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典油画的发展论

时间:2022-09-15 02:31:01

欧洲古典油画的发展论

摘要:油画起源于何时,至今还尚无定论。但在15世纪,荷兰画家扬•凡•爱克在油画调和剂方面取得了成功,欧洲真正意义上的油画便由此开始了发展,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欧洲油画在其间主要经历了古典油画、近代油画、现代油画三个时期。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关于欧洲古典油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欧洲;古典油画;发展

欧洲古典油画是指从15世纪到19世纪初的油画,它反映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到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欧洲的油画面貌。在内容上主要以宗教故事、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为题材,其人物形象和神情,都倾注了画家的感情,主要宣扬的是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力量。

一、西方油画的概述

油画作为一个画种,或者说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早已经成为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最早起源于欧洲,在欧洲经历了一段广为人传的历史,后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展,随着欧洲文明对其他大陆文明扩张进程的加快,油画作为一种新崛起的艺术形式,以其对对象模仿所达到的真实度、细腻度,被异域文明的人群所接受。

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古典油画、近代油画、现代油画。不同时期的油画由于受当时不同时代思想主流的影响、艺术意识的影响、绘画技巧的影响,都各自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油画发展初期是在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其强调人的作用,批判宗教,含着关注现实的积极要求,因此许多画家为了摆脱单一的基督教题材的创作,开始对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与直观的描绘,使得宗教题材的绘画隐含着现实世俗的因素,也有一些画家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人文主义中追求写实的手法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基础。

二、古典油画的基本特征

古典油画的基本特征,就是运用颜色的透明特性,在已经具有了完整的“形”的无色或者是灰色的底子上面着色,从而达到形与色的有机结合。古典油画的这种画法与以后油画的一次到位的直接画法过程是分离的,其原理类似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罩染色彩方法,色彩的最佳效果不是通过多次的调和,而是在媒介剂稀释后薄涂,相互重叠而产生的透明效果,随着上光的次数的增加,透明的油膜会使油画的颜色形成类似于釉质和彩色玻璃般的光泽,显示出透明、神秘、湿润的色调效果,有效地减少了色彩调配过程中出现的污浊灰暗问题。

古典油画的突出特点是写实。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实,还要揭示出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同时,画家还探索了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解剖学使绘画中的任务有真实般人物的比例、结构、造型等,透视学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明暗法使绘画层次分明。

三、欧洲古典油画的发展

欧洲古典油画的发展史主要是从15世纪到19世纪初。

(一)15、16世纪形成初期

油画技术的发展相当晚,从史料记载来看,在14世纪之前还未曾有油画,当时作画所用的颜料与蜡、动物胶的调和,或者是颜料与蛋黄(蛋黄与蛋清掺和使用)调和。至14世纪末15世纪初,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实验,发现了亚麻油和核桃油是比较好的调和剂,用这种油调和颜料作画,颜料干燥的时间不长不短,干透后又很牢固,色彩比较稳定,画面保存的时间也较长久,同时方便了画家作画,因此,很快就传遍了欧洲。之后,油画作为表现力很强的一个画种开始流行开来。

到了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就开始用色彩来表现形体,并且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香的油画并不主要依靠线条,而是通过色彩和明暗关系,成为他笔下油画的基本要素。提香对于艺术表现的手法主要依靠色彩,这成为他油画创作的一大特色,其油画的技艺对于以后欧洲古典油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17世纪发展期

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发展迅速的一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画家根据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民族背景、艺术特色,对于古典油画进行了不同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探索,将油画的种类发展为跟多题材类型,包括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画、个人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等,油画技艺更加纯熟,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17世纪,法兰德斯著名的画家鲁本斯、荷兰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以及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他们在提香的油画技法基础上进行发展,掌握了油画方法最基本的语言――素描与色彩的结合,并形成各自的油画技艺体系,促进了欧洲古典油画技艺的进一步丰富与成熟。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对油画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的戏剧性气氛。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画面光感效果,强化了明暗强度对比,精于运用画面背景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给人感觉画中光线强烈。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下,不从大片的明暗入手,而是通过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冷暖也形成了间断的连续变换,色彩使用凝重,在层面上相互挤压渗透,形成扑朔迷离之感,充斥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荷兰画家伦勃朗,把油画中的光感用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将人物置于大片暗部中,唯有带神情的脸部、手部等重要部位显出鲜明的亮度。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更显深邃,亮部则采用厚涂及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

17世纪以后,油画艺术稳步向前发展,但是随着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艺术中心由原来的意大利转移到了法国。法国画家一方面继承意大利、荷兰的绘画传统,创造出一种端正、理智的独特样式,以普桑为代表,是最正统的古典主义。他的油画重视理性,强调条理性与秩序感,强调构图的稳定与平衡,并将绘画与文学紧密联系,使油画表现出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注重树立自己民族的风格,使法国油画在欧洲油画发展中多次起到主导作用。

(三)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

到18世纪,温柔媚艳的洛可可艳情艺术主宰了18至19世纪新时代的大部分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流行的古典主义思潮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后演变为官方学院派艺术,新古典主义重新挖掘古典艺术的理想美,崇尚古风、理性与自然,强调通过素描感与塑造感。新古典主义油画的开创者是大卫,安格尔则是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最后一位大师。

19世纪开始,逐渐步入近代油画、现代油画时期,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相继出现,古典油画的辉煌时代结束。

结束语

欧洲古典油画从15世纪的初步形成到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出现,前后横跨了400多年之久,包括着诸多因素。艺术的目的在于超越,这才是艺术的本质精神所在。任何流派在整个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都有各自的历史使命,也必然有其局限性。欧洲古典油画与浪漫主义相比,过于保守、迂腐;与印象派相比,过于具体、僵硬;与后印象派相比,过于客观、约束,但是它特有的精准造型、高超的写实手法以及单纯、静穆的画面理想美感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具材料的不断更新、社会制度的不断革新,油画还将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境奇.美术鉴赏[M].重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能强.大学美术完全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7.

[3]周毅.油画教程[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4]张建.欧洲油画[J].世界艺术经典,2008.

[5]申远初.欧洲油画发展的三大阶段[J].美术常识,2009.

作者简介:

李连方,河南省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油画。

上一篇:动画银幕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下一篇:浅论音乐的感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