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时间:2022-09-14 11:29:30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摘要:在经济环境日益激烈和财政风险日益增多的局面下,十重启改革事项,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早已搬上日程,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同样需要改革和创新。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现状,分析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应用,为优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提出建议,进而帮助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 管理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是帮助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单位内部的人财物进行计划、协调等的一项管理制度,它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单位实现计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各种原因,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还是存在许多不足。

(一)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不完善

由于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单位人员在预算编制时较少去寻找新的方法,而是一味的效仿,使得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容易出现漏洞;像气象局等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基础比较薄弱,固定资产核算不实、部分事项会计核算不清等问题较为严重,在对事业单位发展计划进行预算编制时,要么数据不够准确、真实,要么就是简单的借鉴之前的数据资料等,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准确性。

(二)预算执行缺乏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不够重视,再加上绩效管理较晚引入到事业单位,使得单位对绩效评价及其约束机制等方面缺乏认识;事业单位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就很难用成本、产出等单一指标去评价,容易造成指标选取不全面、不合理等问题,这样绩效评价更难进行。

(三)监督力度不够、机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资金支出随意性比较大,再加上机制的松散使得资金运行不够科学、资金使用效率低;过分强调费用支出管理的重要性,而忽略执行中的考核、监督;财务预算人员的工资与业绩脱节,业绩的考核就无法与预算执行情况相联系,再加上激励措施缺乏、人员积极性差,导致预算缺乏执行力。

从事业单位的现状来看,在财务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方面都存在不足,接下来针对这四方面的问题来具体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及应用。

二、事业单位管财务预算理模式的选择

美国管理会计大师卡普兰教授认为,预算中的行为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他将这一关系分解为两种类型,即集权管理模式和分权管理模式。在集权型模式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运作时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帮助最高管理层控制和监督单位全体人员的行为。这就需要单位拥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使这个预算管理机制中的每一方面都能考虑到其行为引致的结果。

所谓分权管理模式,是强调下属执行者(各基层单位、职能部门)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实体,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财务预算指标的现实性和可靠性,大大激发了下属执行预算的自觉性;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得以充分交流。但它需要激发这个预算管理体系中的每一部分,发掘人的无穷大的潜力,只要找到这样一种激励机制,就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集权管理模式和分权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在经济市场环境多变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应该权衡这两种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对其进行整合创新,寻找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针对事业单位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应将目标管理理念和财务预算管理理念相结合建立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利用事业单位预算反映单位费用收支的特点,将加强费用支出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全面考虑到单位各部门之间关系,以及预算原则、编制、执行和监督等预算工作程序问题,建立相应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应用

事业单位要有专门负责预算编制的部门,分别负责收入、支出等预算的分析、审核和综合平衡,最后形成总的预算草案,该部门负责人对总预算承担责任,其中,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包括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单位对各自的财务预算进行编制、上报,接受上级的检查考核,要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准确性负责,同时要加强对下面人员预算管理知识的培训,强化他们的预算意识,提高对财务预算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在这一预算组织结构下,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应用程序具体如下:

(一)制定战略预算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期内的计划目标以及收入、支出的初步预测,制定下一年的预算总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各子目标,进而根据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进行预算编制。

(二)编制财务预算草案

预算执行部门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按照上级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填写各自的预算表格并上报。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收入的取得要合法,支出要符合国家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真实性原则。预算的编制要与单位履行的职能紧密结合,对每一收支项目要有科学的测算方法,做到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靠性原则。预算的编制要可靠稳妥,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突出性原则。预算编制时要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在兼顾各项的同时,要优先确保突出重点支出。完整性原则。要按综合预算的原则编制,单位的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事业单位应学习企业预算编制方法,从不同的出发点编制预算并进行比较,例如以费用控制为起点、以计划目标为起点进行编制。预算的科学性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数据、对未来理性和客观的预期、适宜和先进的编制方法等,所以事业单位应该从不同角度寻找多种编制方法。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将计划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使管理者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预算方法要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不断反复和修正,最后汇总形成单位的全面预算报告。

(三)财务预算执行和调整

预算年度开始后,单位在年度预算草案批复之前,可暂按上报的年度预算草案安排支出。在年度预算批复之后,单位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决议,具有权威性,预算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原则上不得调整。但有一些在批准的预算中无法调剂解决、需要调整追加财政性资金预算的,可申请调整预算。当部门预算与预算控制数差距较大时,应当根据部门预算及时调整第二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按规定逐级上报审批。

(四)建立预算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控制机制

评价指标是考核的核心,所以要全面、准确的选取指标,并且要以定量指标为主,加强考核衡量准确性;各部门尽量选取共性指标,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可比性;在以节约资金为原则下,关注指标选取,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在评价体系中规定关于预算执行情况的有关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才能够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同时将预算指标分解、各目标落实到实处,形成全面的预算执行责任机制。要对财务预算的执行进行控制与监督,将预算执行的进度、差异、对预算目标的影响等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反映。

四、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预算观念,提高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识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和核心环节,是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各项工作的基础,预算就是指挥棒,是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预算工作。

(二)强调统筹协调,加强预算编制的综合性

要切实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必须按照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来编制预算,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单位编制预算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财政资金,同时兼顾“十二五”规划项目的落实,特别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基本建设项目提前谋划。事业单位要采取更为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源,统筹规划项目的衔接和落实,像气象局就要特别做好山洪地质灾害工程项目的资金安排。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财务预算管理

在财务管理软件选择面越来越广的条件下,事业单位应搭建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分析、集中监控、动态预警、支持决策一体化管理,实现财务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包括内审)对财务预算行为的实时监督、审计和分析。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要围绕中心工作,把预算编制工作与学习贯彻十精神结合起来,并且要与上级中心任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求结合起来。全面改革发展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保证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时代金融,2012

[2]畅琳.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评析.经济师,2011

[3]吴爱琴.浅析市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财经界,2012

上一篇:浅谈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子分公司财务管理 下一篇:刍议企业无票据交易的防范措施和会计核算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