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其改进

时间:2022-09-15 05:58:18

试论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其改进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真实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综合信息,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1新会计准则关注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条中就对可靠性进行了诠释,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内容完整、真实可靠。

1.2新准则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1.2.1新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为主要计量属性。

1.2.2财务报表信息的充分披露,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服务。

1.2.3新准则扩大了信息披露的范围。

2.新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2.1新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

2.1.1新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的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国家制定会计法律法规时,在作出原则性规定之后,没有也不可能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制定出统一、明确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在选择使用会计政策时,就必然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之下,尽量选择使自己得益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例如财政部称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换而言之,除了上市公司必须执行新会计准则外,对于新旧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的地方,其他企业仍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2.1.2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在会计核算中,由于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存在许多不可知或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会计确认与计量就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例如,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主要是因为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而这种估计离不开相关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的缺乏以及做出会计估计时主观性过大,都会造成会计估计得不准确,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2会计准则与其他法规的不协调性

会计准则与金融、税收等其他法规之间,因目标、趋向不同,存在一些相互冲突的条款,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以新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为例,“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双方自愿达成的金额,更多地采用了市场化方法,在实际运用当中,人为操纵因素容易干扰公允价值的实现,将导致企业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观念的改变,这会加大这种冲突和不协调。因而在这些法规、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出现制度性失真。

2.3新准则下会计理论与方法仍有待完善

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仍以物质和货币为对象,它反映的资产内容狭窄、产权观念仍较为陈旧,仍有不少用货币难以计量却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这种影响在会计上通常通过财务费用来处理,但问题是,由此产生得无论是汇兑收益还是汇兑损失,都将影响企业真实的销售业绩。物价或汇率变动越剧烈,影响就越大。

2.4新准则对某些释义和定义的解释仍比较模糊

新会计准则对某些释义和定义,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及具体解释,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但仍然存在一些较抽象、难于理解的情形,在实务操作中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例如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要求。重要性要求允许企业对不重要的事项可简化、灵活处理,但对于哪些是重要的哪些却是不重要的,新准则仍只是进行了模糊指示,并没有从质和量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三、关于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1.克服会计准则的不确定性

克服会计准则不确定性的关键在于要谨慎运用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源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而估计这种环境的不确定性就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的缺乏以及做出会计估计时主观随意性过大,都会造成估计得不准确,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尽快制定会计准则相关实施细则

新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目前和未来会计环境变化, 使其内容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例如,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切断了企业操纵利润的一条途径,同时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但新准则并未规定存货、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减值准备不得冲回,这就意味着企业仍可通过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坏账计提方法等来操纵利润。为此,就应当尽快制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细则,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专项披露各类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假设、方法和程序等,增加会计政策正确与否的可验证性。此外,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还未制定相关标准。对此,财政部和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公布一个具体实施细则或指导,给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作出一个明确的标准。

3.加强监督,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会计准则的某些选择性较强的规定很有可能被一些不诚信的企业作为调控利润的手段。 在我国的诚信机制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还未达到有效水平的情况下,会计监管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监督可分为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和政府的会计监督三个层次。

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新会计准则为了与国际接轨,引入了一些新的会计理念和会计方法(如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等),这些理念和方法引入的同时,也增加了会计技术的难度,既要求会计人员在对新的会计准则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学会并恰当使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同时还要拥有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加科学的运用职业判断进行评价,得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李彤.浅论新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2).

[2]王军.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六大创新[J].财务与会计,2008(10).

[3]杨照方.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及防范[J].当代经济,2009(6).

[4]陈素芬.论新准则下会计信息真实性探讨[J].管理观察,2008(16).

上一篇:国内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 下一篇:德江县50a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