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时间:2022-09-15 11:11:21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学习是为培养学生技能打下基础,而动手则是为了培养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呢?

关键词:巧妙导入新课 兴趣 敢于动手 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学习是为培养学生技能打下基础,而动手则是为了培养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呢?

一、巧妙导入新课,合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这个“眼球时代”,引入的表格同学们必须感兴趣,原意去看,愿意去做,这就达到了相要的效果。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制表的关键,从数据的输入到格式的设置,找一个个同学来不断改进,完善,一节课下来好多同学都能参与,都能动手,同学们收获多多,老师的教学任务也随这完成。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敢于动手

部分从农村来的学生从没有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而且村里个别学校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不重视,等同于不开设,所以对于很多常用软件同学们都不会操作,只会打字,还仅限于简单的文字,遇到一些特殊符号便无从下手。所以刚开始几节课我就鼓励这部分学生大胆动手,可以先熟悉最基本的键盘,鼠标操作,如整理桌面,画图,金山打字等。这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掌握。不会要求他们去完成对他们来说困难的作业。 对于不同的班级,甚至同一个班级不同基础的同学我都会布置难度不同的上机作业。

在授课过程当中也要尽量通谷易懂,让孩子们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尽量多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因为看着别人操作很简单,可自己做起来也许真没有想的那么容易,眼高手低的情况常有发生,只有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才能体会其操作的实际方法与技巧。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学生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同学们就会努力把自己的作业做到完美,每节课都会选择一些优秀作业给同学们展示让学生,满足部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沉浸在动手操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当中;也激励一部分基础差,作业不认真的学生,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喜欢被别人表扬的。所以抓住他们的心理,尽量多的发现闪光点,表扬更多的学生。

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其认识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要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三、布置上机任务,“有目的”上机

信息技术课有个突出的现象,学生都特别想自己动手,有的学生一进电脑室就打开电脑自己开始弄起来了。主要是找电脑里有没有游戏,甚至会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偷偷玩的现象。有的同学是呆坐着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此时,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在上机课上,我每次肯定是会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而且会是几个,可以学生自己选择自己能完成的来做。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做课本中示范的例题,例题中有明确的步骤。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的尝试变成“乱试”;学生碰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帮助学生解决,而是提供一些启示和鼓励,让学生再次练习,直到最终掌握技能。

四、鼓励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只能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他们才会体会到我学这门课没白学,不是“浪费”时间。比如现在学生都要进行电子学藉的录入,各种考试也都是通过网络先报名、缴费,在这些操作当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次高二年级要会考网上交费,可是有一步被卡住不知怎么进行,浏览器老是阻止自己的操作。学生都着急的不行,我让他们别急,想想办法,肯定能解决。有些同学就很能细心,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比较高,想到可以百度啊,最后成功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成功缴费。又把解决方案分享给其他同学,不大会儿全部完成缴费。这就是能力的提高,这就是动手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思考,勤于发现,更新观念,开放思维,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研究和动手的欲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里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中化学的深度融合 下一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