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就业心理咨询指导力度,快速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时间:2022-09-15 05:40:20

加大就业心理咨询指导力度,快速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以及2008年开始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但同时不少单位也出现了用工荒。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加大就业心理咨询指导力度,快速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Abstrac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t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estion is prominent day by day,but simultaneously,many units were lack of labors. This paper elabo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enhancing employment psychology consultation i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 职业指导;零距离;对接

Key words: The vocational guidance;zero distance;docking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207-01

0引言

李家华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曾说:“我们当前职业指导,存在隔靴止痒问题,缺乏对提升就业能力的直接实效。职业适应力拓展就是针对这种状况提出的,为探索中国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明确了方向。” 就业指导、职业规划、适应指导的三者关系:目前在我们中国就业指导好比是临阵磨枪,职业规划可以使同学们明确方向但只有适应指导才是练兵之厂。现在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环境,各自相对独立运转我们讲适应指导就是将学校培养机制,纳入社会需要的轨道,在培养职业适应力方面,有机融合,校园随着社会运转。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职业指导力度,尤其是心理问题的指导,快速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才能使“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有所缓解。

1在职业指导中要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与心理咨询是密不可分的,不要把心理咨询做成一个学科,一旦我们每位辅导员老师掌握了这种方法,你就会眼前突然感觉一亮,多一个科学的方法,多一个视角,工作起来大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让一般的就业心理问题在我们辅导员老师这就能得到解决,在我们每一个系部建立一个生命教育的体系让学生活出风采。

2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陆士桢教授说过:“我们不要千方百计把土豆塑造成苹果,土豆就是土豆,优质土豆照样可以出国!” 在这里陆教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教师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我们的工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把学校变成一个加工厂各种各样的人进来了出去的时候都成了一个模子!每位辅导员老师要帮我们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位学生都要考虑:你把自己的灵魂放哪了?你要扪心自问,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

3加强职业适应指导,树立“智者规划,适者成功。”的理念

2010年3月2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及辅导员工作创新经验交流会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任占忠教授做了《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的报告,他对“智者规划,适者成功。”这一理念做了充分的阐述。正像麦可思总裁王伯庆说:中国人多,毕业生数量大,竞争压力大,不同于美国。现在我们的就业教育只讲自我规划不符合国情,应该加强适应性教育。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3.1 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点评、班会、专题讲座、座谈会、电话访谈、个人谈心、校讯通专题等各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和就业信息等,提高广大学生对就业政策以及招聘信息的知晓度。

3.2 每位毕业班老师组建就业信息小组设立专员,充分发挥学生在就业信息收集与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就业信息,在认真搜集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体举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及时反馈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畅通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同时发动全系部师生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就业工作,出实招,办实事,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另外系部还要指派老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了解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通过就业指导和推荐岗位,让毕业生更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3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老校友回校与学生对话、班会例会等各种措施,引导学生深化对职业理想、职业评价、职业成功的认识,开阔毕业生的就业视野,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思想,打破去非事业单位就业的思想障碍,降低就业“身段”,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

3.4 采取暑期实践教学培训基地等形式加强校企需求沟通这一锻炼形式不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为同学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同时也鼓励了学生积极出击,寻求更多的求职机会。

3.5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例如:组织学生报考药物检验工、化学检验工、质量工程师等各种专业技能资格考试。这也是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压力问题的增大,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为教毕业生如何找到工作、如何找好的工作亟待加强。我们一定要加大职业指导力度,提高学生就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努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与水平;零基础规划大学生生涯,集中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大学生就业前工作指导,使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积累就业知识,锻炼就业技能,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就业过程指导,注重校内外联系,拓宽渠道,为校企零距离对接的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伟等.重视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246.

[2]崔玉瑾.论高校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内蒙古水利,2007,(2):122.

上一篇:多层砖混房屋顶层墙体裂缝成因及其防治 下一篇:浅议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