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5 04:43:16

中国烟草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当前,国外烟草巨头加大了在中国的专利布局,国内烟草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竞争环境十分严峻。近年来,虽然中国烟草在《烟草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2007―2015年)》的指引下,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专利数量得到快速增长,专利质量进一步提升,但仍存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足、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科研管理流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作者通过长期的科研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的积累,在工作中建立了“1•2”工作法,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以期对烟草行业知识产权创造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烟草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于2007年 10月24日正式出台,为烟草行业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行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距行业发展的要求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一、烟草行业知识产权创造的现状

1.烟草行业中国专利申请量有了快速的增长

通过对世界范围烟草行业的专利检索分析(截止到2009年2月23日),可以看到,投入研究该领域技术的国家较多,但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仍为主要的专利拥有国,其中:美国在1950-2009年间累积的相关专利共有8276件,位居第一位;位居第二的是日本,专利数量为6469件;中国位居第四位,专利数量为4597件,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发达国家近年的申请量增长速度不快,有些国家甚至增长率在下降,而中国自2002年起从每年不足200件,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每年近600件,增速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快的。

2.中国烟草行业缺乏世界级的知识产权强势企业

在专利数量的排名中,尚无进入前8的中国烟草企业。通过申请活动年期和公开活动年期可以看出,前8位烟草或烟草关联企业的申请年份很长,最长的莫林斯公司共有64年的申请活动年期,较短的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也有35年的申请活动年期,中国烟草企业专利申请活动年期较短,大多在4年到8年。同时,各烟草巨头也十分重视全球的专利布局,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英美烟草公司(60国)、雷诺烟草(60国)、B&W公司(59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57国),即便较少的国家也在20以上,中国烟草企业国外专利布局还很少。

3.国外烟草公司大举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发现,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大量的专利,进行了比较完善的专利布局。在中国专利申请量前10名中,国外公司占了6席,主要包括豪尼机器制造股份公司、吉第联合股份公司、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等。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烟草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创造仍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核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国际布局,更是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国烟草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产权创造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全国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多年的指导和引导,企业领导、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意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未能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科研项目管理中去,表现在科研项目与专利申请之间联系度较低、科研项目产出的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不高等方面。

2.科研人员在查新检索时运用专利文献的专业技能不足

科研项目立项前应当进行系统的查新检索,但目前大多数烟草企业的科研人员在查新检索时,运用专利文献的专业技能仍显不足,致使少数科研项目存在重复立项、研究工作闭门造车等现象,不利于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和研发效率的提高。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很强的专利文献检索等知识和技能,根据项目需求选定相应的专利文献数据库,综合利用各种检索手段和方法,确定最优化的检索表达式,利用专利管理软件下载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再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形成完整的专利信息分析报告,以指导科研立项和知识产权创造工作。

3.专利律师服务针对性不强

知识产权创造工作离不开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他们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在专利申报、诉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远没有律师行业的业务成熟和完善。因此,行业内普遍的服务模式是,企业有了创新成果后,把材料交付专利律师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但双方缺乏深入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中,与企业共同探讨如何创新、如何进行专利布局等工作内容。

4.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创造的管理不够完善

科研人员基本上都知道,科研项目立项前要查新检索,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中需要及时申报知识产权,但由于科研项目管理中缺少中间环节的控制和辅导,致使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创造的管理不够细致。就立项前的检索来说,应当检索到什么程度,预期产生的知识产权成果从哪个技术环节产生,产生几个专利,如何进行布局都应当有明确的要求和判断标准,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致使科研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仍显不足。

三、加强中国烟草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的对策

经过专家学者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探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在此增加:当前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不足之处,本方法的优点是什么。重要的是如何采取适合本行业乃至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鉴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了“1•2”工作法(图),即:制订一项科研管理制度,采取两项具体措施,以利于较快促进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

1.一项科研管理制度

该制度中明确了专利等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是科研立项的必经程序,要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项目研究背景、研发方向、拟攻关的内容、具体技术路线及预期的创新成果,以上内容要有详实的文献资料的支持。科研过程中适当增加控制点,如专家研讨会、中期汇报、项目阶段性验收等,通过制度上的保障以实现知识产权创造的科学管理。

2.两项具体措施

(1)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参考范本

这项措施主要是解决企业科研人员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技能不足的问题,给科研人员提供标准的参考范本,以明确该项工作的目标与标准。

参考范本中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项目目标、技术构成、专利等文献的检索、采用的专利数据库、定量分析(该技术的国别分析、发展趋势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发明人分析等)、定性分析(该目标涉及的技术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何解决的、有何技术启示等)、拟研究的技术路线、拟形成的创新成果等。

同时,对专利文献的查新检索工作要求在立项评审时具有再现性。

(2)采取科研人员和专利律师密切配合的1加1工作模式

针对科研人员专利文献的检索利用技能不足和专利律师服务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加强了流程管控,聘请专利律师采取顾问式的服务方式,一方面辅导科研人员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解读、分析、利用;另一方面,共同商讨如何规避对手的专利布局,创新成果如何保护,如何进行我方的专利布局,采取何种专利战略等。通过一两个项目的磨合,以达到科研人员能独立掌握此项工作。

四、案例支持

运用“12”工作法,作者在《卷烟保润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管理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是根据1加1的工作模式组建了项目研究团队。项目组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要求参与项目的专利律师具备相关的技术背景知识、丰富的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利用的经验,参加每周一次的项目工作会议,辅助指导项目组的知识产权创造工作。

二是严格按制度开展知识产权查新检索和分析。项目组对如何提高卷烟的保润性能相关的专利等科技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了解了在天然植物保润剂和新型分子水库保润剂等方向尚未有公开的研究成果,该技术问题也没有得以解决,因此本项目预计形成天然植物保润剂和新型分子水库保润剂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三是及时充分地保护创新成果。在科研过程中,因专利律师的积极参与,创新成果陆续申报了5项专利,初步形成了该项技术的专利布局。同时,还确定了拟申请的国际专利。

通过本工作方法的实施,科研人员切实提高了知识产权的创造意识和专业技能,申请的专利针对性、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管理目标。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在后土地红利时代的管理建议 下一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