低碳经济融资的建议措施

低碳经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特点。发展低碳经济,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又不是一个孤立的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有效融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融资支持政策和约束政策相结合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支持和约束政策相结合。在融资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比如,增列低碳经济发展支出预算项目,政府预算支出是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根本保证。把低碳经济发展资金作为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为财政履行发展低碳经济职能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政府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对企业低碳经济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企业投资于防污设备给予投资抵免、税前还贷、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对低碳经济融资给予税收优惠;对低碳产业和有明显污染削减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贴息;等等。在积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建立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低碳考核制度,监督资金的使用效果。开征二氧化碳税、建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增加高碳经济的运行成本,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效果和享受融资优惠挂钩。

(二)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

低碳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金融创新的新领域和新压力。商业银行应把节能减排项目作为贷款重点,加大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节能减排贷款规模,同时推进贷款管理机制创新,制订和开发一整套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的新的贷款管理办法和管理技术,使众多不具备充分抵押贷款条件,难以获得满意信用评级,但处于节能项目前沿的中小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发展所必须的贷款融资。除了间接融资外,扩大直接融资,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应增加节能减排企业在主板市场的上市数量,鼓励、扶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为其发展壮大提供资本支持。设立致力于减少碳排放的环境产业基金和面向节能减排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同时,使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进入企业债券市场,特别要鼓励中小企业利用集合债券方式筹措资金。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双管齐下,才能使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得到更有效的筹措。金融机构应该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为低碳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力求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和自身收益增加的“双赢”。

(三)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其构建一个法制平台。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企业和个人认同的一项事业,资金的大量投入才能产生实效,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为此,要制定《低碳经济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和战略规划,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工作的规划、协调和领导,借鉴、吸收、消化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加快低碳经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健全科学的计量手段和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低碳经济工作的规范化、定量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DUAN Maosheng, Nov.19, 2007,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CDM in the Post-2012 Regime”, Tsinghua University.

[2] Deloitte, “2004 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3] Martin F J.Kubic W L.Green Freedom A concept for producing carbon-neutral synthetic fuels and chemicals 2007.

[4] Nikolas Geroliminis and Carlos F. Daganzo, May,2005, “A Review of Green Logistics Schemes Used in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Berkeley Center for Future Urban Transpor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5] 李俊峰、马铃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制[J].世界环境,2008,(02).

[6] 胡宗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1).

[8]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

上一篇:广宗县农村沼气发展调查研究 下一篇:浅议新形势下养老金支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