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创如何把握民族风格

时间:2022-09-25 01:41:18

舞蹈编创如何把握民族风格

民族舞蹈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质,这正是舞蹈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源泉之所在,因此,我们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要深刻体会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不同民族的人物风貌,结合民族舞的风格特点,艺术地表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一、民族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汇集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民族舞蹈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个性、人文的综合体现。中国民族舞蹈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具有灿烂的舞蹈文化,凝聚着民族艺术精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舞蹈的风格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生产、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人文风景所促成的民族舞蹈都风格各异。

民族迁徙与多民族的聚居,必定带来文化上的相互交流渗透与融合,中国历史上至少经历了三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都曾程度不同地受过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发展的,体现在不同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之中。舞蹈的民族风格是指积淀在某一民族舞蹈素材中的民族个性特征。民族舞蹈体现的风格就是作者在舞蹈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二、舞蹈编创过程中把握好民族风格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舞蹈创作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舞蹈艺术呈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等多种特征。舞蹈艺术的呈现方式直接付诸于感官,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对观众审美取向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我们的舞蹈艺术实践者应意识到置身新世纪的发展方向,要发扬自身的民族特色,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保持和坚守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这才符合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认识,才能增强舞蹈创作中把握民族风格的自觉意识。

三、在编舞实践中把握好民族风格

在舞蹈编创中,要发掘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在表演形式上要体现出民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充分体现出民族舞蹈所蕴含的精髓与灵魂,张扬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品格,发掘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并不矛盾,汲取正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

首先,我们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现技能和舞蹈编创的知识以后,才可能开始编创的实践。在舞蹈编创的实践中,要大力弘扬民族舞蹈文化,深刻感受民族舞蹈与人民生活、地域文化密切相连,认真体验民族舞蹈,了解、掌握更多的民族舞蹈知识,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编排出极具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

其次,必须透彻地理解舞蹈艺术特征、表现手段,及其类别等,熟练掌握舞蹈编创的特殊规律。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依靠人体的动作。民族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来源于生活,但又不是简单的对生活进行再现,它是用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的组合、发展、变化所形成的舞蹈语言塑造出鲜明的舞蹈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从而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了舞蹈的艺术特征,才能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民族风格。

最后,在舞蹈编创实践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优秀民族舞蹈作品的鉴赏,汲取其中精华。优秀的民族舞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朝鲜族舞蹈《长鼓舞》以及傣族孔雀舞的《雀之灵》等经典舞蹈作品,不但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辉煌历史,而且突出体现了各自浓郁的民族风格,观赏这些舞蹈能够使观者与舞者达到精神层面的交流。通过对这些经典舞蹈作品的欣赏和品鉴,能够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丰富自身的艺术创造力,自觉在舞蹈编创实践过程中融入并体现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通过舞蹈编创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意识到要大力发展我们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文化,就必须主动去挖掘和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在编舞课中,我们要更好的把握民族风格,在实践舞蹈艺术的同时为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漫画与动画的关系 下一篇:动画银幕中的中国传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