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中药的真伪鉴别

时间:2022-09-15 02:48:28

几种中药的真伪鉴别

【摘要】 当前中药材市场混淆、掺假现象较为普遍,为保证中药的准确应用,详细论述了杜仲、白鲜皮、防己、冬虫夏草真品与伪品的性状鉴别。

【关键词】 真伪;鉴别;杜仲;白鲜皮;防己;冬虫夏草

当前中药材市场混淆、掺假现象较为普遍,这给中药材的质量和用药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保证中药的准确应用,根据经验,现将几种中药真伪鉴别陈述如下。

1 杜仲

1.1 正品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其呈扁平的板状白片,或向内微曲的薄片,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0.2~0.7 cm,长约40~90 c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或平坦,厚皮具纵裂皱纹或纵裂横纹。刮去栓皮则显灰棕色或棕褐色,较平滑;薄皮具稀疏横裂灰白色的皮孔及纵皱,可见淡灰色的地衣斑,内表面暗紫色或黑棕色,平滑。体较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后有细密银白色细丝相连,富有弹性。气微,味微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

1.2 伪品

1.2.1 丝棉木 为卫矛科卫矛属丝棉木的干燥茎皮,又称白杜。呈浅槽状或向内卷曲的筒状、片状,厚0.3~1 cm,外表面灰色或灰棕色或淡黄棕色,稍有细纵纹。折断面呈纤维性,有细密白色胶丝相连,光泽差,疏而较脆,拉至0.2 cm即断。气微,味微甘。

1.2.2 藤杜仲 又称紫花络石,为夹竹桃科植物紫花络石茎皮,呈收稿卷筒状或板片状,外皮厚0.2~0.45 cm,呈灰褐色,并有突起的疙瘩(皮孔)。横纹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软而脆,易折断,胶丝稀疏。气微,味苦,粉末黄色。

1.2.3 红杜仲 即杜仲藤,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的树皮,呈单、双卷筒状或槽状,厚0.1~0.25 cm。外表面带栓皮的呈灰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除去栓皮呈红棕色,较平坦;内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但胶丝弹力不大,气微,味稍涩。

1.2.4 正木茎 皮为卫矛科植物正木(又称大叶黄杨)的干燥树皮。茎皮呈平板状,单卷筒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褐色,较粗糙,有点突起的皮孔及纵向浅裂纹;内表面浅棕色;较光滑,具纵向条纹,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有较密的银白丝相连,但不易拉长,味淡。

2 白鲜皮

2.1 正品 白鲜皮为芸香科草本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本品呈卷筒状,长5~15 cm,直径1~2 cm,厚2~5 m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白粉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剥去外皮,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杀虫的作用。

2.2 伪品

2.2.1 八角枫皮 呈卷筒状或片块状,长5~20 cm,直径1~3 cm,厚约1~2 mm。表面青灰白色或灰褐色,具有细纵纹,内表面黄白色,光滑,质脆,断面黄白色,气腥味苦,有小毒。

2.2.2 金雀皮 呈卷筒状,长6~20 cm,直径1~2 cm,厚3~6 mm,外表面栓皮多已除去,呈黄棕色,未去皮者呈棕褐色,平滑,具有稀疏而明显的棕色横长的皮孔。内表面浅棕色,有细纹。质坚硬,折断面淡黄白色,带粉性,呈纤维状。气味微弱。

2.2.3 鸡根皮 呈卷筒状,长5~15 cm,直径0.8~1.5 cm,厚2~4 mm。表面褐色或淡棕黄色,有较深纵纹或纵沟,可见明显圆形脱落的侧根痕。内表面黄白色,具细皱纹,质韧,折断面棕黄色。气微、味微甜、略苦。

2.2.4 臭皮 呈半卷筒状或瓦片状,长10~20 cm,直径2~5 cm,厚约2~5 mm。栓皮已除去。表面淡白色至淡黄白色,具有不规则的细纹理及茎枝痕。内表面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淡白色,纤维性。气臭、味辛涩。

3 防己

3.1 正品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10 cm,直径1~5 cm。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3.2 伪品

3.2.1 广防己 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弯曲,长6~18 cm,直径1.5~4.5 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沟纹,除去粗皮的呈淡黄色,有刀刮的痕迹。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无臭、味苦。

3.2.2 青风藤 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本品呈长圆柱形,常微弯曲,长20~70 cm或更长,直径0.5~2 cm。表面绿褐色至棕褐色,有的灰褐色,有细纵纹及皮孔。节部稍膨大,有分支。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皮部窄,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淡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

3.2.3 秤钩风 为防己科植物秤钩风的干燥根、根茎及老茎。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或集结成疙瘩状,长10~30 cm,直径1.5~6 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的沟纹,裂隙和疤痕。外皮脱落后呈黄白色,具明显纵沟,凹陷处可见多数纵向排队列的小孔洞。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有多数小孔及2~7层偏心性环纹。断面有髓。

3.2.4 三叶木通根 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的干燥根。本品呈圆柱形,弯曲不直,分支,长短粗细不一。根头部常膨大成近圆球形,下面发出数条根。表面黄棕色,具细纵沟,弯折处常呈横向断裂,并可见横长凸出的皮孔状瘢痕和支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白色,常分离脱落,木部近白色,层片状,味苦涩。

4 冬虫夏草

4.1 正品 冬虫夏草为麦菌角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种虫和菌的复合体。主产于、云南、四川和青海等地,分布于海拔3000~4500 m的高山灌木丛和草甸中。冬虫夏草正品冬虫夏草的虫体外形如蚕,长3~5 cm,粗3~8 cm,表面土黄至黄棕色,粗糙。环纹明显,约20~30条。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最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黄棕色,尾部如蚕尾。虫体易折断,折断面平坦,呈白色略发黄。子座深棕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长4~11 cm。子座表面有细小的纵向皱纹,顶部稍膨大,近圆柱形,褐色至棕褐色,断面不平坦呈纤维状、类白色,顶端有不孕尖端,子囊壳下半部埋藏在子座的上部组织内。气味腥,味微苦,有草菇样气味。

4.2 伪品

4.2.1 亚香棒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外形与冬虫夏草极为相似,虫体较小,长约3~5 cm,直径约4~5 mm,表面灰黄或灰褐色,具类白色菌丝膜,气门和足均明显,虫头紫黑色或红黄色。子座呈长棒状或有分支,长10~30 cm,多弯曲,呈黑色或褐色。子囊壳全部埋藏在子座的组织内,子座上部无不孕顶端。

4.2.2 凉山虫草 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虫体呈蚕状,较粗,直径约0.6~1 cm,表面被棕至棕褐色菌丝膜,菌膜脱落处呈紫褐色,全身有足10对,不明显。子囊壳生于子座上部的组织表面。子座线状,分支或单生,具不孕顶端。

4.2.3 蛹草 又称北冬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草菌的子座与虫体的联合体。虫体似蚕蛹,表面黄褐色,子座单个或数个从寄主头部生长出,有时虫体节部发出,橙黄色,一般不分支,有时分支,高3~5 cm。头部呈棒状,长1~2 cm,粗3~5 mm,粗糙表面。子囊壳外露,近圆锥形,下部埋生于头部的外层,400~300 μm×4~5 μm,内含8枚线形孢子。孢子细长,几乎充满子囊,粗约1 μm,成熟时产生横隔,并断成2~3 μm长的小段。子座柄部近圆柱形,长2.5~4 cm,粗2~4 mm,内实心。无不孕顶端。

上一篇: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的真伪问题 下一篇:涡旋混凝给水处理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