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理论视角下的《海豚湾》

时间:2022-09-15 05:29:16

说服理论视角下的《海豚湾》

[摘 要] 纪录片不仅激活我们的审美意识,而且也激活我们的社会意识,更重要的是纪录片的拍摄本质上是通过视听语言来说服受众接受创作者观点的过程。本文以2010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纪录片《海豚湾》为例,用传播学说服理论来分析和探讨该片是如何通过拍摄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来增强影片的说服力并进而影响受众行为的。

[关键词] 《海豚湾》;说服理论;诉诸恐惧

2010年2月,一部反映日本渔民大量捕杀海豚的独立电影获得本年度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篇奖。该片导演路易斯•皮斯霍斯带着摄制组深入到日本和歌山县一个名叫太地町的小村庄,用隐性拍摄的手法记录了在那里发生的捕杀海豚的血腥事件,数以万计的海豚被渔民围捕,以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驯养师挑选,而未选中的海豚则被驱赶到一处秘密海湾之后被杀戮,平均每年共有2万多头海豚被日本人围杀。当听到海豚绝望的哀鸣时,当湛蓝的海水渐渐被海豚的鲜血染红时,无数的观众被这个片子打动,被日本方面严密掩盖的捕杀海豚事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影片也因此获得了超越视觉感官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纪录片就是为了使我们相信、说服我们或让我们倾向于某种对我们所拥有的这个真实世界的特殊看法而做的努力。”①正如比尔•尼克尔斯所说,纪录片不仅激活我们的审美意识,而且也激活我们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针对社会问题而拍摄的纪录片往往需要通过说服性努力来达到这个效果。纪录片通过电视、电影或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而“传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便是说服。说服(Persuasion)被定义为‘由于接受别人的信息而产生的态度改变’”②,态度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情感因素(对于某个客体的喜好或感觉)、认知因素(对于某个客体的信念)和行为因素(对于某个客体的行动)。

本文将以《海豚湾》为例来探讨传播学领域里的说服理论在纪录片创作中是如何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公众意见和行为的。

一、参与式的纪录方式

一般而言,纪录片的表达模式有六种:诗意模式(poetic)、阐释模式(expository)、参与模式(participatory)、观察模式(observational)、反身模式(reflexive)和陈述行为模式(performative)。在参与模式中,纪录片的创作者不再像观察模式那样躲在摄像机的后面,隐藏与影片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主观介入影片拍摄过程之中,通过创作者的介入来推动和改变影片的整个发展过程,在这一纪录片表达模式中“电影制作者不再藏身于画外音解说,不再进行诗人般的冥想,不再做‘墙上的苍蝇’,他几乎成了一个普通的社会角色”③。

路易斯•皮斯霍斯是一个有着20多年职业经历的世界顶尖摄影师,也是一位坚持20多年的素食主义者。在一次有关海洋哺乳动物的会议中偶遇了理查德•奥巴瑞,电视版和电影版《海豚的故事》的幕后功臣,从他口中得知了日本太地町发生的捕杀海豚的惨剧。于是皮斯霍斯跟随奥巴瑞进入到这一地区开始了与日本渔民、政府斗智斗勇的艰苦的拍摄。影片一开头向我们展示的是夜色笼罩下太地町,灯塔上的探照灯,呼啸而过的警车,皮斯霍斯及他所率领的由环保人士、潜水运动员等组成的行动小组准备行动的画面,画外音告诉观众“我想说,我们确实尝试过通过合法手段拍摄这个故事,我设想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各种意外,这让我彻夜难眠”,影片开场即向观众交代了此次拍摄面临的种种困难,同时带来强烈的现场感。

在面对海豚的态度上,摄制组与渔民和日本政府之间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状态,这决定了影片要想真实记录下捕杀海豚的画面,尽可能地接近事件真相,使纪录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只能使用隐性拍摄的方式来获得线索。而这一隐性拍摄的过程也正是摄制组深度介入事件、参与到事件发展的过程。于是我们看到摄制组被跟踪和监控、主创人员被日本官员盘问并被禁止进入、与渔民之间的冲突、召集一批精锐队伍加入摄制组、潜入海豚湾安装水下听音设备和隐藏摄像机等场面,这些画面中创作者不再是隐藏在摄像机的背后,刻意隐瞒自己的存在,而恰好相反,《海豚湾》让我们见证了摄制组的拍摄过程,并且正是通过创作者的行为来推动影片的发展。在摄像机带领我们探寻事件真相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我们都是面对同样未知的状况和结局,而传播学经典理论认为,吸引受众参与传播行为、过程的信息传播更为有效,也更具有说服力。

