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资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15 07:16:47

电力物资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摘要: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物资配送管理和优化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信誉,对电力物资配送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率。本人就基层供电公司多年的物资工作经历就目前电力物资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优化措施,从而打破传统物资流通分割和封锁的局面。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配送;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电力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行业的服务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物资配送从一般物资配送到高科技配送方式,其配送方式不断优化,配送能力不断提高。就目前电力行业物资配送管理工作来看,由于涉及因素较多,导致配送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电力物资配送水平的提高。电力相关职能部门必须给予重视,不断探索优化物资配送管理的方法,提高物资配送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二、物资配送概述

配送作为物流中比较特殊和全面的形式,是物流和商流的结合,不仅包括物流活动,也涉及到商流活动,涵盖了物流的很多功能。因此配送工作是基于物流活动形式的小范围内物资活动的表现形式。配送活动对完善物流和输送系统,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配送逐渐延伸了许多模式,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配送对象、配送工作流程、配送工艺设备等。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物资配送模式。

(1)独立配送模式

独立配送模式是通过配送中心建立的网络系统,独自进行配送活动,也被称为直达送货模式。目前多数电力设备生产商都采用该模式进行配送,该模式具有配送速度快、周转次数少等优势,实现用户对工程建设的需求。

(2)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针对很多企业一起提供物资支持,也被称为零担送货模式,以提高物资配送的效率与速度。共同配送模式主要针对非急需、量少的物资配送,设备生产商通过该模式输送不急需的物资,降低了物流费用。

(3)集团配送模式

所谓集团配送模式,实质就是按照特定的方式,将专业的流通企业进行集合并组成相对独立的流通企业集体,以对需货企业进行定时、定量、定点的供货,以联合送货模式。该物资配送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规模化经济运动,因此必须具备拥有高效率的指挥信息系统和基于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三、目前电力企业物资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科学的管理计划

任何一项工程的顺利实施,都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作为保障,从而实现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确保各环节信息的通畅。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物资配送管理过程中,集中申报、集中招标、协议库存等方式在电力物资配送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程序的复杂化和系统化,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和方案。有的工程项目下达的计划到物资配送申报计划之间间隔时间短,项目下达部门和物资计划申报部门之间没有协调好,有的工程施工图设计还没完成,预算还没有详细编制完,而这个时候就开始申报物资需求肯定是不科学,导致整体物资配送计划不够准确。

(2)供应商物资配送的速度跟不上工程建设施工进度

电力物资的特点需求量大,种类规格繁多,技术质量要求复杂,需求地域广泛,由于物资配送量大,部分供应商生产规模跟不上,招投标时间过长,招投标标段没有很好的分摊,诸多原因倒致供应商来不及生产,不能满足电力施工进度的要求,这时施工单位为了工程的按期完成,代用材料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劣质材料进网的隐患,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3)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遇设计变更物资供应没有应急措施

电力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特别是线路部分的隐蔽工程经常会有突发状况,设计时地面上通道一帆风顺,但地下管道设施复杂多变,另外还有些地形地貌的复杂、政策处理的困难等等都有可能需要设计变更,而对变更带来的物资需求变化得不到应急解决,而导致工程施工延误不能如期竣工。

(4)配送方式不够合理

在电力物资配送过程中,由于配送方式选择的不合理,大大增加了运输中的中转环节,不仅耽误了配送时间,也增加了运输成本,出现送货不及时等现象,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被打乱,存在着因设备材料不到位误工怠工的现象,影响了电力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对电力物资配送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

(1)建立电力物资配送运营机制

在电力物资配送管理中,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将物资采购、库存以及调度等归入运营机制中,实现物资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的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在保证物资充足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物资库存成本。同时对配送车辆信息、仓储情况、运输成本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配送物资资源、科学规划组织,从而更好的满足电力生产需求,实现最经济合理的物流配送,提高配送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实现电力物资统一调配

为确保电力物资配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电力企业对库存应进行优化配置,降低库存成本。针对省级电力企业,应建立电力物资仓储配送指挥系统,以更好的指导电力物资配送工作。针对市级电力企业,应深入分析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与建设情况,对库存站点进行合理的布置,打破传统小而全的仓储布局,从而设置一级中心库和二级区域库配送中心,扩大库存的的覆盖范围。通过对电力物资仓储系统进行重组和优化,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减少电力物资仓储面积的同时,实现了中心库和区域库物质的统一调配,大大降低了物资配送成本,更好的满足了电力企业的生产需求。

(3)构建一个基于ERP物资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ERP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已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在电力企业物资配送管理工作中,基于计算机相关技术建立ERP电力物资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在库物资信息,比如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仓储位置、数量等进行记录,以便电力企业能随时进行查看,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然而,ERP系统主要作用于企业内部,缺乏与供应链上下游的沟通。当前Internt的发展已使企业在ERP的基础上拓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t的技术成熟,增加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客户或供应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共同发展的生存链,建立B2B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业内部的ERP有效的结合,将为企业的管理带来巨大的便利,两者的结合如同前线和后方统一战线,可使电力施工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顺利的交流,不仅提高企业的物资配送管理水平,而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4)配备高素质的物资配送管理人才

在新形势下,物资配送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电力设备知识,还应该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电力企业应加强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工作,使其正确的利用系统对配送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电力物资配送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企业的物流管理经验,强化物流集约式管理意识,为实现电力企业物资配送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目标奠定基础。

五、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物资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管理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确保配送工作顺利进行。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完善物资配送运营机制,实现电力物资统一调配,构建一个基于ERP电力物资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供应链上下游的沟通,配备高素质的物资配送管理人才,从而提高配送管理的效率与水平,促进我国物资配送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周玉萍,女,1963年9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任职于南京供电公司・江苏宁供集体资产运营中心科贸分中心。从事物资管理工作已有十余年。

上一篇:公路路线方案合理性研究 下一篇: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现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