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活”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15 01:32:38

关注“活”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活”即灵活。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活”是指“活学活用”,这也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级各类选拔考试中,“活”已经成为考试命题的重要特征。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活”是广义的,这里不单单指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个人认为,这里的“活”应该更多的体现在教师身上。如:在教材的处理上,如何既抓住“双基”又凸显实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在教学手段上,如何既能选择高效传统方式又能在新、特、奇上作文章;在巩固训练上,即能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提高。

1 处理教材要体现“活”

1。1 抓“双基”要注重教学素材选择

物理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深入分析挖掘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感价值,要挖掘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过程和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物理学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物理知识的好素材。能否将其运用到物理教学之中,关键体现在教师的“活”上。

1。2 落实“重难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物理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考虑教学重难点的落实程序。选择落实一堂物理课的重难点时,首先要抓住最基本的、作为物理知识的主干的知识。把这些东西搞扎实了,要进一步提高和运用,才有牢靠的基础。其次要抓住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频率最高的知识。这些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根基。再次还应注意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达到以上的目标最要紧的是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教学素材,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这其中教师的灵活机动与课堂的高效是密切相关的。

1。3 提高效率要科学合理的调整教材体系

物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和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而形成的。教材编写所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学生群体和个性的差异,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可能会造成某些学生学习的困难。新教学观不再是教教材,这就意味着为实现同一个课程目标,可以采取不同的案例。教材只是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是诸多案例中的一部分,它虽正确但也可能远离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应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特点、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科学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加、替换、重组等处理。要倾听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想法,洞察这些认知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完善或调整改造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物理学知识,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1。4 扩展新知要关注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

物理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需要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教师应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扩大和调整信息储备就要不断的吸纳新的知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吸纳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根据教材对新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高效的应用的课堂教学中。这样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知识储备、开扩知识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学生乐意吸纳新知识,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创造机会学习一些物理学领域的历史内容、前沿内容及最新进展,并且重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领悟和尊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汲取营养。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指导学生将储存的信息进行调整和分类,需要时能及时调出,灵活应用。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控学生的脑、眼、手、时间和空间等,以便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 与学生交流要运用“活”

2。1 先研究学生再研究教材

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知识的储备和理解上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生活经历的积累等方面教师都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教学中最容易产生教师 “ 一言堂 ”、“ 一手遮天 ” 的局面。教师的倾听是克服教师垄断课堂的最有效的措施,教师的 “ 置若罔闻 ” 是对学生学习热情和主体意识的无情扼杀,最终使其成为课堂的旁观者。只有教师习惯于当好听众,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从事阅读、思考、提问、讨论、总结、概括等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有积极参与和乐于学习的动力。教师的倾听往往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思想火花,并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着力点。那么,教师在课堂上何时倾听、何时引导、何时评价可以获取最佳的效果,必须是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实际灵活调控。

2。2 先研究学法再研究教法

学习者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构建对于事物的理解的,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可能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所以,并不存在唯一的理解标准。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更不能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只有通过倾听与对话才能发现学生的 “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有最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法才是最高效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的思路和习惯而定,对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还应因人而异。在这其中充分展示了教师“活”的成效。

2。3 先确立目标再因材施教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