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庄严与狂欢

时间:2022-09-14 10:09:15

节日的庄严与狂欢

节日的宗教性和故事性

相对于常日而言,节日是指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或由人们所特别规定的、具有特定风俗活动内容、以年为周期周而复始的固定日子。

节日在其形式上是由种种庆典活动构成,每一个庆典都有其特定的仪式。庆典起源于对图腾的崇拜,其最原始的形式是祭礼,祭祀庆典主要是表现人类对主宰自己命运、对于主宰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超自然力所表示的尊重、崇敬和惧怕。节日的起源自然未游离于这个规律之外,同样是原始观念所长期孕育的结果。

节日最初起源直接与古人的原始有关,由此而形成的节日是质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进,节日这种独特的文化样式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不同的形式。其一,节日受到人为宗教的渗透,增添许多人为宗教的内容从而形成诸多宗教型节日。一些节日甚至直接源自宗教,如佛诞节、盂兰盆会、三元节都源自佛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则源自伊斯兰教。其二,出于历史的情感、政治的需要以及道德的宏扬诸因素,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而人为设定特定时日给予纪念,形成新的节日;或者将有关历史信息附会于已有的节日从而衍生出新的内涵和形式。端午节被后世用以纪念屈原,寒食节被用来纪念介子推,壮族的歌圩节被用来纪念刘三姐……在这些节日中,人们通过节庆活动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文情怀。其三,神话传说的形成与流布产生了神话型节日。事实上,许多节日都有优美的神话传说可用来解释其成因。比如,寒衣节与孟姜女的传说,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傣族泼水节与傣族少女除去魔王的传说等等。这些传说的嵌入使得节日更加吸引人,更加富有情趣。其四,现代的许多新节日,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如元旦、青年节、国庆节、植树节,等等。其五,随着国际社会不同民族间文化往来的日益频繁,节日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也迅速地在不同的文明之间传播着,形成许多所谓的“洋节日”。比如,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源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写道“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用得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所有的意义都是依它在人类活动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所关联的思想,及所有的价值而定。”根据功能主义的这一观点,作为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之所以能够存在于文化系统中,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于文化系统的运行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文化的全息影像

