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临床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一例

时间:2022-09-15 07:35:47

结合临床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一例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20年,再发半天”入院,入院前晚有突发心悸,休息后缓解,清晨08:50自行来门诊予查心电图(如图A),图中见连续的快而齐宽大畸形QRS-T波群,频率200次/分,V1导联为负向波,胸前导联QRS波无同向性。心电图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入院查体:血压10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双肺听诊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0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急查心肌酶、胸片和心脏彩超无异常。否认心脏病病史、家族中类似病史。11:00患者胸闷心悸明显,神志清,多汗,肢端湿冷,心电监护示心率波动于198-205次/分,血压波动于84-91/54-65 mmHg,继续予胺碘酮及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多巴胺维持血压,患者12点左右转为窦性心律,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如图B-1)。其后动态心电图也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如图B-2)。

1讨论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是指频率>100次/min和QRS波时限≥120ms的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VT)和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均可以表现为WCT,临床并非少见,但两者的危害性和治疗用药大相径庭,不适当的治疗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及时和正确地对WCT进行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WCT主要包括阵发性室速、阵发性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传导阻滞)和室上速伴预激综合征。其引起QRS波增宽的共同机制是:将正常两侧心室同时除极的过程改变为先左心室后右心室(或反之)的先后顺序除极,其结果是延长了心室的整个除极时间,造成QRS波群增宽。

目前,WCT最常见的诊断依据为:1.辨认心房激动波,确定房室激动关系:在12导联心电图中,下壁导联和V1 V2导联显示p波最为清楚,如出现房室分离则是诊断室速最过硬指标。2. QRS波群宽度与形态:心动过速呈RBBB型者时间>140ms;呈LBBB型QRS波群时间>160ms,多为室性心动过速。3. QRS电轴:当出现无人区电轴(-90°~±180°)时,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符合率可达到100%。LBBB型时电轴右偏支持室性心动过速;RBBB型时,电轴左偏伴V6导联R/S

本例患者年轻,无其它病史,心电图心率达到200次/分以上,房室分离很难辨别,考虑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阻滞),或是室上速伴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的可能性大。患者入院后出现心源性休克,抗心律失常后转律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性早搏,无出现三相阻滞。那么室上速伴功能性改变可排除。而心动过速QRS-T波形态与频发室性早搏的形态(图B-2)一致,与右束支阻滞不一致,结合临床,本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应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速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有条件也可予食管心电图及体表希氏束电图进一步鉴别。

参考文献:

1 张开滋,郭继鸿等. 临床心电信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上一篇: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期缺血性脑卒... 下一篇:高空悬挑脚手架中应用可拆卸式锚环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