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顶级计量学期刊看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现状及发展

时间:2022-09-15 09:39:04

从世界顶级计量学期刊看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oS数据库中Journal of Informetrics和Scientometrics刊载的近五年来的论文从关键词、核心作者、国家和机构、高被引文献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WoS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24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115-06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科学计量学奠基人和情报科学创始人之一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科学自身的问题,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研制开发的SCI成为文献检索和引文分析的重要工具,为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十年来,科学计量学的发展稳健而迅速,并逐步增加研究对象,拓展研究领域,与信息科学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信息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可以广义地定义为,用定量的方法处理学术性和实用性信息的产生、流向、传播和利用的研究领域[1]。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已被应用于各种与信息相关的活动,如专业数据库建设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科学评价指标和数据源的选择等。随着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对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发展态势从不同角度作了考察[2]。如研究科学计量学家和信息计量学家[3-7],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热点或进展研究[8-9],评述科学计量学著作[10],勾勒国际合作网络[11-12],介绍中国科学计量学指标[13]、数据库研究与应用[14-15]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基于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两种最具权威的期刊Scientometrics和Journal of Informetrics近五年来刊载的全部文献,对这一数据集从关键词、核心作者、国家和机构、高被引文献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选择ISI Web of Knowledge中的Web of Science[16]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检索途径中出版物名称进行检索,出版时间为2008-2012年,为确保数据完整性,统计数据截止于2012年12月份,共检索到文献1 330篇,选择文献类型为ARTICLES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合计1 259篇,其中Journal of Informetrics载文量为257篇,Scientometrics载文量为1 002篇。本文运用汤姆森路透公司的数据分析软件TDA和可视化应用软件UCINET,对检索出的1 259篇文献为数据源进行统计分析,从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国家和机构分析、高影响力文献等方面分析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现状分析

2.1 高频关键词分析1 259篇文献共包含关键词共4 611个,篇均3.66个,去重后得出2 652个不同的关键词,其中2 106个关键词出现频次为1。有些关键词选取的不规范和随意性增加了本文统计的难度,如引文分析分别有citation、citation analysis、citations、citations analysis等,如H指数分别有H index、h-index、Hirsch index、Hirsch-index、Hirschs index在实际统计时将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将高频关键词(频次10)列于表1中。

表1 关键词词频表(频次10)

由表1可知,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H指数、科学合作、(期刊)影响因子、社会网络分析、作者合作关系、科研产出、科学计量学等方面;同时注重同行评议、搜索引擎、科研评价、网络计量学、共词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有些研究涉及了知识扩散、专利应用、科学地图、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螺旋模型等领域。

2.2 关键词历年变化的分析表2是5年间按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对比,限于篇幅,仅仅列出前十位,从表2中可知以下信息:H指数(H-index) 在2008年成为位列第一高频词,近几年研究热潮稍有回落,但一直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5年来均处于前列;引文(Citations)或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始终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科学指标中包含文献指标,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因此位列前茅并始终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传统领域之一,虽在5年内的频次变化幅度较大,但仍然未远离众研究者的视野;信息科学领域近几年来从个体信息行为逐步转向群体信息行为研究后,合作研究(Research collaboration、Scientific collaboration)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当科学计量学从科学情报的工具变为科研评价的工具时,利用计量学进行科学产出和评价研究(Scientific production、Research evaluation、Research productivity)成为近三年来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表2 关键词历年变化表

3 核心作者分析本文数据集合共有文献1 259篇,涉及作者3 071人次。发文最多的为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格伦采尔(Glanzel,W)教授,他研究的主要领域是科学指标与评价、科学地图绘制、引文分析方法、引文影响等,主要学术贡献是推动了期刊评价指标的发展,并因此在1999年获得了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最高学术成就奖——普赖斯奖,5年来合计发文34篇。除格伦采尔(Glanzel,W)教授外,位列前十位的作者中还有3位曾经获得普赖斯奖,他们分别是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的埃格赫(Egghe,L 2001年)、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鲁索(Rousseau,R 2001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雷德斯迭夫(Leydesdorff,L 2003年)。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如表3所示。表3 全部作者分布