节日是对既有文化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的民俗式的记录与解读,是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又是历史的抽象化的现实影象(或曰折射)。节日总是与一定的民俗事像相联系,它借助于仪式化的大量民俗活动进而对既定文化的价值观给予鲜明地再现与强调。众多民俗活动按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并相互关联,恰恰说明节日是其所依存的文化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动态平衡关系的主要表征。节日是文化民俗式的集中体现,春节时的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元宵节的闹花灯、吃元宵,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清明节的插柳枝、扫墓、踏青,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和特殊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凝聚着浓厚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活动又使得文化更加鲜活、更加形象地展示在民众的面前。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划分为四个大的方面:物质设备、精神文化方面、语言、社会组织,而节日能够以民俗的形式将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表现出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可以春节为例阐述节日如何以民俗的形式记录与解读文化。首先,从物质设备方面说,春节中使用的节日器具极具传统文化气息。春联、爆竹、桃符、窗花、门神、财神……无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点。其次,从精神文化方面说,春节期间,人们合家团聚吃年夜饭、祭祀祖先、放鞭炮等民俗活动表达中国人重视家庭、崇宗敬祖、祈福迎祥的传统观念。再次,从语言上说,春节期间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人们要使用与春节有关的吉利话,以春联为代表的语言必须富于文采、表达中华民族积极的价值取向,即便是口语也格外注重雅驯与道德旨归,不能触犯节日的语言禁忌。最后,从社会组织来说,春节是家庭、家族成员进行互动的良好时间。人们通过拜祭祖先、举行公众活动将家族、宗族等基层的社会组织成员牢固地团结在一起,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春节同时也是其他社会组织成员进行非正式活动、加强成员联络,尤其是增进成员私下情感的约定俗成时间。换言之,春节期间的许多仪式性活动背后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伦理观念与组织规范。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节日集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组织民俗为一体,将文化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文化更加鲜活,更加贴近民众。而民众也通过节日中大量的民俗事象对文化的记录和解读而接受文化、领悟文化。节日同时也是历史的抽象化的现实影像。由前文对节日形成因素的考察可知,节日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或显或陷的历时性相传。在节日中历史以民俗的形式大量地再现了节日所产生的时代里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机制的特征,人们可以通过对节日习俗的研究窥见古时民众的生活状态。当然,节日对历史的记录绝非是通过一定的民俗仪式简单直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对历史的抽象化的、曲折的反映(或日折射),是历史信息在当下的环境里的一种生动影像而远非“历史实录”。如前所述,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习俗据考证都是古时的巫术。显然,这类节日对历史的“留影”是隐晦的,需要我们去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和探讨。比较而言,节日对历史相对直接反映的表现是,许多节日本身就是人们出于纪念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而设立的,反映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或文化的重大变迁;或者原本虽不是纪念性的节日,后世却借以纪念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而得以传承得更加久远。即便如此,这类“纯粹的”历史纪念性节日对历史本身的承载也只能是一鳞半爪的抽象式记录(甚至还有歪曲历史的可能性)。总之,节日对历史的反映并不是像史书那样详细完整地记述,它是以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在现实中表现着历史的某种侧影,这种符号可以是一件民俗器具,可以是一项民俗活动。今天端午节里食用的粽子,不仅是一种节日食物,而且也折射着一段屈原沉江的历史;赛龙舟也不仅仅是种体育竞技活动,它所表达的是对屈原个人悲剧性历史命运的纪念和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宏扬。这里,历史被凝结在群众的节日习俗之中,历史被抽象化;同时,历史又在现实中投下了生动的影像,人们在节日中以民俗的形式演绎着消逝的历史。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按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序列,逐一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故事、庆祝活动、节日诗词、节日饮食,对各个节日的传统食品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证和记述。《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注重民俗,突出食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读者能够感受传统文化,赋闲可以雅舍谈吃,繁忙可以按图索骥,不忘生活。

节日饮食

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节日食品,甚至人们直接用食品名称称呼节日。正月初一,北方饺子,南方年糕。饺子与年糕既是节日美食,又都饱含民俗寓意,饺子谐音“交子”,象征着新年旧年在午夜子时的交替。年糕是南方年节祭祖与馈赠的节日食品,年糕谐音“年高”,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年年提高。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二的龙鳞饼,三月三的菜煮鸡蛋,寒食清明的清明团子,四月浴佛节的缘豆,五月端午节的子、七月七的巧果,八月中秋的月饼,九月重阳的重阳糕,腊月八日的腊八粥,年三十的团年饭。人们在节日中注重饮食生活,这固然是在物质乏的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周期性的满足与享受,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它是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节日食品在传统社会首先是献给神灵(包括祖先)的祭品,其次才是家庭共享的节日美食。

文明的年轮

节日是对既有文明的认定和维护。文明是对文化发展成果的系统化的静态描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文明历时性地经历了不同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节日对既有的文明表现出突出的认定和维护功能。对既有文明加以认定和维护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国家机器如法律、监狱、军队等强制性的手段,也有诸如民俗、大众传媒等非强制性的手段。节日对已有文明的认定和维护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手段,它通过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周而复始地强化人们对既有文明的价值观念、社会组织、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定和维护。

如前所述,节日是一个文化复合体,它包含了一套既有文明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传统社会中,普通民众一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不能像士人一样从书本上认识和了解所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但是,民众可以通过民俗活动尤其是节日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价值观念。而节日又不同于书本的说教,它采取了鲜活的民俗形式,借助于大家热爱的民俗活动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为民众所认定,并促使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维护这些价值观念。例如,在许多传统节日中,祭拜祖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通过一些庄重严肃的仪式,家庭、家族乃至宗族牢固地凝聚在一起。这里,节日强烈地认定和维护了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以及在血缘基础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现代节日更加注重对价值观念的认定和维护。国庆节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目的是强化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妇女节对妇女的问候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价值观的认定和维护;劳动节中人们载歌载舞赞美劳模是现代人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正被普遍地接受和宏扬的体现……可见,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文明里,节日都以其特定的方式不断地在精神层面上增强民众对既有文明价值观念的认定和维护意识。

