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故事教学 升华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15 09:16:10

巧用故事教学 升华语文课堂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听故事是很有诱惑力和吸引力的,如果语文教师能够通过这一点切入语文教学,充分运用课文的故事情节,挖掘教材内部的故事性,一定能够使得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本文就如何利用故事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优秀的经典故事被引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使得语文教学可以更多地从故事题材出发,找到升华语文教学的根基素材。作为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故事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包含的真善美是需要从小灌输给孩子的。它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感受力及情感力。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孩子的思维和角度,忽视文本的本质属性,过于注重故事的教化因素,导致儿童故事教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故事教学提升语文课堂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通过多媒体方式,构建故事新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基本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很强但自控能力很弱。通常他们对某一感兴趣的事物无法持续较长的时间,注意力就会转移。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尤其要注重保持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法将故事的趣味性表达出来,比如将其与影像结合起来。这便是多媒体故事教学的开始,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得到启发并专注于课堂,这样他们更容易受到吸引进入教师布置的情境,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比如针对《司马光》这一篇课文,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采用“声影像”的多媒体方式来构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先让学生将课文故事朗读一遍,在知晓故事情节后,再引导他们想象“当时的场景”,接着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影片给孩子们播放,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对影片中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进行预测,以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再加上相应的提问――“如果你是司马光,看到小朋友掉进水缸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类似的提问能让学生移情换境,身临其境地理解文章的故事感。

2.强化学生表演实践,深悟故事情节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语文教材,善于用好教材而不仅仅是教,这样才能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挖掘课程深处的资源,从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练习。抓住小学生表演欲望强烈这个点,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将其与故事性课文结合起来,通过提炼课文内容的一个故事梗概,把重要的剧情和情节编排成适合学生表演的小节目,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新把故事演绎一遍,其他的同学则作为评委,看哪些人物表演得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通过学生间相互的表演和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重要性,将故事融入表演。当学生角色代入后,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理解人物的性格,掌握故事的逻辑发展思维。这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语文故事教学模式,学生既得到了表演实践,又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课文背后表达的思想,可谓一箭双雕。

3.巧用课文空处留白,开发导引新故事

语文教材是小学生接触和认知语文世界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才能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实践语文学习。随着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开放,也为语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故事性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在围绕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将教材的“留白”部分进行放大,挖掘出新的故事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课文教材的图景,充分发掘教学中积极乐学的因素,将图景与故事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破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策略。比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教师在导课阶段加入“放小鸟”的故事情节后,结合文章“鸟”的主体教学,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串连起来,强化记忆。接着教师以出其不意的图片展示方式,加上一定的故事阐述后向学生抛出问题――“乌鸦如何才能喝到水呢?”类似的故事阐述和问题导出,可以让课堂兼具神秘性和启发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来说,故事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教师从导课开始发挥故事的独特作用,让故事充满语文课堂,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步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彩娟.让故事点亮语文[J]. 语文建设. 2011(8).

[2]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上一篇:今年“双十一”,跨境电商加入促销盛宴! 下一篇:西村镇二中:教学的那股“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