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探析

时间:2022-09-15 11:02:41

城市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探析

摘要:城市宜居住区的设计,应该对地域、地形、规模、周边环境、人口密度、群体居住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城市居住区是城市布局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不断完善城市居住区的布局规划和设计非常必要。梧州市南岸高旺片规划在城市宜居住区设计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本文以高旺片区为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字:宜居住区规划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住区是城市的基本板块。在传统的住区规划中,人们注重的更多是住区自身的条件价值和周围区域的组成,缺乏对城市住区道路系统设计、住区内部设计、住区商业配套设计和风景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相互融合设计。城市宜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设计一个微观的模型系统,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通过对住宅建筑、道路设计和风景绿化的多种因素的设计,实现住区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居民与住区的和谐共荣。

城市宜居住区的概念、规划目标和原则

城市宜居住区是指城市中宜居性比较强的区域,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城市宜居住区的规划要素: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城市宜居住区的规划要科学、全面,不断完善城市的主体功能,展示城市的新形象和新精神,开发出适合发展的新的区域,如果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考虑拓展城市景观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的主体形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优势。

以梧州市南岸高旺片区来说,高旺片区位于梧州市西江南岸,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较高,人口适中,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主要以农业用地和低山丘陵用地为主。因此,我们根据高旺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规划,使环境发挥到最大的效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城市宜居住区规划的原则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承上启下原则

以上层次规划为依据,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落实上层次规划的具体要求,并进行全面控制,为用地开发提出整体要求。

2、协调发展原则

充分考虑现状用地情况,协调好开发与旧村改造、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该地

区与周边城区协调发展。

3、因地制宜,资源优化原则

因地制宜地确定用地结构,理顺交通组织,优化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用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同时更注重宜居住区发展的延续性和承继性,确保片区建设发展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展。

城市宜居住区的规划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增加,城市宜居住区的规划也变得越来越全面化、多元化,在城市中由于一些客观的现实的要求,城市人口在逐年的增加,产生的负面因素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城市居区的宜居性达到最大限度的优化,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其中住宅规划设计、公共设施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和历史文物的保护规划等都非常重要。

城市宜居住宅的规划控制

住宅宜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确定。城市宜居住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城市住宅,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也越来越需要户型较大,环境较好的居住住宅,这就导致了居住密度的不断减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对住宅区域的科学设计,对住宅的开发建设应该科学有效,住宅之间的间距应该适中,而且要适当的培育一些绿色植物,住宅内部的空间要进行更为精密的调控,过大或过小都会使人产生心理的压抑感,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房屋的采光也一定要注意控制,充分利用住宅之间的间距进行采光,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建筑物的高度、强度和地势地形等也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应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住宅的布局和构造都有很多讲究。居民的住宅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很多因素可能会导致住宅通风情况不好,应该使住宅在夏天通风较好,冬季保温效果较好,注意冬天不能往房屋里漏风,宅前的树木植物等对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风进出口的地方应该合理安排。人们根据实际取暖和环境的因素问题进行设计,要保证在冬季阳光充分进入房屋,在夏季尽量避免西晒问题,并且能够组织良好的通风进出口,同时要尽量节约用地,房屋之间的距离和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关系要有良好的控制。

图1整体鸟瞰图

城市宜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宜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应该以城市住宅为主体,进行道路的建设,充分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对交通进行系统规划。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们的出行方式都以汽车为主,要考虑到人们上班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车辆拥堵的情况发生,对货运交通运输也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对公共交通安全问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尤其是以旅游为发展方向的地区要进行相应的针对性规划。

高旺片区风景优美,适合旅游,为此该地进行了相应的旅游规划,规划结合西江水系开展水上娱乐活动及相关旅游项目,合理组织旅游交通线路。旅游交通主要分为三部份:水上游览交通、步行游览交通和车行游览交通。

水上游览交通:规划结合西江水系组织水上游览交通,在西江规划区段的西侧设置游览码头;步行游览交通:规划结合绿化景观公建带设置步行街区,沿绿化景观公建带两侧设置步行道,除紧急消防车外,景观绿化带为全步行地带,并与两侧大型公建开放步行空间相连通。

图2道路交通规划图

城市宜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的发展也非常重要,绿地发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能够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形成良好的建筑格局。在高旺片区以公园绿地为住区功能主体部分,进行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根据梧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规划区内以云龙大桥为起点、高旺路沿江段—南堤路—高旺路至苍梧,为都市型绿道。结合新建的防洪堤以及规划的道路进行绿道改造设计。绿地系统的科学合理规划,不断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和谐景观环境,

此外,城市景观开发规划建设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区域开发建设应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坚持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的原则,应坚决制止与环境保护原则相违背的一切建设活动, 坚持走城市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3绿地系统规划图

4、旅游系统规划

梧州市南岸高旺片是南越山风景区的门户之一,是风景区核心功能区,规划将配套酒店等旅游服务休闲娱乐设施,丰富八宝塘公园内涵,形成区域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并与苍海旅游集散地和圣文苑旅游胜地相呼应。未来高旺片将坐享江边谷地的天然“氧吧”,恰是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生态乐园。苍海、圣文苑和高旺片分别位于南越山的西侧、东侧和北侧,与南越山有机成为整体,共同打造大南越山(脉、系)生态旅游区。区域紧邻城市核心区,属城市中央生态区, 是展示大梧州山水城市新形象和实现珠三角经济区城市后花园的重要载体。 为此,苍海、圣文苑和高旺片在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性局面;在空间上遥相呼应,通过城市道路和山体游线有机互动,整体协调发展,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

结束语:

以梧州南岸高旺片区为例,我们对城市宜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城市宜居住区规划要考虑多种因素,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管理,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各个方面,考虑到居民的出行和居住情况,不断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衷菲,赵玉奇.构建充满活力的步行生态系统——多伦多发现之旅(Discovery Walks)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S1)

[2] 克里斯托弗.A.德索萨,黄丽萍,黄燕玲.多伦多市棕色地块变绿地空间[J]. 风景园林. 2004(53)

[3] 蒋跃辉.厦门城市公园体系规划与开发控制细则研究[J]. 风景园林. 2007(04)

[4] 郝之颖.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从国际宜居城市竞赛谈宜居城市建设实践[J]. 国外城市规划. 2006(02)

[5] 王茂军,张学霞,张文忠.大连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空间结构——基于面源模型的分析[J]. 地理研究. 2002(06)

上一篇: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研... 下一篇:基于二次灌浆技术在减少隧道盾构开挖时地表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