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管者声誉视角的银行业监管分析

时间:2022-09-15 12:07:05

基于监管者声誉视角的银行业监管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的视角分析了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从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银行业业务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对被监管者行为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即拥有良好声誉的监管者在准入监管中审核要更加严格,以保证获得准入资格的银行最优;监管机构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管,按照制度办事,代表政府实行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查获银行的不规范行为,银行为了维持和增强来自监管者的“声誉溢出”,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也自觉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在市场退出监管中,监管者出于声誉维护而避免了救助不足和救助过度行为,避免了过高的救助成本和社会财富的损失。

关键词:银行监管;监管者声誉;声誉溢出;银行声誉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2-0065-03

一、引言

目前世界对于金融监管机构声誉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巴蜀松和陈华良(2005)研究了金融机构的政府救助与监管声誉的关系,研究指出:对于金融机构的违规破产,政府不合理的救助行为会极大损害其监管声誉,降低监管威慑力,同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产生和违规概率加大会造成政府救助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和社会总财富的持续减少。[1]陈学彬(2004)对政府监管和声誉给出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了我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中违规获利的诱惑力与规则的强制力之间的博弈均衡、学习机制与示范效应的影响,认为任何“下不为例”都将对监管者的信誉和监管法规的严肃性带来严重的危害,必须坚决制止。[2]Boot和Thakor(1993)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银行资产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均衡,阐明了监管者在追求自我利益而非社会福利过程中有强化自己声誉的动机,这一动机影响了银行的破产政策,并增强了存款保险基金的责任。[3]张勇(2006)对监管者声誉、银行声誉对银行经营行为的约束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良好的监管者声誉对银行合规经营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这一点解释了监管者声誉对银行声誉的溢出效应。在监管者与银行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银行的初始声誉和长期利益关注程度也仍然对银行合规经营有较强的约束作用。[4]虽然以上研究涉及到了监管者信誉、公信力与被监管机构行为的关联性问题,但受限于研究的目标,大部分研究并没有全面而深入的考虑监管者本身的信誉问题以及它对被监管者行为和监管效率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的视角来分析银行业监管有效性问题,从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银行业业务运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监管者声誉和公信力对被监管者行为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

二、监管者声誉的溢出效应-基于市场准入监管分析

由于声誉的溢出性,监管者声誉会对银行业声誉、新银行的声誉产生影响,使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得非常复杂。在现代金融体制下,政府对银行的经营进行监督,存款人和政府间是委托的关系,即政府受民众的委托对银行进行监督。

1.拥有良好声誉的监管机构通过市场准入机制保证新银行的优质。

从银行的角度而言,银行作为市场竞争主体有利润的要求,在存款人与银行的关系中,银行为了吸纳存款的需要,总是极力宣传的优势,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某些经营状况恶劣的银行,利用社会公众的优先信息和有限理性,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储户。在高利率的引用下,一方面资金流向经营不善甚至濒临倒闭的银行,对存款人的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好”银行失去了应有的资金来源,影响其正常经营。在市场资金价格(利率)导向下,正常的金融秩序被破坏,社会资金达不到有效配置,不仅会产生严重的金融风险,还可能因想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从监管的角度而言,市场准入是监管的首要环节,把好市场准入关是保障银行稳健运行和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基础。按照一般经济学的含义,一个行业的数量变化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新机构的进入必然增加行业风险。而对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可使银行机构的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把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机构拒之门外,从而为银行业稳健经营提供保障。市场准入的监管往往伴随着银行成立的其他条件,监管方通过市场准入的监管可保证新银行机构有适当数量的股东,充足的财力,与业务结构相一致的法律结构,以及具备专业知识,道德水平,能稳健审慎经营的管理人员。

2.良好的监管者声誉对准入银行产生初始声誉

自由银行业中不存在市场准入制度,新进入市场的银行不能享有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特别是监管机构的“声誉溢出”效应,以及对股东资质审查等带来的存款人的信任和风险担保。新银行没有市场交易的信用记录,使市场上的存款人缺乏必要的信息对新银行的风险程度产生预期,其初始声誉是很低的,而政府提供的监管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良好的监管者声誉可以为新进的银行赋予声誉,缓解消费者和银行机构之间的信息约束。大多数存款人并不了解银行真实的运行情况和支付能力,即使有一定的信息披露制度作保障,存款人也未必有能力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一旦个别银行经营处理问题引起支付困难,人们就会因恐慌而认为所有银行都会有问题继而形成大范围的集体挤兑,导致原本经营正常的银行也被拖垮。可见,在信息约束的前提下,个别金融机构的问题通常完全可能影响到公众对相关金融机构的基本信心,从而引起公众行为的收缩,造成系统性的支付风险和信誉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监管机构是具有公信力的组织,所以监管者声誉提升了银行的初始声誉,监管者声誉溢出导致的银行声誉的增强,政府为银行提供了隐形的担保,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减少了无效的挤兑。

