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时间:2022-09-15 02:04:51

老子知书识礼的名声传播开来,不少有志者都来向老子请教。其中,老子对孔丘的印象最深。

当老子在周都度过了知命之年时,孔丘正是而立之年,并以礼闻名鲁国。孔丘在欲仕将仕之际,对自己的学问还不够自信,决定游学列国。孔丘早就听说老子任职周王室,于是千里迢迢赶赴洛阳。

老子对孔丘的问题知无不言。他们谈论仁义。那时,仁义正成为一个撄动人心的新名词,如同礼乐在过去几百年左右了人心一样。德治、礼治的时世看来是过去了,接下来会是仁治吗?老子并不以为然。老子认为,以仁服人跟以德礼服人,都一样是虚妄的,它们必然陷入以法治人、以孝治人、以忠治人的霸权强权之中。

老子很担心提倡仁义的后果。你想使天下不失去淳朴的风习,你也想有所作为,为天下人建立一个总体性的价值体系,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倡导仁义那样的工具,那不就是敲锣打鼓去寻找强盗野兽吗?

孔丘对老子的教诲只是点头。他想,老聃毕竟老了,年龄不同,心态也就不一样。老聃的思想孔丘能够理解,但此时孔丘还年轻,风华正茂,用世涉世的意气没有消沉反而在众人推波助澜中日益高涨。

孔丘听完老子的教导后,见老子不再说话,就问老子,周公制礼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当今天下谁懂得周公的礼乐。

老子明白,孔丘是想知道他提倡仁义的可能性,详细解释了从古公的德治到周公礼治之间的过渡。周公以为他当时的姬周位势跟先祖时的位势不同。小小的姬周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治理殷商丢失的偌大的天下,他不得已给了殷商后人那么高的爵位和那么中心地带的封国,不得已让亲戚功臣们散居东海之滨、幽燕之北、汉水广南。至于用什么思想来统一,他已经没有条件来考虑了,只能做一个封建等级和普遍等级之间的关系模式,以此来统一人们的言行方式,这就是周公的制礼作乐。

孔丘听得兴奋起来,他敬服周公的智慧,礼乐确实是可以统一认识的,他的复兴礼乐并非不可能;至于他的仁义思想,也是有时代意义的。既然时代变了,对社稷江山人们关系的说法也需要有所改变,那么他加入仁义的标准,不正是恰逢其时吗?

过了几天,游学请益差不多了的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把他一直送到黄河边。

当孔丘在黄河岸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候,老子劝勉他说:人生天地之间,人跟天地其实一体。人生也是天地自然之物,人的童年、少年、壮年、老年变化,就像天地有春夏秋冬一样,这用不着悲哀。

孔丘说,他忧虑的是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有为于民的感叹。

老子劝勉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这都是自然的力量,何来有人去帮忙才成功的?人们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都是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又何必去强行灌输个别人的意志呢?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以水为师?”孔丘问:“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善于处在卑下的位置,内心保持渊流那样的深静,跟人交往善于给予,说话保持信用,处理政务无为而治,做事情不逞能而能成事。这种善,因为不争,所以不会犯错误。孔丘郑重地点点头。

孔子走后,老子有些怅然若失。但时局不容老子伤感。景王驾崩,王室的两派斗争白热化。王子朝召见老子,问老子对父王崩逝后的王室有什么建议。老子说,景王生前对王子很宠爱,现在景王不在了,希望王子跟世子之间团结一心,兄弟友好。如此是社稷之福,天下之福。王子朝反驳说,如果不争的话,他就是弱者败者,兴者王而败者贼。

这时老子想起了他对孔丘的教导。江海所以能够为百谷之王,因为它处于低下地位,善接各个山谷流出之水。由此可知圣人要居于民众之上,必须要以谦下之言对待民众;要居于民众之先,必须把自己摆在民众之后。这样,天下之人才乐意拥戴他。正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跟他争。正所谓,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之争

(作者为学者、诗人)

上一篇:另类基金的生存困境 下一篇:iPad入华受阻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