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09-15 05:42:37

关于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摘 要: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作者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特点,通过对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索构建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本质特征的考试制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考试模式

在高职教育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已出现了明显的不足。第一,考试形式单一。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大多采用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阅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目前考试内容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简单应用,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学科,显然,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试评价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学生成绩由平时(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期末考试起决定作用,体现不出考试的反馈功能,并且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倾向――平时放松、考前突击,甚至作弊。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制约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显然背离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为此,几年来,课程组成员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现代绿色园艺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广和园艺产品营销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所以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达到对本地区园艺植物病虫害会识别诊断、会分析原因、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能力,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病虫害防治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而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因此,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考试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基本措施

课程组教师在深刻理解的高职教育特色及病虫害防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核指南,在开课前向学生印发并组织学生学习,使“教”与“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考核的“促教”、“导学”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指南中确定的考核模式为:

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期末终结性考核50%

形成性考核=出勤5%+作业5%+课堂表现5%+阶段考试15%+实训20%

期末终结性考核=理论25%+技能25%

本门课程考试模式是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核心是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加大实践技能性考核力度,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

1.考核内容精心选择

(1)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学完一个模块,进行阶段测试,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把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出现。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昆虫鉴别与病害诊断地方化。园艺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其发生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有地域性。因此病虫害标本识别考试时,我们准备了100种昆虫、病害标本,把本地常见的园艺昆虫、病害各识别出30种即可。

(3)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相接轨。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可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

2.考试形式适时而变

(1)闭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试与期末考试中采用,重点考查植物病虫防治生产实践环节中重要的理论和技能要领,以及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开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核中采用,是灵活度高,具有较强分析、理解和应用的题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达到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3)口试:在平时阶段性考试与期末技能考试中采用。比如蔬菜、花卉上虫害的识别、病害诊断等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据图质问式口答,这样可以全面深入地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仪表风度,等等。

(4)技能操作:用于平时和期末技能考核,重点考核方案中规定的重要技能操作的要领、熟练程度,如病虫害标本的识别、农药的配制和药械的使用等,以此强化技能培养。

(5)专题演讲或调研报告:于平时形成性考核中应用。考查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小组活动时,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

本课程考核为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作业、阶段测验等,其中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普通作业、实验报告、阶段测验等,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研究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

形成性实训考核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其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报告、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等,除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外,其他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

期末考核采取理论笔试与病虫识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三、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效果

本课题以高职园艺技术专业2009、2010、2011级学生为观察样本,目前有300多名学生成为此次改革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实施效果良好。

1.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建立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的评价考核方法。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知识和概念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在工作过程中能应用就可以。加大过程考核、技能的考核比重,改变了以往课程考核主要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

2.考核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开始就将课程教学目标、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技能测试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目标,使考核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过程。

3.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接轨

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鉴定证书,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学生学习技能、参加行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性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4.注重考试考核的反馈调节功能

对阶段考试后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教和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考核方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能力达标情况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达标情况,将考核过程变成提高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由结论性学习向过程性学习转化,避免了传统考核模式中经常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疆,杨开明.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52-53.

[2]张晓磊,王倩.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07-109.

[3]王淑梅,王玉家,马爱民.农业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4-25.

[4]王振龙,朴素艳等.农业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97-14799,14803.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高职院校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中的简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