三、监管者声誉和银行声誉对于银行行为的约束――基于银行业业务运营监管分析

监管机构对银行业业务运营的监管是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由于存在监管人员不能发现信息的知识不对称,以及金融机构刻意隐瞒信息的披露,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委托-关系。其中,监管声誉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基于监管者声誉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监管,按照制度办事,代表政府实行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查获银行的不规范行为;二是银行为了维持和增强来自监管者的“声誉溢出”,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自觉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

1.银行增加对自身不规范行为被查获的预期

从监管者的角度而言,金融市场的纷繁复杂和信息约束的现实往往使得监管当局在监管当局在监管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官僚”动机、监管者道德风险、监管者与被监管机构的“共谋”会产生监管宽容。Boot和Thakor(1993)的分析表明,由于社会公众与监管者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5]所以一般情况下监管者的最优监管政策比社会最优监管水平要宽松得多。银行业监管者声誉是在监管当局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言人,信守规则,履行契约,对被监管者实行的管理监督过程中形成的。作为监管行为和效果的一种记录,拥有良好声誉的监管者向社会传递的信号,即是在银行监管过程中,监管者克服信息约束,增强监管能力,摒弃了监管合谋和监管寻租,以社会大众和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实施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并促进银行监管有效性,保持金融稳定和社会利益。因此,监管者的声誉可以增加银行对自身不规范行为被查获的预期,从而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

2.银行主动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

如果说监管者的声誉可以增加银行对自身不规范行为被查获的预期,从而“被动”地减少采取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动机,那么银行出于建设自身声誉的要求,维护监管的溢出声誉而谨慎经营,不施行违规运营的行为则是“主动”的。由于存在严格的市场准入,商业银行获得牌照的成本很高,这使获得准入的商业银行更加珍惜所获得的“声誉溢出”,因为银行的牌照价值较高,实际上即是银行长期利益的贴现。另外,这种声誉溢出增加了银行特许权价值,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谨慎权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并在银行的营运中关注自身声誉且发挥声誉的机制特性,这更容易形成良性的声誉均衡。

Keeley(1990)从“特许价值”(Franchise value)的角度考察,认为市场准入的存在创造了一种特许价值,这种特许价值也是银行破产退出的成本。[6]而在一个拥有良好的监管信誉的金融环境中,这种特许价值无疑更大,一旦失去,其损失成本也更大。从经济学意义上,银行特许权价值在本质上是银行凭借其特许地位获得的经济租金,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存在使得银行能够强化其自律机制,减少其冒险经营的动机,保持银行的审慎经营。Keeley(1990)和Demsetz等人(1996)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谨慎性监管有显著影响,特许权价值降低将增加银行投机的激励,从而导致资产风险的增加反之,将降低投机的可能性,减少资产配置的风险。[7][8]当银行业进入门槛很高时,银行数目便很少,单个银行的垄断力增强,垄断利润的增大无疑将提高特许价值,这也意味着银行一旦破产,其损失特许价值的代价也很大,所以为了长期的利益最大化考虑,银行也有激励维持这种“声誉溢出”,并在营运过程中控制风险,谨慎经营,不做违规行为,建立银行自己的良好声誉。

四、基于声誉维护的银行救助-从市场退出监管分析

即使存在严格的监管,也不能绝对保证不出现银行破产倒闭,一旦出现银行破产倒闭,将不可避免地对整个银行甚至金融体系带来影响,如何采取正确措施,将这种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也是银行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

1.救助不足

首先从银行由于维持良好声誉的动机分析,由前文分析可知,监管机构和金融中介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市场准入资格审核中的逆向选择,存在于银行营运过程中银行的道德风险,甚至还存在于银行出现问题之后采取的隐瞒行为。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可能过高,出现严重亏损,可能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面临支付困难,但在亏损初期,出于维持自身声誉的动机,银行的理性选择是隐瞒这些情况,银行可能借助一些财务手法隐藏坏账的,这将导致问题更加恶化。

