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精益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5 03:54:38

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精益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精益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要管理手段,如何实现企业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融入精益化思想,是企业管理层思考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客车修造企业为例,阐述了如何采取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目的,旨在为管理者提供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精益管理;应用

1 什么是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流程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因此,它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企业战略、业务流程优化、快速安全产品启动、生产组织优化、价值链优化、过程可视化和监控、平衡积分卡和驾驶舱系统等。

2 传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特点分析

2.1 传统管理模式

⑴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各职能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不能及时、充分地信息交流,企业领导无法及时了解产品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资金收支等情况。

⑵成本核算时间较长,难以做到成本的过程控制,更无法清楚物资的采购是否必需与合理,造成盲目采购和成本巨增,实际成本往往超出目标成本和中标价,对于远程异地管理更是无能为力,产品成本管理失控。

⑶信息量大,信息分析与综合过程繁杂,企业领导面对海量杂乱、正确性和时效性得不到保证的信息,难以进行科学决策。

⑷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往往停留在纸上,贯彻执行困难,报表重复编制和审核,工作效率低、沟通成本大。

⑸管理经验和数据不能有效积累,导致不能确切地了解企业的优劣势,无法做到扬长避短,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2 信息化管理模式

⑴可远程、多单位同时操作,业务数据实时更新,实现管理、现场“零距离”管理,即使是远程异地项目也在实时受控中。

⑵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软件中含有成熟的成本管理思想和预警机制,每个点的管理都做到遵循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解决,闭合成环,当实际与目标有偏差时,预警机制生效,从而实现过程控制,使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即被消灭,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使项目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休克性”巨额亏损的出现。

⑶软件可以将繁杂的数据站在不同角度进行综合与分析,决策层可以此作为决策依据,以实现决策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⑷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可以固化到软件中,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减少重复工作和沟通成本,提高效率。

⑸管理经验和数据能在软件中进行有效积累,使企业能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做到扬长避短,使企业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是企业精益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保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途径。

3 成功案例分析

3.1 案例功能简介

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北车集团旗下客车修理和配件新造企业,该企业从2000年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现在已经覆盖生产经营各领域。按照公司生产精益化管理思想,客车修理业务从客车检修合同、生产计划安排、产品设计、供应链、成本归集、财务管理各细节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配件制造业务从产品设计、工艺过程、生产计划、工序、质量控制、材料定额、工时管理、成本归集以及财务管理已经全面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实现了生产过程可控、过程信息建档、料件领用定额控制等,做到生产环节细致透明、信息统计查询及时快捷,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达到生产精益化管理的目的。

3.2 案例关键技术

⑴触发器。采用触发器技术即时采集系统数据变化信息,保证相关数据库表的同步变化。

⑵数据流。利用数据流技术成功实现各种图片、文件等附件的存取。

⑶链接服务。采用建立链接服务技术,使对多个服务器的操作变得如同一个服务器一样容易,有效实现多服务器数据的同步运行。

⑷分布式。利用分布式Midas技术,将大量的数据计算放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减轻了数据服务器的压力,节约网络资源,提高系统处理效率。

4 系统应用环境

4.1 硬件环境

系统由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交换机、客户端、打印机等组成。服务器放在企业中央机房,在异地放置备份服务器。客户端通过局域网或VPN(虚拟局域网)访问服务器。

4.2 软件环境

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3系统、SQLserver2005或更高版本、防毒等应用软件;客户端安装Windows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系统的客户端及其它防护软件。

5 结语

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证明,信息化是推进一个企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躲开荆棘、少走弯路、降采增效的有力手段,是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城市排水新发展 下一篇:3D打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