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三》客观性练习题的评价

时间:2022-09-15 05:28:40

对《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三》客观性练习题的评价

摘 要:随着对外汉语学科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对外汉语教材相继出现,但是其中的一些教材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不讲求质量,练习题设计不合理,有失有效性,与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相悖。为了能够选择好的教材以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学会评价教材,了解教材的评价标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教材《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三》的个别客观性练习题进行评价。

关键词:教材 教学质量 客观性练习题 评价

本文主要从四个角度对该教材的客观性练习题进行评价。首先说练习题的题型是什么,简要评价该题型的特点。其次评价练习题的数量配置是否恰当,题量过多还是过少。第三,练习题是否有针对性,练习的角度是什么。最后是练习的有效性,即练习题是否能练习了想要练的东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性又包括了内容的有效性和概念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该教材的所有客观练习题题型中逐一抽取例子并进行评价。

一、替换练习

从题型特点来看,此练习题要求学生将句子中划线的词或短语替换成练习题所给的其它词或短语,比如“这两天我觉得闷得要命”,学生需要把“闷”替换成已给的词语“累”、“烦”、“热”等。此题型和第一种题型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是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搭配,不同之处在于上一题型练习的是短语,此题的练习是在一个完整的句子当中进行的。该题只有四小题,总体来说并不多,但每一小题给出的替换词语过多,比如刚才举的例子“闷”的替换词就有五个,我们并不需要给出太多词来替换,这样反而可能使学生觉得枯燥而失去听课的耐心。该练习题有一定的针对性,题中被替换的部分多为补语前的谓词,所以主要训练的是谓词和补语的搭配,比如“穿起来”、“高兴死了”、“听起来”等。另外此题型还对掌握词语的具体运用和句型有所帮助。因为这些词语在完整的句子中能被赋予更加具体的意思,这样就能使学习者明白如何精准地对其运用和搭配。比如“这件毛衣 看起来很不错”,给出的替换词语有“这种词典 用”、“这个地方 布置”、“他的主意 听”,这样学生在替换时就会知道“词典”这个名词可以和动词“用”搭配。在进行多次替换训练后,学生就会对所操练句子的句型熟悉,还能够训练学生的造句能力。该题对谓词的语义和语用都进行了练习,有一定的有效性。该题型的概念有效性比上一题型的要高,因为它练习的是一整个句子,有时会有上下文语境,较短语的练习来说它更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凭主观的想法来回答。例如:“波伟是怎么知道那个画展的?”学生要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课文里说“他看见一个广告,美术馆有个艺术展览”,学生就需要按照课文里说的回答,所以答案是客观的。从数量配置上来说,总共有两篇课文,有八个问题要回答,问题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课文的所有段落,题目很精炼,数量合适。从练习的角度来看,本练习题主要是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有点儿类似阅读理解,只要读懂了课文,明白了其大体意思,看懂了问题,就可以答对。课文中考察了学生对连词的理解,如果不理解连词,就不知道前后文的逻辑关系,自然很难理解课文。课文还考察了学生对句型的掌握,比如文中出现了被字句“钱包被偷走了”,双宾句“他安慰了她几句”,连谓句“他们先到银行挂失”,兼语句“帮助警察抓住小偷”,这些都是大纲要求掌握的,所以此练习题的内容有效性很高。

三、选词填空

该练习题的题型是让学习者从已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对句子进行填空。在数量配置上,题目不多不少,一共八个小题。从练习的角度和针对性出发,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该练习题主要是想考察学习者是否通晓所给词语的语义和词性。当然,只知道词的意思还不足以完成练习,还需要理解整个句子句义,然后结合句义和句子的结构选词。比如“他刚来,对这儿的情况还不太_______。”如果学习者能对这个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空白处应该是谓语,那么副词自然就可以被排除。如果知道“不太”是个副词,就可以把名词给排除了,再根据句子的整体意思很容易就可以选出答案“熟悉”。所以这道题能训练分析句子和理解句义的能力,并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掌握词的意义和词性。

通过做这样的练习题,学习者可以掌握单词,扩大自身词汇量,还可以提高对句子的解读能力。所以“选词填空”是有一定的有效性的。

四、结语

教材的练习题是帮助学习者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只要利用好练习题,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练习,不是所有的练习题都是合理有效的,这要求教师做到有选择性,即选择设计合理,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练习题。由于本文所评价的客观练习题以及所举的例子只是教材中的一部分,并不详尽,这也是该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权廷 论初级汉语教材的练习题设计.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1。

[1]杨翼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a,第1期。

[1]杨翼《对外汉语教学的成绩测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b。

上一篇:我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选... 下一篇:术前疼痛程度(VAS评分)对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