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整治

时间:2022-09-15 08:05:43

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整治

摘要:结合高层住宅施工实践,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提出了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危害及整治措施。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过程;危险源;识别;危害;整治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practices,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the "significant risk to the source of identification" (GB18218-2000), a major hazard in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identify hazards and remedi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process; sources of danger; recognition; hazards; remedi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相关规定、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有关原理,对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监控,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工作。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建筑工地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易燃、易爆或有毒性的危险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或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

高层住宅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常见形式,现结合工程实践,概述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几个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和预防监控措施。

1大型脚手架

1.1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大型脚手架

1)搭设高度在20m以上的组装式脚手架。

2)搭设高度<20m的悬挑脚手架。

3)高度在6.5m以上、均布荷载>3kN/m2的满堂脚手架。

4)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

1.2脚手架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和预防监控措施

1.2.1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脚手架局部变形

在双排架横向截面上架设八字戗或剪刀撑,隔一排立杆架设一组,直至变形区外排。八字戗或剪刀撑下脚必须设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

1.2.2脚手架的悬挑钢梁挠度变形超过规定值

应对悬挑钢梁后锚固点进行加固,钢梁上面用钢支撑加U形托旋紧后顶住屋顶。预埋钢筋环与钢梁之间有空隙,须用马楔备紧。吊挂钢梁外端的钢丝绳逐根检查,全部紧固,保证均匀受力。

1.2.3脚手架拆卸时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

要立即按原脚手架搭设方案中制定的拆卸、拉接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

如纠正脚手架向外张的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纠正,做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

1.3附着升降脚手架出现意外情况

工地应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沿升降式脚手架范围设隔离区。

2)在结构外墙柱、窗口等处用插口架搭设方法迅速加固升降式脚手架。

3)立即通知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出租单位技术负责人到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2土方工程

2.1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土方工程

1)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

2)深度超过5m的基坑。

2.2土方工程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和预防监控措施

1)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

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弃土,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

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

坑周边地面须进行防水处理。

2)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

3)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

4)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

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

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

5)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

6)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

7)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

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

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

8)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

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时,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

9)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

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

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10)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3起重机械

3.1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塔式起重机

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自购或者租用的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人货两用施工电梯。

3.2塔式起重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和预防监控措施

3.2.1塔吊出轨与基础下沉、倾斜

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

2)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

3)用两个100t千斤顶在行走部分将塔吊顶起(两个千斤顶要同步),如是出轨,则接一根临时钢轨将千斤落下,使出轨部分行走机构落在临时道上开至安全地带。如是一侧基础下沉,将下沉部位基础填实,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轨道高度落下千斤顶。

3.2.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

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

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

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

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汽焊割开。

3.3塔吊倾翻

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

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

3.4锚固系统险情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

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

3.5塔身结构变形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

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

4装饰工程

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的装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装饰装修阶段的施工生产过程。

装饰工程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和预防监控措施

4.1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装修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种操作规程。

1)装修期间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2)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仓库存放任何其他的易燃易爆材料。

4)装修期间工程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

5)装修期间要配备充足材消防器材。

4.2临时线路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由于在装修期间需用大量的线路照明,在工程内架设了大量的低压线路,所以低压线路的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由正式的电工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临时用电灯泡,其他任何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线路上私拉乱接照明灯泡,临时用电的闸箱非正式电工不得随意拆改箱内的线路。

临时线路的架设高度应符合要求。

装修期间各工种的机械设备的线路不得有破损,线路的接头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损坏的插头。

施工期间电工操作人员要每天对线路和闸箱进行巡视、检查。

4.3氧气瓶、乙炔瓶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1)装修期间工程内不准任何单位在工程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2)氧气瓶、乙炔瓶的施工作业时要与明火点保持10m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

参考文献

[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4]南京市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宁建工字[2006]107号)

作者简历:王钢(1979―),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现任江苏卓越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总经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城市排水管道故障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南京河西中央公园加固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