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自身特点的作文训练方法

时间:2022-09-15 01:40:41

符合自身特点的作文训练方法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经常要考虑的是“怎么做”,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教学的途径之一是探索一些对学生的写作能提供具体指导的做法,总结出经验,再提升为普遍性的规律。在这个方面,很多有胆识的教师已经做过不少探索,而且颇有成效。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以读促写计划

鲁迅先生认为,名家的优秀作品中就隐含着“全部的怎样写”,只要多读多写,耳濡目染,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因而,我们要制定阅读计划并以课程的形式严格实施,以确保学生的阅读量,避免出现阅读的盲目性和惰性。对读写结合的指导有两点需要注意:(1)用心。不去抱怨社会环境对作文的不利影响,而是设法解决问题,在作文教学上有自己的想法并形成一套系统的做法。(2)坚持。持之以恒,强调落实。每个学生都要制订读书计划,落实到每一周的学习中;利用课前5分钟小演讲的时间让学生汇报读书进度和心得;把学生的读书情况列入语文学习的评价中。

二、师徒式点拨法

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不仅每个学生的条件不一样,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里写不同的题目,都呈现出动态的个性变化。因此,把全班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教授作文无疑有先天性不足。相对来说,中国传统的作文教学法则有一定优势。

在作文教学指导上,中国传统作文教学法的一大特点是点拨式教学。具体操作可以归纳为下面的模式:

(1)学生集中阅读某一类范文;

(2)教师命题,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3)教师点拨,指出习作存在的问题;

(4)学生修改,最后完成作文。

这种教学法有点像手工作坊里的学徒制,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反复操作某一种技能,天长日久,徒弟的技艺达到一定水准,便可出师。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教师能针对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遇到每一个问题、取得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能看在眼里,帮助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教育学的规律。但其不足之处是,个别点拨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一次点拨影响的学生数量有限,在现代班级制教学中,其实施已难以得到保证,对作文进行“面批”可以看作是这种教学方法的遗留。近年来,随着教师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部分教师敬业精神的滑坡,在许多学校里,作文“面批”已经越来越少见。

其实,教师以“点拨”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教学方式。要使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焕发青春,从学校方面来说,可在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上进行改革,激励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思考如何对点拨教学进行创新,在点拨时机、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范文熏陶法

青少年的学习能力是十分惊人的,让学生大量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不仅能给他们直接的模仿材料,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建立起优秀作文的图式。因此,让学生直接读同龄人的作文,对学生掌握简单的表达模式、具有基本的作文应试能力,效果要比他们读文学名著更明显。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四、科学化训练法

无论是大量读名著还是天天读范文,背后的理念依据都是靠学生自悟规律达到作文能力的“自然养成”,而“自然养成”的最大局限就是效率低、结果不可控制。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出路是设计科学的课程,进行有序的训练,使大多数学生经过规范的训练都能达到一个基本的水平。

科学化的作文训练课程,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列出一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使之构成一个知识系统。诸如“如何确定作文题目的可议论方向”“如何陈述观点”“如何引用材料”“如何反驳不同观点”等。

2.为每一项技能的获得设计一套由陌生到熟练、可反复训练的操作程序,就像掌握一门手艺,熟能生巧。

3.把这些训练点排列成一个循序渐进、互相关联的课程。

由于作文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用西方科学思维能不能解释伴随着情感、意志、思维等过程的学习活动,也一再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作文教学的科学化探索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例如,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先行者阮真先生所创制的“思想清晰”“语法通顺”“论理正确”“见解切合”“结构严谨”“修辞雅洁”等,只是对一篇完成了的作文的静态描述,其后大多数科学化作文教学的努力,基本上都停留在这个层面,缺乏的是对学生在动态的写作过程中的具体指导。

五、教学实践

1.整理自己熟悉的有关语文教学的书籍、杂志等,摘录若干自己觉得可行的作文教学的方法策略,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秘籍”。

2.选择一项中学作文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为教学点,如“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用事实支持论点”,设计一份基于过程指导的作文教学设计。

3.做好设计后,尝试依据该设计进行教学,反思该设计的优点与不足,写好教学反思,看看这样的探索对作文教学是否有意义。

上一篇:论画画到化画 下一篇:用好线段图 巧解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