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生源薄弱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15 08:20:59

城郊生源薄弱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摘 要]城郊小学生源薄弱,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相对较低。学生在写作上也普遍存在着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城郊学校的特点,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扬长避短,让郊区学生在独有的优势中获得写作的进步。

[关键词]城郊 生源薄弱 作文 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15

我校坐落在城郊地区,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特别是在写作文时不知如何下笔。我根据近年来作文教学的一些经验,分析原因,总结了一些对策。

一、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校学生在写作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不会选题,或主题思想空洞,内容干瘪。(2)文章条理不清,表达方式单一。(3)不会情境描写(或细节描写),语言苍白,缺乏文采。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类作文,那就是――“营养不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无”:内容上无血肉,思想上无灵魂,让人读起来无兴趣。

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的积累太少。学生平时不会观察生活,不知道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所以写作时言之无物;没有阅读的好习惯,看过的书太少,不知该如何表达,所以往往词不达意;缺乏联想的能力,不会由此及彼、畅想未来,所以内容干瘪,毫无新意。

要彻底改变这种“营养不良”的作文,就必须“加强营养”,使作文“活”起来。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措施一:扬长避短,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生活

郊区的小学生家庭条件往往不如城市的学生,家里没有那么多现代化的电子产品,接触的人和事也较城市学生少,但由于他们住在市郊或接近农村,更有机会接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冈、自然形成的湿地公园就是学生们写作的摇篮。有了这个天然的地利条件,我就会利用一切接触自然的机会,让学生们尽情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学生和大自然接触多了,就能积累到很多作文的素材。城市的小学生家里有各种品牌的平板电脑,出门坐的是各种各样的小汽车, 可是他们很少有机会看到鸡、鸭、牛、羊、猪等动物,比较而言,郊区小学生就可以多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状况,写出《可爱的鸭子》《我家的大公鸡》这样的习作。

2.措施二:打破课程界限,建立多学科、课内外立体互通的“绿色通道”

除了走进大自然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寻求、挖掘语文之外其他学科中的习作素材,建立多学科、课内外立体互通的“绿色通道”。其实,小学思品、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习作素材,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例如,苏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材《风筝》一课,要求在搜集、制作、放飞风筝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趣味。显然,这些活动也正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郊区小学常会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制作、放飞风筝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直观、生动的观察,动手、动脑的亲身体验,催生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也奠定了学生有话可说、真心倾吐的写作基础。

3.措施三:争取家长支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贫乏, 语言表达能力差,这其实与家庭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以我校为例,许多家长自身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平时没有看书读报的习惯,造成孩子也没有阅读意识。因此在作文教学上,我们应争取家长的支持。

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期末,无论工作有多忙,我都会坚持一项工作:从每个学生的作文本里遴选出一篇佳作,输入电脑并打印成册,取名为《最强作文》。平时,我把它作为班级刊物放在教室的书橱里,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发给家长们过目,让家长们也一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我告诉家长,其实郊区的孩子在写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能因地制宜,把握好自然性这一独有的优势,他们同样能在写作上开创一片天地。我还会趁机给家长们推荐一些好书,并嘱咐他们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作文上的进步,也就有了买书和阅读的动力。

4.措施四:写独有性评语,为学生习作加油

作文评语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评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否被激发、作文水平能否提高。在这一方面,我很注重评语的独有性,在评语中尽可能地肯定学生的习作优点,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缺点。进入四年级后,我还增加了学生互评这一环节,让学生互读作文,写下自己对本篇习作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都有对事物独特的看法,学生互评,其实就是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从别人的评语中,他们既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又学到了别人的优点。最后,教师再从自己的角度加以点评。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评语能使学生的习作一篇比一篇生动、一篇比一篇进步。

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与积累。我从二年级就开始注重城郊学校的特点,把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到现在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我还惊喜地发现: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了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学会了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作文互评,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加强了,在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能提出很多像样的“金点子”。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找准机会巧妙练笔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习作起步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