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攸县“城乡同治”经验探析

时间:2022-09-15 02:17:49

湖南攸县“城乡同治”经验探析

摘要:湖南攸县“城乡同治”已成为全国关注和得到高层领导的肯定,他们的基本做法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和一系列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的跟进。他们的经验给我们了很多启示,对此,文章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城乡同治”;管理创新;“两型社会”

一、简要文献回顾

到目前为止,关于湖南攸县“城乡同治”的宣传报道非常多,而直接以攸县“城乡同治”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则比较少见。即使是一般的以“城乡同治”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也不多,而以城乡统筹或城乡一体化为主题研究的文献则比较丰富。如孔祥智、何安华的“城乡统筹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2001-2010年的中国农业政策”;段龙龙、李杰的“城乡一体化的地方试验——基于成都四种模式的调查与反思”等。大多数文献都是探讨关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复杂而全面的大问题。对比较专业的有关环境治理方面的文献则很难发现,只有章文忠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构建城乡一体化环保模式”一文,对徐州市农村环保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并没有提到已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对于城乡问题的研究,国外早已有很丰富的实践与理论成果文献,但有直接借鉴意义的并不多,比较接近一点的主要是韩国的新村建设和日本的城乡统筹发展经验。

二、攸县“城乡同治”的基本经验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落实,突破口在哪里?攸县的“城乡同治”做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先行

“两型社会”建设,首先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要变革要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如果没有建立起来,则很难在人们的行动和生产、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和治理环境。而“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观念和理念是什么?又不能空喊口号,必须是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接近生活实际的一系列基本价值观念,且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形式和方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真正成为能够影响乃至决定人们行动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因此,攸县率先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将培育科学健康的社会价值观作为第一要务,具体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推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大转变。通过干部思想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全县上下共同接受和认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初具雏形,如“大众公共观、礼仪荣辱观、包容和善观”等“十大观念”深入人心。从而逐步培育出了“厚德从善、崇文重教、诚信守法、尚勤感超”的攸县精神,为改善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观念先行就是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开展“生态环境观”等思想观念大讨论大宣传,特别是要求把城镇当作自家客厅来装扮、来呵护,把村庄当作公园来规划、来建设等新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并逐步落实在干部、群众的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行动之中。

(二)创新管理

“两型社会”建设要深入到广大农村,自然、生产与生活环境整治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场农村发展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大变革,不仅需要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而且需要我们政府创造、改善我们的人文、社会环境和政务环境。为此,攸县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探索。

1.“四分”整治,由点到面、由突击向常态转变

一是卫生分区责任包干。即将村所辖卫生区域划分为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公共区由村集体出资,聘用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农户责任区各农户按要求落实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保持日常整洁。二是垃圾分类减量。每个农户配备一个垃圾池,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户分类收集,并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方法化整为零,就地从简处理。三是经费分级投入。首先由县财政每年预算乡(镇)村洁净行动专项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其次是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支持。再次是各乡镇居民和各村(居)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基本形成了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居)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多级投入模式。四是分期考核评比。定期检查考评,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具体考核方式为县考核乡镇镇区、乡镇考核村、村考核组。根据考核评比结果进行一定的奖惩,并与干部的业绩考核挂钩。

2.市场运作,经营改善环境、环境提升效益

一是坚持公司化保洁。将城区主街道、小街小巷乡村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全部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和社会化管理。二是坚持市场化经营。通过党建帮扶集中办点镇区、对乡镇土地经营净收入全额返还等举措,调动了乡镇经营镇村、管理镇村、建设镇村的积极性。

3.“六个一”活动密切党群关系

现阶段,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对象是群众。创新社会管理,创造友好政务环境,需要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真正让群众的诉求有渠道表达、群众的问题有人帮助解决。为此,攸县大力推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六个一”活动,并且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即乡村干部每年到每家农户走访一次;乡镇干部每年到办点村每个村民组召开一次宣传教育报告会;乡镇“一把手”每年到每个村召开一次党员组长座谈会;县镇(乡)和各部门“一把手”每月开展一次大接访;县镇(乡)领导干部每个季度就工作预安落实销号情况开展一次述职;每个乡镇建立一个集中办公的政务中心。通过这种严密而具体的制度设计,使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变化。

4.推行领导干部处访接待制度

接访处访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矛盾凸显的特殊阶段,更是考验一级政府执政水平,改善政务环境的重要方面。攸县是一个资源大县、兵源大县,涉矿、涉企、涉军问题多,维稳压力大。工作中,立足基层实际,着力创新机制,硬化措施,有效的规范了工作秩序。坚持“一把手”大接访。确定每月的10号为乡镇和部门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接待日,每月的15日为书记、县长接待日。重要时段每天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值班接访,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大接访格局。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县委、县政府每季度将排查出来的突出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稳控、包息访、包转化的“五包”责任制。按照“一事一卡”的办法,建立台账,明确办理期限,实施跟踪管理、限期办结。同时,在每季季末召开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会议,对所包事项进行述职,由县委书记进行点评,并根据办理情况对包案的县领导兑现奖罚。

上一篇:微型企业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 下一篇:关于加快发展东海新兴产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