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146例

时间:2022-09-14 10:23:0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146例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用自拟复脉安心汤联合倍他乐克中西医治疗,对照组只服倍他乐克治疗。疗程4w,两组根据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9.04%、83.56%,对照组分别为68.49%、54.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复脉安心汤

冠心病是以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室性早搏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严重的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导致晕厥或猝死。因此有效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室性早搏,能明显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且现有的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药物效果一般,副作用较多,甚至还可致新的心律失常。我院使用自拟的拟复脉安心汤联合倍他乐克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第5版《内科学》冠心病及室性早搏诊断标准,选择来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并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采用直径法,狭窄程度大于≥50%,男55例,女81例,年龄28~56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治疗组用自拟复脉安心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只服倍他乐克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常规冠心病2级预防治疗基础上,①对照组:用倍他乐克12.5~100mg,2次/d;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采用自拟的复脉安心汤:人参10g、生地黄30g、苦参15g、麦门冬10g、三七6g、琥珀粉3g、炙甘草6g、远志3g、黄芪9g、大枣10枚;余随症加减为:气虚心慌加太子参6g,胸痛加延胡索6g、郁金6g,胸闷明显者加瓜篓10g,烦燥易怒者加牡丹皮8g、桅子3g,失眠者加合欢花6g、夜交腾5g。1剂/d,煎汁400ml,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以4w为1疗程。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两组的倍他乐克均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观察用药前后的动态心电图变化,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心率、心律、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悸疗效标准的制定[2]。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无室性早搏,冶疗前后所证候积分之差≥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减少90%以上, 冶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70%而≤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减少50%~90%,冶疗前后所证候积分之差≥30%而≤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室性早搏无明显变化或减少不足50%,冶疗前后所证候积分之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4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71%,高于对照组的6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症状改善比较 两组与治疗组前比较症状均有改善(P

2.3动态心电图结果 复脉安心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优于单用倍他乐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心动过缓2例,将倍他乐克减量后症状消失,胃肠道反应9例,复视1例;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8例,经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在发达国家是单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无器质性病变患者,但常多发于冠心病等有心肌损伤患者,如果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能影响患者心脏泵血功能,而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代谢紊乱及电活动不稳定,室颤阈值下降,极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导致晕厥或猝死。而抗心率失常药物普罗帕酮、维拉帕米、美西律及胺碘酮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窦房结或心脏传导功能造成窦性心动过缓或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部分可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3],故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低毒、安全、有效的中药无任是在消除症状方面,还是改善心电图方面都取得明显疗效,并降低血压、血脂、改善内皮功能有远期功效。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心悸、怔忡范畴,病变在心,但多涉及肝、脾两脏,其病机在多于心之气阴不足,兼有脾虚肝郁,肾虚,肺虚,瘀血内阻,痰火扰心,治疗予以益气养阴,补心安神,活血化淤 通脉为主,复脉安心汤以人参、麦门冬、生地黄、黄芪益气养阴,远志、琥珀粉宁心安神,三七、苦参、白芍活血化淤通脉,甘草、大枣益气养心,再依症加减,诸药合用,标本同治,全方共奏益气养阴,补心安神,活血通脉。

总之,联合中西医药治疗疗效明显提高,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家英 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0.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0.

上一篇:产道血肿的诊断与处理体会 下一篇:救治进行性加重额叶脑挫裂伤致脑疝10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