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的“计”

时间:2022-09-15 12:13:55

计算教学的“计”

摘要 大多数学生在遇到计算题时已经习惯了埋头苦“算”,而缺少了最为重要的“计”。计算教学的落脚点当然是要让学生学会“算”,但更应侧重于“计”。这里的“计”是计谋、合计和观察思考后作出合理选择的意思。“计”应该成为“算”的前提。要会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得计算尽可能的简便、快捷、正确。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造性

一、背景

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会了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于简便计算已有了一定的经验。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已经引导写生探索并发现了乘法分配律,接着就安排第二课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计算经验,在自主探索中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其次是探究新知的环节。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了例题;

商店里有夹克衫65元一件,裤子45元一条,短袖衫32元一件,顾客想买102件短袖衫;

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让学生在随堂本上试做,再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讲评。

追问:大家是根据什么来进行简便计算的?学生回答:乘法分配律。

接着再抛出一个问题:老师这还有一道题,你们看,能简便计算吗?

让学生试做,再指名上黑板板演,问:为什么用46+54的和乘12?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发现两个乘法算式中46与54都是和12乘,而54+46正好是100,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了。

这时老师对于学生的发言给与肯定,然后说:那么大家就用同样的方法来练一练吧。

学生独立完成后投影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讲评。此时老师对于学生完成的情况及时表扬,学生自信心大增。

第三个环节是小结计算方法。这里老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问:刚才我们都是应用什么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式题能应用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呢?请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充分发言:一个数乘几百零几;两给数都要乘同一个数,而且这两个数相加得整十整百的数……

在此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然后进行一个小比赛,出示四道题,每组各算一题,看哪组全对的人数多。最后是组织练习,加深理解。习题的来源就是课本上的想想做做。

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上去蛮难的,但是相信同学们通过努力一定能解决,请大家课后去思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总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经历过程,自己探究,自己发现,最后总能获得成功,这是不二法门。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法的探索过程,爱护和欣赏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智慧 “闪光”。

上一篇:趣味记忆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下一篇:高中数学学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