其次,男女老幼是最基本的社会角色,任何社会和文化都赋予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而节日中他们各自角色的行为规范被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传统节庆尽管有很强的娱乐性,但对于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定和维护却更加强调。以汉民族为代表,一般而言,男性是整个节庆活动的中心,他们负责节日中祭祀祖先、组织庆典等重大仪式,以其在节日中的权威性活动和自由行为凸显作为家庭核心的地位和作为传统社会核心的地位。女性却恰恰相反,女性的行为在节日中处处受到限制。有资料显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每年最重要的节日——年节之际,依照习俗女子在初一、初二是不允许出门拜年的,而是要安心留守在家中。究其原因,一般认为男子在一年中首次出行即遇见女子是不祥之兆。诸如此类在节日中针对妇女的许多禁忌在男权社会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再次,节日源于古代的原始,其诞生之初就是依托于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而进行的。当节庆成为具有传承性的民俗活动时,它又对所依托的社会组织起着认定、强化和维护的作用。苗族的祭鼓节以“疆略”为单位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一个“疆略”是一个始祖传下来的血族兄弟,他们共同祭祀一个“祖先灵魂都住在里头”的木鼓。通过祭祀木鼓以增强“疆略”中各血族兄弟的联系,强化“疆略”这一以血缘为纽带连结起来的社会组织。在汉族的某些传统节日里,宗族的祭祖活动是极其庄重的。在祭祀过程中以庄严的仪式认可宗族权威,强调族规、族训,对族中的良善进行表彰,从而使宗族组织在节日中得以强化和维护。许多现代节日也同样起到了维护社会组织的作用。比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党组织和军队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予以纪念,以多种形式强化组织成员甚至全社会对组织的认可和维护。

简言之,节日周而复始地以其鲜活的内容、多彩的形式强化了人们对既有文明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的认可和维护,是维系文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节日对已有文明的认定和维护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手段,它通过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周而复始地强化人们对既有文明的价值观念、社会组织、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定和维护。

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浴佛节”等。公元前623年,佛祖诞生在北印度,为净饭王之太子,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浴佛身。于中国而言,其历法认为农历四月初八是最吉祥的日子,故一般把佛诞日定在这一天,但也有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说法。

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浴佛节”等。公元前623年,佛祖诞生在北印度,为净饭王之太子,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浴佛身。于中国而言,其历法认为农历四月初八是最吉祥的日子,故一般把佛诞日定在这一天,但也有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说法。

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最佳载体

节日是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一体的复合体,是文化的载体。它是文化横向共时性传播和纵向历时性传承的媒介和工具。

首先,节日是文化在民间横向共时性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和手段之一。节日虽然孕育于其文化母体,但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节日承载着文化信息跨越孕育它的本土和文化母体,最易为其他文化圈的民众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最活跃的媒介。文化传播的事实表明,节日一经被接受,文化便可借助节日的传播迅速拓宽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可见,节日往往成为文化传播的最有力的工具。节日涉及到饮食、住房、服饰、宗教、语言等很多方面,其他民族或地域的人可以借助节日进而对其所依托的文化作全面的理解。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使中华文化的幅射力借助节日更加增强。这些国家的民众同中国人一样过着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许多节日的民俗活动直接渊源于中国。如端午节插艾枝和菖蒲、吃粽子、饮菖蒲酒,重阳节登高、饮酒,除夕夜除恶鬼……这些习俗带去的不仅是节庆活动的仪式,也使风俗背后无形的思想观念得以在传入的民众中传播,借助节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入国的文化相交融,催生了各具本土特色的新的文化模式,最终形成国际汉文化圈。中国古代,佛教本为印度传来的外来文化,而随着佛教节日诸如佛诞节、盂兰盆会、中元节等被中国民众所接受,佛教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播。现代,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涌入也使许多中国人从形式到内容领略了西方的文化。