二、诉诸恐惧的传播策略

在针对受众的态度改变传播中,一种较为常用的传播策略是威胁或是激起观众的恐惧,这种策略叫做诉诸恐惧。根据学习理论,某个强烈的恐惧诉求会导致更多的态度转变,“因为它会产生激励作用,引起更多的注意与理解,从而增强接受传播建议的动机。”④传播学者罗杰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65年提出了恐惧诉求和态度改变的保护动机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建立了一个模式,总结了在恐惧诉求活动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即所描绘事件的危害性、那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所建议对策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也就是当受众接受到一条信息时,首先会判断这一事件是否有危害性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如果对于信息所描述的事件的危害性受众不以为然,或者觉得该事件发生的几率很小,或者认为对此采取的措施并不能有效抵御威胁,那么受众很有可能会保持原有的态度。鉴于此,要获得有效的传播可以从这三个关键因素着手来改变受众的态度。在《海豚湾》里导演路易斯•皮斯霍斯正是借鉴了诉诸恐惧的传播策略,增强了影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影片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屠杀海豚所造成的危害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是出于环保主义者的角度,海豚是一种具有高智商的海洋生物,所有的生物都应有其内在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人类不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屠杀生灵也等于破坏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类出于自身的需求对大自然予取予求,归根结底最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当我们把海洋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源泉,我们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片中用一组数据来告诉我们捕杀海豚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继续按照目前的捕捞速度捕鱼,全球水产资源将在40年内消耗殆尽,有七成人类的蛋白质摄入主要来源于海洋食物。如果我们失去了海洋中的鱼类将会造成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影片中通过对奥巴瑞、冲浪运动员、女潜水运动员等人物的采访,使观众了解到海豚极富灵性而且也是人类的朋友,拘禁甚至屠杀海豚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正如奥巴瑞在片中所说“我此前花了十年的时间开创了海豚的事业,但之后要花三十多年的时间来摧毁它”。影片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拍摄一群群海豚被渔民利用敲击船身所形成的声墙所驱赶的镜头,隐藏在岩石中的摄像机更是记录下海豚被无情地捕杀,直至鲜血将海水染红的悲壮。

二是影片揭示了海豚肉的去向及其含有剧毒的事实。摄制组在街头采访了部分日本市民,对于在日本有人捕杀海豚并且食用海豚肉的情况他们毫不知情,然而事实上约5 000吨海豚肉打着鲸鱼肉的旗号出现在日本各大超市,成为人们的盘中餐。更令人惊讶的是海豚肉内含有高浓度的汞,汞是地球上非辐射类物质中毒性最强的,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焚烧,环境中的汞含量每年上升1%~3%,在到达食物链顶端时汞含量会增大到原来的许多倍。影片里导演皮斯霍斯将他们从市场上买来的“鲸鱼肉”送到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处检测,结果显示样本中汞含量高达2 000PPM,而限量标准值仅为0.04PPM,如此直接的对比使事件具有极高的说服力。随后影片插入介绍曾经在日本发生的重大工业灾难水俣病。水俣病在1956年爆发,由于日本最先进的智素工厂暗中向海里倾倒废料,致使受污的水体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汞,长年累月下来使毒素在人体内不断累积,越来越多人患上水俣病,头不能举,眼不能视,耳不能听。而孕妇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腹中的胎儿对汞特别敏感,不少婴儿一生下来就是畸形儿。而在长达12年里日本政府和工厂合伙隐瞒了水俣病与汞污染之间存在关联的事实。导演将水俣病的发生作为证据有力地支持了自己的观点,即目前日本政府明知海豚肉有剧毒,但在利益驱使下仍将海豚肉提供给小学生食用,这将有可能导致历史重演。影片再次将事件的危害性提升到与日本市民休戚相关的生命安全上来,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说服力。

如何解决人类面对的捕杀海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除了立即停止杀戮,停止围捕海豚,停止食用海豚肉别无他法,如奥巴瑞在片中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能阻止,不能纠正这里的一切,那就别想解决更严重的问题,希望都将荡然无存。”这也应该是这部片子拍摄的主要目的,通过揭露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相唤起更多人的关注,让人们用行动来改变这一切。

三、结 语

麦奎尔在研究说服的过程模式中曾提出了信息处理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要使受众的态度发生改变往往需要经历6个步骤,即说服性消息必须得到传播;接受者将注意这个消息;接受者将理解这一消息;接受者接受和服膺所陈述的观点;新接受的立场得到维持;期望的行为发生。《海豚湾》整部影片通过参与式记录模式将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与创作者共同经历了创作过程,使影片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同时尽可能多地向受众提供两面提示,信息量大,使受众获得的信息相对全面、客观,并且影片很好地运用了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用具象的画面和声音向受众展示了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纪录片所特有的真实的力量唤起了人们的良知,为保护海豚而行动起来。

注释:

①③ [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第132-133页。

②④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徐培喜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第139页。

[参考文献]

[1] [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周文,刘丛倩.参与的影响:参与式纪录片《海豚湾》启示录[J].中国电视,2010(12).

[作者简介] 宦晓渝(1977― ),女,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传播学硕士,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及影视传播。

上一篇:从会话合作原则看《非诚勿扰Ⅱ》中的“冯氏幽... 下一篇:宋钱版别研究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