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09-15 02:04:57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法研究

现在,我国中学班级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尤其是初中学生的基数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成为每位初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分层教学就是指以班级授课为基础,教师有重点、有区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学生的整体水平,也要考虑到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接受程度,并根据这些学生的学习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再以这些小组为单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实施。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要想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就要将学生进行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选出各组的组长进行管理。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别人带着他学习,那么就应当把这个学生分配到较为勤学的小组;有的学生性格较为沉闷,不善于交流和沟通,那么就应当将这个学生分到氛围活跃的小组当中,使他在其他学生的影响下,慢慢改变沉闷的性格,融入到小组中来。另外,教师要尽量将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且一个小组中不要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每个小组应由一个组长进行指导和管理。在小组活动的时候,小组组长要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使组员能够集中学习。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此,语文教师应当仔细研究本学期设定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教师可以在前半学期就给他们分配任务,使其尽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并在后半学期引导其进行复习巩固和相应的发散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则应循序渐进为其安排学习任务,切忌贪多求快。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进行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时,最难最繁杂的还是对教学内容的分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应当透过教学内容,抓住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从而减小教学内容分层的阻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内容的难易和数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之后,还可以为他们布置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积累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注重引导他们加强对课内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让他们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和读音、文言文的释义、古诗的释义、文章结构等。

四、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

课堂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较好地利用这个方式,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都有积极的作用。对此,语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某些字的读音和简单释义;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总结某段落的中心点,或者背诵和翻译某句文言文;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如让他们回答《岳阳楼记》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是如何逐层表现这种感情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对作者的感慨和想法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这样,教师灵活地运用分层提问方式一气呵成地完成整堂课的教学。

五、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根据笔者的观察,教师对课后作业也必须进行一定的分层,否则很难真正地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如语文教材后的习题,或与课文有关的训练和记忆等;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布置一些扩充阅读等与发散思维相关的作业,如我国四大名著节选,由学生读完之后上交相关的读后感;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通过采用适当的课后补习或者额外训练等方式,使这些学生尽快跟上班级的整体水平。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以鼓励为主,以平时表现为主,教师不能只看分数不看进步,要通过评价使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也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适当、科学地运用分层教学,避免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上一篇:初中教师如何教好英语词汇 下一篇:浅谈中考科技说明文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