其次,节日也是文化历时性传承的载体和工具。在今天的节日中,我们会看到许多自古传承下来的器用、古俗。桃梗、桃符、门神、爆竹……本为古代巫术行为的用具,端午赛龙舟、挂艾枝,重阳登高、插茱萸,春节放爆竹、贴门神……这些民俗活动也无不与古人的原始观念有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科学进步,文明演进,这些器用和古俗本应随着其存在的原初情境逐渐丧失而退出人们生活舞台,但节日通过特定的形式使这些器用和古俗得以保存,当然也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娱乐的器具和增加节日欢乐氛围的手段。结果是古时的器用和习俗以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代代相传。从此种意义上说,节日是古代“遗留物”的展览馆;另外,许多传统的价值观、道德伦理以及社会规范亦是赖节日而得以相承。

节日是文化对源于自身的压力和束缚的排泄和解压手段,人们在一系列的节日中要摇摆在休憩和狂欢之间。

人性的放松与狂欢

节日是文化对源于自身的压力和束缚的排泄和解压手段,人们在一系列的节日中要摇摆在休憩和狂欢之间。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发展的迫力是民俗产生的根源之一。节日是民俗的重要形式,其本身即是文化迫力的结果。所谓文化迫力,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文化并维系文化的压力。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生存和繁衍,必须有维系群体生活所需要的种种制度,也需要实施这些制度的文化手段,还需要更多的文化条件,这就是文化迫力。这种文化迫力是必需和必要的。但是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生物性,换言之,人既具有社会文化的一面又具有生物本能的一面。因此文化迫力本身是对人本能的压迫与束缚,它使人的本能在文化的框架中受到压制,在制度、规范、礼仪、价值体系中被困厄。文化系统这种源于自身的压力和束缚必然会造成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冲突,此时,文化系统需要一个类似科塞提出的“安全阀”这样的东西来维持系统的良性运行,节日即承担着这种功能。借助于节日活动,文化系统源于自身的压力和束缚就可以得以缓解;事实上,许多节日本来就是应这种需要而生。人类学研究表明,许多民族都有放荡的狂欢节日,例如古希腊、罗马的酒神节中的彻底狂欢,在这种节日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全部被打破了,人们可以抛开种种文化束缚,使生物性获得了必要的张扬,缓解了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尽管这种压抑在通常情况下是必要的)。直到今日,欧洲的一些国家还有这类狂欢节的遗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之道,注重社会制度和礼仪,给人们的社会生活设置了种种约束性的习俗、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民众历经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浸染逐渐形成了内敛的民族性格,不善张扬个性,甚至发展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加之农业文明中人们生活范围的狭隘性,使得文化的迫力越发沉重。这种沉重的文化迫力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必需得以疏导。“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国的某些传统节日为渲泄压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让人们在终年劳碌、中规中矩的生活中有了适度的放纵的自由。在这类节日中可以看到人们摆脱了往日的含蓄,载歌载舞;节日中的妇女也可以有机会走出封闭的庭院享受多彩生活。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是上巳节。《周礼·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古文献上有许多关于上巳节男女野合、求子的记载。不惟在这一特定的节日可以看到这种与文化迫力相斥的放纵活动,在其他的节日中也常见类似的疏导文化压力的情况,正如台湾学者王秋桂在《元宵节补考》一文中写的,“元宵节中的狂欢活动,即使从儒家的理性观点,也有其正面的意义:混乱是为了调适整合,竞争是为了和谐。惟有在‘一弛’之下,新的次序才得以建立。”当然,某些节日的“排泄与解压”功能是有条件的,更不是无度的放纵,它只是调节文化系统整体功能的临时性的手段。

奔牛节:始于1591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爱好者云集潘普洛纳这个小城,在为期9天的人与牛之间的危险游戏中尽情享受欢乐与刺激。每天都有6头凶悍的公牛追逐着数百名壮汉,沿着“奔牛之路”穿城而过,直奔斗牛场。奔牛节期间,每年都有人受伤,甚至也发生过死亡事件。据统计,从1924年到2002年,共有14人被牛顶死,200多人被牛顶伤。