银行声誉的积累是一个存款人对银行认识的渐进过程,银行声誉的作用在于对风险管理类型的预期而形成经营的良性效应。但是声誉具有易损性,银行声誉也存在不稳定性,一旦监管者发现其存在某种程度的困难而实行救助措施时,就会向市场传递关于银行经营状况的不利信息,这将破坏银行的声誉并使银行产生更大的困难。特别是当金融市场市场上个别银行存在问题时,这种逃避救助的行为就更为严重。但监管机构考虑的是社会大众的利益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时地发现问题银行并实行有效的救助和纠正,有利于解决问题,避免由于传染效应 和传递效应 而导致更大危机。[9]Corbett和Mitchell(2000)建立了一个两栖模型对声誉效应下银行对政府救助行为的反映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一是政府监管的水平越高,银行隐瞒坏账成功的可能性愈小,政府监管的水平愈弱,必须提供的救助资本的数量愈大;二是一旦银行隐瞒坏账的行为被监管者发现,不同国家银行的应对行为依照监管处罚的力度而有所不同。[10]如果惩罚费用是足够高的,则均衡条件较易被满足,甚至可以用一个很低的救助成本使银行接受救助。因此,可引申出一个观点,相对于弱监管者,拥有良好监管声誉的监管当局能更有效的发现问题银行并实行惩罚,且以声誉为担保有效降低了救助成本。

2.救助过度

银行出于维护自身声誉的动机可能导致监管者救助不足,监管者同样也有维护监管声誉的考虑,一个强监管者应该要防止在银行破产救助中产生的救助过度行为。在银行监管实施过程中缺乏市场机制中自我纠错的约束性和竞争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政府失灵”现象,降低监管有效性。Boot和Thakor(1993)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银行资产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均衡,指出,即使是在监管者的质量上存在着程度轻微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对社会最优的较大偏离。[11]巴曙松、陈华良(2005)指出声誉是保证契约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反映在政府监管上就是对金融机构的威慑力大小。[12]金融机构通过监管者在破产救助中的行为判断监管者的类型,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果监管者信守监管诺言,对违纪的银行不轻易实施救助,则认为监管者是强监管者,而且银行机构认为政府为强政府的概率是递增的,即监管声誉加强。反之,监管声誉得到损害,并可能在继续违背监管诺言实行救助的过程中逐步丧失。在他们的分析中推导出的主要论点主要是:政府声誉的下降导致了社会总财富的逐期损失,该损失来源两部分:一是政府声誉下降通过学习效应引起原来的“好机构”变成了“坏机构”,增大了损失的概率;二是政府对原来机构的救助成本由于声誉的下降,使原机构存在道德风险,注入资金或再贷款资金得不到妥善利用而重新变成破产损失。政府声誉的下降导致了政府承担的救助成本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新增的“坏机构”破产损失和原破产机构再次破产都需要政府承担,若政府一味投入救助成本,迟早会出现无力承担的局面。[13]

监管者出于声誉维护而避免了救助不足和救助过度行为,避免了过高的救助成本和社会财富的损失。强监管者会保持对金融机构的威慑力,考虑到家长制的救助关怀所带来的声誉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违规行为的增加,社会总财富的减少和政府救助成本的加速上升,监管机构应避免过度救助行为。因此,对于声誉下降后果的预期,监管者不会轻易实行有损声誉的行为,从而减少无效成本的投入。■

参考文献:

[1][12][13]巴曙松,陈华良.金融机构的政府救助与监管声誉:一个理论框架和现实解释[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陈学彬.金融监管与违规的博弈分析[DB/OL].www.省略/focus/more.asp?id=28

[3][5][11]Boot,A.W.A,S.I. Greenbaum,and A.V.Thakor,Reputation and discretion in financial contract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1165一1183.

[4]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7][8]Keeley.M.C. Deposit Insurance, 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5): 1183-1200.

[9]曲晓红.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研究[D].甘肃:兰州商学院,2008

[10] CorbettJ.,Mitchell J.,Banking Crises and Bank Rescues:The Effect of Reputation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32,No.3,Part 2:What Should Central Banks Do?,2000.

上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南省保险业科学发展的三大机... 下一篇:金融支持沿海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