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时间:2022-09-15 03:55:57

如何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有学者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责任是提升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教育活动要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新课标》指出:新课改要以学生实践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新课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三维目标的首位。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他们不可能自发完成道德的修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一、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有“灵魂”的课的开始

一节课有好的导入,就像一台戏要演好序幕、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如往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的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

初中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二、教师的“激情”是上好每节课的“灵魂”

中学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师德修养、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的情感、态度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和乐观态度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能使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获得最佳发展。教师的激情是明理、导行的前提,学生又正处于重感情、易动感情的心理发展阶段,只要我们教师以满腔热忱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用思想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要用对孩子们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塑造他们。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知情交融、充满了乐趣的课堂。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5分钟的课堂,要像磁铁那样,把每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三、教师的预设要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熟练地掌握教材――掌握教材的内部结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所设计的问题应使学生既不感到高不可攀又有一定的难度,一定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要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原有的经验,这样学起来就必然亲切、有趣、易懂。在设置问题时,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孩子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多给孩子们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创造。一节有灵魂的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我们的课堂应留给学生尝试、解决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去创造、去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慧。让学生始终处在教学情境之中,此时老师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总之,教育的本质在灵魂,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智慧与积累去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具有引导的能力和艺术;具有丰厚的生命感悟和积淀;具有过硬专业知识;具有过硬的课堂组织协调能力。行走在教育路上的我们,必须不断致力于学生和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适应新的教学变革,追求教学的卓越和理想的境界。

上一篇:那个喜欢跳皮筋的初夏 下一篇:萧敬腾:以爱唱爱爱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