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15 05:55:03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结核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择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结核患者,由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 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在结核知识的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远胜于对照组,差异P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结核患者;影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2-02

结核病是因为结核杆菌导致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多在人体免疫抵抗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发生。通常结核患者对疾病知识比较缺乏,还有治疗时间过长,经济负担太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耐药菌感染等相关因素均会影响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现择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结核患者,进一步了解个性化护理的特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结核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34例。观察组34例患者中,包括12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16-76岁之间,平均年龄(41.52±6.39)岁。其中,初发者28例,复发者6例。对照组34例患者中,包括14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18-77岁之间,平均年龄(42.27±7.16)岁。其中,初发者27例,复发者7例。两组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研究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34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每天由一名护理人员专门为患者做基础护理,具体包括:协助患者进食、进水,排泄护理,帮助患者温水擦浴,为其安全管理及其他护理,做好临床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 34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

入院指导:严格遵照患者入院流程进行热情接待患者,为其讲介医院环境、病房环境、主治医生等。免费为患者发放5000mg/L84消毒液专用痰杯,以便盛痰。在入院当天针对结核病健康知识进行调查,针对患者知识缺乏程度给予个性化护理,住院期间定时询问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利于动态性、连续性的健康指导,直到患者能够熟练掌握。解释治愈性,消解患者认为结核病是不可治愈的心态。记录下患者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以利于随访。

人文关怀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每天交接班后,巡视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问好,同时询问患者病情,给予其绝对的尊重。注重患者的隐私权、选择权以及知情权,及时为患者或其家属讲解胸片、CT以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鼓励患者。每次输液,或是更换液体时,为患者或其家属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该及时作出合理解答。积极帮助患者,对于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应主动帮助其进食、拍背以及翻身等,进而拉近护患关系。

饮食护理: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的一种疾病,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营养给予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该制作饮食标示卡放置在患者的床头,使患者随时能够受到提醒,多进食优质蛋白的食物。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结合病理特点制定特殊饮食;对于伴有痛风的患者,应进食低嘌呤食物;对于伴有心脏病的患者,应该进食低盐、低脂的食物。

药物指导护理:护理人员应该重点强调药物的使用作用,同时适当的为患者讲解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意识到药物以治疗效果为主,只要把握好使用剂量,及时得到处理,不良反应是可以降低、控制的。对于患者使用的口服药物,应该秉承送药到手、看药入口、服下再走的原则,坚决杜绝漏服药、自行停药、间断服药以及拒绝服药等现象的产生。

心理护理:由于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的一种疾病,治疗时间比较长,患者需要顽强的意志力,长期用药,并且坚持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大部分患者都会存在恐惧、焦虑、不安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情绪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完善护患关系,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能够充分的相信医护人员可以治愈结核病,消解世俗给予的复杂压力。

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在床旁为患者讲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加强沟通交流。对于不识字的患者,应做好家庭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子、光碟影像、录音播放等形式进一步做好宣教工作。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可以看到治疗的希望。鼓励患者坚持治疗,避免出现间断治疗的现象。指导患者使用专用痰杯盛痰,并且需要每天更换消毒液,以利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性状以及量,同时杜绝患者随地吐痰的现象。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χ ±s)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

2 结 果

观察组34例患者在结核知识的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远胜于对照组,差异P

3 讨 论

个性化护理指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按照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情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恰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结核病的有关知识,改正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良行为习惯,尽量趁早接受医院的诊断、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逐渐掌握疾病的有关防治知识,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个性化护理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性的护理,通过合理的入院指导、人文关怀、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宣传等个性化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减小疾病的传播机率,以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嘱咐患者按时休息、注意饮食规律、戒烟戒酒、坚持适量的用药、定期到医院督查以及注重个人健康卫生。定期做好电话随访,督促患者按时用药,讲解坚持用药的必要性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知识的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比较显著。由此可以充分表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结核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结核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连永娥,高翠南,高燕波,等.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1939-1940.

[2] 李慧珍.护理干预对老年结核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788-789.

[3] 杜惠芳,沈翠琴.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10,6(6):103-105.

[4] 林勇明,严非,陈求扬,等.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2(12):1468-1470.

[5] 杨彦.结核患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2(25):554-556.

[6] 徐佳薇,胡代玉,张拓红,等.改善结核病人规则服药依从性的定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2(9):977-979.

上一篇:试论如何进行低碳风景园林营造 下一篇:浅议我县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