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晕针的急救与护理

时间:2022-09-15 12:42:37

小儿晕针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 掌握小儿晕针的急救和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患儿诊治过程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0例小儿晕针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及时救治和完善护理工作对小儿晕针的治疗及预后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儿;晕针;急救护理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等致使血管扩张,心脏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脑部供血暂时减少,而发生的晕厥现象。在儿科住院患者中,几乎100%需要输液治疗。小儿晕针时有发生,其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在针刺过程中患儿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欲吐,出虚汗,甚至晕厥的现象。 晕针常由于患儿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现将我科2015年发生的20例晕针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12岁,体温无发热12例,体温在37.5℃~39℃ 8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6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均无既往史。本组病例均有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面色口唇苍白,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出冷汗,脉象微弱。1例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不省人事。

1.2 转归结果 本组20例晕针患儿经抗感染、解痉、对症支持治疗,未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2 急救措施与护理要点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在静脉穿刺时一旦发生晕针应立即将患儿去枕平卧,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衣领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发生窒息。对分泌物多者应用电动吸痰器及时清除咽喉部分泌物。为防止出现舌后坠时发生意外,将舌轻轻向外拉,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开口器放在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2]。同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以减轻耗氧量及脑细胞损伤,告知家长用氧注意事项,上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告知家长患儿24 h陪伴。

2.2备好抢救物品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快而准确的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急救药品快速输入体内,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3控制晕厥发作 晕厥持续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应尽快控制晕厥的发作,如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10%水合氯醛0.5 mg/kg/次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作用较快,必要时30~60 min可重复。如惊厥不止给予安定(首选):0.3~0.5 mg/kg缓慢静脉推注,必要时15 min后可重复,也可保留灌肠[1]。

2.4疗效观察 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诊疗护理措施,做好记录。

3 基础护理

3.1卧床休息 多饮温开水,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3.2口腔护理 多饮水、勤漱口,口唇干裂者可给予甘油或润唇膏少量涂抹。

3.3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出时勤擦汗,勤换内衣。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更换床单位,注意保暖,勿吹对流风,避免受凉。

3.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纪录。

3.5宣教与心理护理 晕厥停止后应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分散注意力,减轻恐惧心理,并对家长做好解释、沟通,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紧急处理。

4 讨论

4.1针刺前询问既往史,包括疾病既往史、抽血晕针史,输液穿刺史等。

4.2小儿对静脉输液有恐惧感,躲避,不配合。因此,护士在穿刺时要给孩子做好心理预防,消除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作好解释安慰工作,操作时有家长陪伴,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4.2.1语言诱导 进针前,表扬孩子勇敢、漂亮,说明可能出现的针刺感觉,穿刺时动作要轻柔、态度要和蔼、从语言上接近孩子、做好心理护理,以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4.2.2 转移注意力 护士在操作时,可播放电视视频,或提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选好血管,快速进针。

4.2.3松弛训练 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儿,令其凝视某物体,避免患儿目光观看操作过程,带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状态后,始行进针。

4.2.4生理预防 对于饥饿患儿,进针前先适当进食;疲劳者,待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

4.3操作时帮助患儿取合适,选择合适部位,检查针具。对于精神紧张、饥饿、疲劳、高热患儿、体质虚弱者取卧位施术[3]。操作间宽敞明亮安静,避免空气混浊,声浪喧杂。

4.4护士在针刺过程中,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神色,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提高穿刺成功率、最好是一针成功,且穿刺时间不宜过长,注射准确,操作轻柔,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或增强患儿紧张害怕心理。若进针后来回探针找血管、会加重孩子恐惧心理、导致情绪高度紧张而晕针。同时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先注射刺激性教弱的药物,然后再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且进针要深。

4.5晕针后立即停止进针、将针拔出。将患儿抬到空气流通处,取去枕平卧位、以增加脑部血,注意保暖。轻者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可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备好急救药物,做好应急措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可给予配合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合谷、涌泉、足三里等穴,或艾灸百会穴[3]。

4.6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缓解紧张气氛、取得理解和信任。

4.7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过度刺激。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脉搏变化,防止病情突然变化。

5 结论

晕针反应为一过性,轻者2~4 min可自行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先兆期,患者多有头晕眼花,心慌,出虚汗,恶心欲吐,四肢无力。发作期,瞬间昏倒,不省人事,或意识恍惚,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恢复期,神志清楚,诉全身乏力,面色转红润,四肢转温暖,心率恢复正常。对于晕针应注重预防,如初次接受输液针刺治疗或精神紧张、身体虚弱、饥饿、疲劳、过渴、醉酒,都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或解除这些情况后,再行针刺。故掌握晕针急救处理和护理非常重要,做好预防是有必要的。因此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并且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由于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及时与家长沟通、讲解、宣教,本组20例患儿晕针反应得到控制,未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史源.短疗程口服安定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6(2):105-106.

[2]张静平.2008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1.

[3]王先英等.中医临床护理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上一篇:高三数学教学“五、五”攻略 下一篇:清醒患者行床旁CRRT治疗心理护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