表3中的学者Bornmann,L从作者发表文献时间及对应的作者单位和该作者作为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来分析,该学者在2011年之前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2011年之后在德国马普学会学习或工作,结合与之合作的学者情况来看,为同一名学者的可能性较大。利用UCINET软件对核心作者的合著文献进行可视化,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节点的意义设置为点度数,即节点越大,表示该作者的合作者越多;连线越粗,表示连线两端的作者合作越频繁[17]。通过前十位作者的网络合作图可以看出,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格伦采尔(Glanzel,W)教授,该教授未与排名前十位的其他作者产生合作关系;二是罗马第二大学的Abramo,G、DAngelo组成的科研团队,该科研团队产出丰硕,5年合计发文48篇,该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科研产出与评价、大学评价、科研合作等;三是以Bornmann,L为中心的合作关系群,该学者2011年之前就职或就读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2011年之后其通讯地址改为在德国马普学会,就其合作者分析,为同一学者的可能性比较大。该合作关系群中的埃格赫(Egghe,L)和他的弟子也是其亲密合作伙伴鲁索(Rousseau,R),由于他们在科学计量学界的杰出成就,2001年共同登上科学计量学界最高奖——普赖斯奖的领奖台。埃格赫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数学博士,现任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教授、比利时皇家图书馆馆长,委员会成员,世界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委员会成员,埃格赫的研究主要涉及信息理论、引文分析、信息检索、协作和合作理论、信息科学的数学模型等领域[18]。该合作群中第三个获得普赖斯奖的学者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雷迭斯多夫教授(Leydesdorff,L),他是荷兰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博士、哲学硕士、生物化学硕士,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网络分析、信息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社会学[7]。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螺旋模型,并在2003年获得了普赖斯奖。第三个合作关系群中有一位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的学者官建成(Guan,J C),其与鲁索有过合作,该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为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管理、科学计量学。图1 前十位作者合作网络图

4 国家与机构分析

4.1 国内机构1 259篇文献中,国内机构发表文献量不少于8篇的机构共计11个,如表4所示。由表5可看出,国内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和Scientometrics上发文前十名的机构中,排名第一的为武汉大学文献总量为21篇,排名第二位的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排在第三位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另外台湾的两所高校和国立政治大学表现也不俗。河南师范大学由于形成了以梁立明教授为核心的科学计量学国际合作网络群,因此在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界占了一席之地,梁立明教授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博士,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科技发展规律与机制研究、科学计量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她主要的学术贡献是发现了科学发展节律,被国际学术界称为“Liang节奏”。

4.2 国际机构1 259篇文献共涉及合作国家或地区68个(不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表5为排名前六的国家或地区及其主要科研机构。表4 国内机构分布

由表5看出,在国际计量学领域发表文献量最多的是美国,占文献总量的13.58%。其次是中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和中国台湾分列3~6位。从检索结果分析,发文量位列前十位的科研结构分别为:比利时鲁汶大学(90篇)、西班牙科学研究理事会(58篇)、匈牙利科学院(47篇)、荷兰莱顿大学(37篇)、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32篇)、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31篇)、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26篇)、(24篇)、罗马第二大学(24篇)、瑞士联邦理工学院(23篇)。美国和中国的文献总量虽然比较多,但在世界发文总量排前十的科研机构中,却没有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科研机构,说明美国和中国的未形成比较集中的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团队,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研究比较成熟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如比利时、荷兰、匈牙利等。

4.3 国内外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将4.1、4.2所述机构及不在上述机构中但发文量排名前48位的机构利用UCINET软件对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节点、连线所代表的含义不再赘述。图2 国内外机构合著网络

由图2所示,左上角单独列出的大学是未与其他任何科研机构产生合作的机构,包括中国的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比利时的天主教鲁汶大学处于网络图的中心,与其他国外的科研机构合作很紧密,如匈牙利科学院、中科院、大连理工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浙江大学、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国内图书情报学科排名位居前列的几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均未与世界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前沿机构比利时鲁汶大学存在合作关系,而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比武大、北大、南大要频繁。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与科技发达国家在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科研整体水平,从而缩短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

5 高影响力文献本文数据集的1 259篇文献共计被引频次6 345次,篇均被引达5.04次。文献的被引频次高低,显示其研究内容被学界所关注的程度,同时也能说明该文献对该学科影响力的大小。因此,对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揭示文献的质量及影响。本文数据集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累计被引111次,该文献作者为担任Informetrics、Scientometrics和Cybermetrics期刊编委的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的巴依兰(Bar-Ilan,Judit 2008),该篇论文主要比较了以色列科研人员在不同检索工具WoS、Scopus和Google Scholar中H指数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利用Google Scholar所得H指数与WoS、Scopus有所不同。从高被引文献的关键词来看,高被引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献计量学指数(Bibliometric indicators)、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皇冠指标(Crown indicator)等方面。表6列举被引频次最高的前9篇文献。

