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之研究

时间:2022-09-15 08:20:5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之研究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财经类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对国际贸易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势在必行。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urriculum is the finance and economics class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ized branch curriculum, it has the very strong theory comprehensive nature and practices operationally.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has neglecte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urriculum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carries on the omni-directional reform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urriculum to be imperative.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改革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27-02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关键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的现状

1.基础理论扎实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师,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且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是学经济学的,从大学门到大学门这种连续或后续的学习,使他们具有极强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有些教师在学术上造诣非浅。再加之近年各个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人才引进,普遍重视高学历、高职称,这在客观上提高教师了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的素质,被引进的教授和博士确实在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师的学术水平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实践经验匮乏

由于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它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应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即招之即来,来之能用,这在客观上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应具有深厚的理论,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名师出高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绝大多数人没有从事过一天对外贸易,没有见过一张真实的外贸单证,在理论上滔滔不绝,一旦学生在从事工作后又有疑问向其请教时则张口结舌。

3.英语水平不高

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必备的工具,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专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实际业务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因此,该课程与英语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合同条款的磋商、合同的签订、外贸函电的写作、信用证条款的审核、提单、汇票、商业发票和装箱单等出口单据的制作都必须用英语来表达。由于大多数的教师大没有从事过国际贸易实践,因此,对实践中出现的商业英语往往难以理解,在翻译时也往往南辕北辙。

(二)解决措施

1.改革高校教育体制

高校教育目前在我国还不属于普及性教育,而属于精英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面向社会,办学特色应该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复合型”人才。要想体现这样的办学理念,就得对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尤其是在人才的招聘和聘任上。要努力改变目前高校招聘和聘任中只注重文凭的现象,应坚持既重学历又重实践的标准,努力做到“唯才是举”。

2.采用集中授课制,给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提供实践调研机会

为了改变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状况,高校应采用集中授课制,即课程采用集中的办法,把课程集中在一学期上完,下学期教师可以到外贸部门进行调研实习,也可以搞科研项目,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在一定时间里派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此外,高校也可以在社会上聘请经验丰富的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人员,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

3.进行短期培训,提高教师英文水平

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各高校应该树立“以教学为本”的理念,一切培训和进修应以教学为中心进行,要改变只重视学历的提高而忽视教学岗位的培养和训练的现状,要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师的培训上更要下大功夫。为了提高教师的英文水平,学校应对在职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师进行短期有针对性的培训。有计划的将英语基础比较好的教师分期、分批委托培养或进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选派教师到我国著名的商业高校进行培训学习,以此提高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的英文水平。

二、改革目前教材的内容设置

(一)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1.全国高校教材运用得不统一

目前,全国高校教材五花八门,及不统一。就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而言,有的高校采用的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有的高校采用的是《国际贸易实务》,还有的高校采用的是《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虽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务,但面比较宽而不精,理论讲的不透彻,实践部分较少,不适应培养实践性专业贸易人才的需要。

2.教材内容老化,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目前的教材,大部分存在着内容老化的现象,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讲到价格时,没有一本书提到汇率与政策的必然性,而汇率问题始终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是国际贸易时间中最为敏感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没有教材提到在定价格时应注意反倾销问题,而倾销问题事实上是在定价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1.统一采用《国际贸易实务》系列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类教材出版的多样化,虽然有利于体现“百花齐放”方针,但是由于现实中教材过于庞杂,出现了鱼龙混珠的局面,再加之我国高校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实践性差,因此,他们选定的教材不一定都是好的实用教材。因此,笔者建议全国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统一采用《国际贸易实务》系列教材。

2.更新教材内容,适应社会需要

虽然我国目前也有成熟的权威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但是其内容的老化仍然是不争的事实。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内容陈旧问题,笔者建议由国家教育部门出面,组织高校的权威专家,系统编写适合新的形势和实践需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在教材中要突出现代贸易的新特点,反映在实践中出现新问题。

三、在课时设置上进行革新

按照大纲要求,国际贸易实务的课时设置为54个学时,既包括基础知识的传授,也包括模拟实践教学。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学系统,如果仅仅靠54个学时是难以完成的,建议对此课程设立108个课时,可以把此课程分做两个独立的单元课程处理,一个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另一个单元课程为“进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整个课程一年完成。基础知识讲述可以安排为72个学时,模拟操作为36个学时。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教法,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法、探究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双语教学法等都可以使国际贸易课生动、感性化,增强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教法:

(一)案例分析讨论法

案例分析讨论法又称“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作为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它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案例分析讨论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情景中找出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运用各种知识,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老师最后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此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三)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随着电化教育手段的发展,某些原来很难观察到的现象,都可用模拟的办法,将它们的动态通过录像、幻灯、投影仪、教学电影表现出来。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模拟情景教学法

模拟情景教学法,主要是在进行操作技能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与国际贸易相似的情景,组织同学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几年来,由于国际贸易理解的不断深入,模拟情景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双语教学法

加入WTO组织也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提出了挑战,单纯的汉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要求,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既懂得国际贸易业务,又有很强的英语写作、翻译及口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开展双语教学,是时展的需要。但要实施双语教学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口语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问题以及教材问题。而要解决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外语教学能力;要增加须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课程,提高学生接受能力;需要据国内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统一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英文教材。

五、教学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讲授只注重课本内容的讲述,以至于讲授的内容和实践在有些时候相脱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始终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注意国际贸易动态,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在讲授该课程时,其内容既应包括国际贸易实践中的最基础性的内容,也要包括随着实践的发展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特点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当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的实践动向,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动态,并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以培养学生们敏锐观察能力。

六、教学实践的创新

外贸业务需要感悟,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够的,学校应建立电子实验室,让学生进行模拟试验,同时还应组织他们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与外贸活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当建立一个集商务教学模拟实验室、投影多媒体教室、学生Internet网络应用实验室于一体多功能实验室,将模拟实验教学引进国际贸易教学的课堂中;应当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七、教学互动方式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互动方式是师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传统的互动方式有直观生动的特点,但仅限于课堂上,课下学生如果有问题往往难以找到老师解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贸易实务及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联手建立教师自己的商务网站,增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外经贸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这种改革单独的依靠教师本身难以完成,它需要学校、系院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0,(2).

[2] 陈章干.开展创造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 武汉高等教育研究,1999,(6).

[3] 汪五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改实践分析及教学整体方案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1).

上一篇:重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学思考 下一篇:审美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的田野调查方法之比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