潜移默化的集体回忆

节日是对民众施以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文化濡化”即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过程。当婴儿呱呱坠地之时,他(她)虽已具备了最终在社会自立的潜力,但仍需经过长期的教育,经由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在认识到自己于社会中相应的身份与角色并自觉行为时才能真正融入文化中而获得个体的发展,这一过程即文化濡化的过程。家庭、学校等都是文化濡化的重要场所,但节日以其独特的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个体的文化濡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使个体实现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儿童和青少年在节庆中往往得到较多的关怀,同时也是文化濡化的重要对象。在传统节日中,未成年人被成年人带到年复一年的节日氛围之中,去接受其连续不断的道德、伦理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努力地按照该文化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去实践,从而接受文化,逐渐成为一个既定文化系统下的社会人。“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去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同时,节日还为少年儿童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和玩具,如风筝、兔儿爷等等,使他们在游戏耍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旨趣。不惟儿童如此,成年人也同样在节日里受到所依存的文化进一步的濡化作用,特别是当其置身于异质的文化环境里,该文化的节日对其生存下去所必需的文化濡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节日成为成年人快速适应异文化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此外,节日对于个体受文化濡化的程度还起到了一个标时性的作用。所谓“天增岁月人增寿”,每一个年节的到来即标志着已有濡化过程的终结和新的阶段的开始。这里,节日作为便于记忆的特殊时间成为个体文化濡化的里程碑。

在传统节日中,未成年人被成年人带到年复一年的节日氛围之中,去接受其连续不断的道德、伦理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努力地按照该文化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去实践,从而接受文化,逐渐成为一个既定文化系统下的社会人。

今天的节日已成为了人们团聚、休闲和狂欢的契机,严肃的的祭祀、拜神等活动披上了一层浓厚的娱乐色彩。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也叫肉孜节,是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开斋节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出去团拜,互相拥抱问候,恢复朋友和亲友之间的联系。

节日的演变

当前,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承受着空前的巨大冲击。就节日而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从娱神到娱人

传统节日源于古代的原始,是人类娱神的产物。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更是渗入大量的人为宗教因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节日的娱神性日益淡化,其娱人性日渐增强。今天的节日已成为了人们团聚、休闲和狂欢的借口,严肃的的祭祀、拜神等活动披上了一层浓厚的娱乐色彩。

就连中华民族最大的祭祀活动——清明节祭黄帝陵,也同样表现为充满着喜庆、欢乐、祥和气氛的大型文化娱乐项目,而且与旅游结合到一起,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再如,放风筝本为古时巫术行为,今日却成为人们重要的体育娱乐活动。山东潍坊市的“国际风筝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海内外的游客前来放风筝、观赏风筝,使这种古俗更具娱乐性和艺术性,自然也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从单一到复合

传统社会中节日各有其主要的功能,而在现代社会中,节日经济已经初见端倪,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节日的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日趋融合,文化得以以节日为契机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节日的社会功能也在突显,如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不仅仅使人们得以轻松,而且突出了人们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自觉;同时,社会也借助这些节日来呼唤和培育公众的某项社会公德意识。显然,节日在这里起着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的功能。

从本土到国际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形成和传承的历史久远,活动的仪式和内容往往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相循不变。节日系统显现出十分显明的稳固性。改革开放以来异域文化汹涌而至,动摇了中国传统节日稳固性的社会基础,促使中国节日的开放性、包容性增强,外国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为中国节日所吸收,甚至于许多外国节日直接被人们引进,成为时尚人士特别是都市年轻人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这些外来的节日有融入我国现代节日文化体系的明显趋势。

从传统到现代

节日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节日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节日的价值内核不变,但其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却伴随社会的变迁而变迁。如春节的价值内核仍然是强调全家团圆,祈福迎祥,但其当下的内容和形式却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气息。最为显著的是,除夕之夜人们围坐电视机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取代了旧日的守岁活动;而人们的拜年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电话拜年、网上拜年、贺卡拜年等等。

凡是忽略了自己民族文化建设与更新的国家,其发展必将遭受挫折,甚至有沦为其他国家附庸的危险。

上一篇: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 下一篇:关于“百色之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