6 结 论从已有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近五年来的研究主要包括学术期刊分析和影响、国内、国际和学科之间的合作、国家和地区投入产出(R&D)研究、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定律与分布、数学模型、引文分析、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1]。从作者、国家及机构、高被引文献及获普赖斯奖人数来看,欧洲国家中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匈牙利、德国在该领域有较强实力。亚洲国家中中国和台湾地区文献总量优势明显,但不足依然,从高产作者、高被引文献和获普赖斯奖可见一斑,因此就如何提升中国学者科研竞争表6 高被引文献

作 者标 题被引

频次第一作者机构Bar-Ilan,Judit(2008)Which h-index?-A comparison of WoS,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111以色列巴伊兰大学Moed,HF(2010)Measuring contextual citation impact of scientific journals69荷兰莱顿大学Porter,AL;Rafols,I(2009)Is science becoming more interdisciplinary?Measuring and mapping six research fields over time60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TPAC研究中心Opthof,T;Leydesdorff,L(2010)Caveats for the journal and field normalizations in the CWTS(“Leiden”)evaluations of research performance56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Waltman,L;van Eck;Nees Jan;

van Leeuwen;et al.(2011)Towards a new crown indicator: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50荷兰莱顿大学Rafols,I;Meyer,M(2010)Diversity and network coherence as indicators of interdisciplinarity:case studies in bionanoscience46英国萨塞克斯大学Kousha,K;Thelwall,M(2008)Sources of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outside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A comparison between four science disciplines46伊朗德黑兰大学Molinari,JF;Molinari,A(2008)A new methodology for rank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s38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Leydesdorff,L;Wagner,C(2009)Is the United States losing ground in science?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world science system37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注:被引频次为36次的文献有3篇,共同位列高被引文献的第十位,由于篇幅所限,因此未列入上表中。力提出如下建议。

6.1 加强国内数据库开发与建设数据是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基础。目前国内外文献计量研究的数据源基本来自WoS和Scopus,由于国内机构购置这些数据库花费巨资,因此有必要建设好国内的各种数据库供本土科研人员进行计量分析。

6.2 加强数学方法和数据模型的应用目前,国内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使用的数学方法较少,而且数学模型的建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国内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走向国际视野。

6.3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应加强与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均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合作。多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如两年一次的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会议。

参考文献

[1]梁立明.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从世界看中国[J].科研管理,2000,21(3):95-101.

[2]梁立明.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发展: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5-12.

[3]刘艳华,袁顺波,华薇娜.全球重要信息计量学家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2,32(1):76-80.

[4]蒋国华.从普赖斯到鲁索:影响中国科学计量学发展的若干国际交往纪事[J].评价与管理,2008,(3):1-5.

[5]侯海燕.权威科学计量学家对科学的关注及贡献[J].情报杂志,2006,(4):118-120.

[6]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最有影响的50位科学计量学家[J].科学学研究,2007,25(3):404-406.

[7]刘迪,姜春林.Loet Leydesdorff与科学计量学[J].现代情报,2012,32(3):16-21.

[8]侯海燕,刘则渊,栾春娟.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计量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1):164-170.

[9]王伟,王丽伟,朱红.国际信息计量学研究前沿和热点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2):1-4.

[10]姜春林,刘则渊.评述我国的五部科学计量学著作[J].科学学研究,2002,(5):557-560.

[11]侯海燕,刘则渊,克雷奇默,等.中国科学计量学国际合作网络研究[J].科研管理,2009,(3):172-179.

[12]杨国立,张垒.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力量分布与合作网络分析[J].图书情报研究,2012,5(1):34-39.

[13]Jin Bihui,Zhang Jianggong,Chen Dingquan,et al.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CSI)[J].Scientometrics,2002,54(1):145-154.

[14]Wu Yishan,Pan Yuhua,Zhang Yuntao,et al.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s and citations(CSTPC):History,impact and outlook[J].Scientometrics,2004,60(3):385-397.

[15]Liang Liming,Wu Yishan.Selection of databases,indicators and models for evaluating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J].Research Evaluation,2001,10(2):105-113.

[16]Web of Science[DB/OL].http:∥/WOSGeneralSearchinput.do?product=WOS&searchmode=GeneralSearch& SID=1F2HAeA@3opbaLb2aOL&preferencesSaved=,2013-06-01.

[17]周海花,华薇娜.从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看中国科研竞争力[J].情报杂志,2012,31(6):91-96.

[18]许建武,姜春林,等.从文献计量学解析Leo Egghe的科学成就与影响[J].现代情报,2012,32(3):22-25.

上一篇:NoteExpress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培训设计与探索 下一篇:秀兰·邓波儿:她是上天送来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