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

时间:2022-10-24 03:25:23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

【摘要】无论是在革命动荡的民国还是改革开放激荡的当下,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面对公共问题、公众舆论、社会危机,报刊已成为各种理念的重要载体,新闻评论更成为传播思想的重要利器。新闻评论在新闻学教育中也一直作为基础性专业课程。尽管如此,综观民国高校新闻评论的课程地位、教学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当下新闻评论教育相比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考证,以民国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中开设的“新闻评论”课程为研究主线,梳理该课程在新闻学教育中的实践特色,以期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借鉴。

【关键词】民国高校;新闻评论;实践特色;历史借鉴

作为党和政府的路线风向标,新闻评论担当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重要作用。笔者发现,如今大学设置的新闻评论课程,在课程地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民国时期相比都有较大变化。不论是在革命动荡的民国还是改革开放激荡的当下,尽管时代不同,但新闻评论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是深刻的、不容小觑的,新闻学专业的新闻评论教育更是马虎不得。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国新闻评论教育之特色进行考证和探索,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教育主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大学新闻系三个层次上进行。据李秀云所著《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统计,近代中国有82所教育机构开展了不同性质的新闻教育,其中高等新闻教育机构39所,占比例最大,是中国近代新闻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亦以民国“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下文均以“民国高校”简称之)中设立新闻系的高校“新闻评论教育”作为研究的主体,加以考证与探索。

民国年间,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将培养专门性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这在新闻学的课程设置中有着显著体现。笔者从已收集到的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表中发现,实操性强的课程占绝大多数,“新闻评论”(“评论写作”、“社论写作”)更是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众多高校所重视。“高学分、多学时、多实践”是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闻评论教学在民国高校中的专业基础地位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提倡“新闻本位”,即强调讲授新闻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在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学会中,徐宝璜的授课注重“编辑新闻之练习”,邵飘萍的授课则注重“评论新闻之练习”。专题讲授“评论写作”,虽为讲座性质,但却是相对独立地讲授新闻评论写作的开始。此后,在民国高校的新闻学课程设计中,“新闻评论”一般定位为“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多,课程学分高。

从课程定位来看,新闻评论课程一般被列为专业必修课。1923年,由徐宝璜先生创办的平民大学新闻系,在15门专业类课程中,即开设“新闻评论法”、“评论实习”两门。燕京大学新闻系极为注重对学生采、写、编、评的新闻业务训练,在第一学年即开设“社论”,新闻编辑课程总量(含采访、写作、编辑、社论)更在专业课程中占比高达73%。

从课程学时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时较长,且以安排两学期授课及实习为多。如复旦大学于本科第四学年开设“评论练习”,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平民大学开设的“新闻评论法”于本科第三学年开设,“评论实习”则于第三、四两学年开设,足见其学时之长。学时长,表明了教学机构对该课程的重视,也说明教与学的内容和分量都较多较重。

从课程学分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分高。如复旦大学开设的“评论练习”分上下两个学期,共计6学分。综观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其他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2至3分,而“评论练习”一门课就安排了6学分。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燕京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及其他新闻专科学校中,在此不一一赘述。

专设评论实习课,开创实践型教学的新局面

民国时期,新闻教育被定位于新闻专门人才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视新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开设专门的评论实习课程,教学中采取讲授与评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当时新闻评论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它与目前同类的新闻评论课程的不同之处。

复旦大学于第四学年开设的“评论实习”实行每周一次讲习和两次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燕京大学的课内实习,在讲授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采、写、编、评的训练;其报纸编辑管理的校内实习,系以师生自办的校内刊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报纸的社论、编辑、采访等均由学生分任。[1]此类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为应用型学科培养人才提供了更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打开了我国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学新闻系师资力量主要来自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当然也包括“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机构从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谈经验、讲技术、论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新闻评论在增加理性认识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英文教材引进思想,教员讲稿言传身教

民国时期,新闻学专业普遍缺乏中文教材。梁士纯(1934年至1937年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在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时曾指出:“现在学校所用的新闻学课本,差不多皆为英文,或少数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最近几年来,关于新闻学或新闻事业的著作,也可算不少,不过这些书籍大致都是属于普通介绍的性质,不能作班上的课本之用……”[2]

直到20世纪40年代,教材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储玉坤在他的《现代新闻学概论》中指出:“在中国出版界,新闻学著作少得可怜,真有些凤毛麟角,因此在教授方面,感到教材的缺乏。”

据已掌握的史料显示,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大多以教员讲稿及新闻学英文原著为课程教材,其中教员讲稿多无文本流传于世,其概况只零星见于高校校史。如平民大学报学系,该系的教材有的由本系教师编写,有的则由教师口授学生做笔记。英文教材方面,有美国教会背景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办期间,几乎没有用过一本中文教科书。其图书馆所藏的全部500余部报学书籍中,99%由美国人所著[3]。

作为新闻评论教材的教员讲稿是教学与前沿实践的结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既有教益又饶有兴趣的教学内容。而将英文原著作为教材,把最先进的办报理念和专业研究引入课堂,更为学生提供了传播国际化的专业视野。

新闻评论专著日益独立化、学科化

早在民国初期的各类新闻学专著中,已经有谈及“新闻评论”的内容。如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徐宝璜,1919年)中对新闻的定义、新闻采访编辑、新闻评论写作等问题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其后,随着新闻评论专著朝着独立化、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坊间又出现了专门论述新闻评论的专著。尽管数量有限,但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1929年,郭步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讲授“评论实习”,并出版了《编辑与评论》一书。全书分为“编辑”与“评论”两编。第二编“评论”下设五个章节,分别是概说、评论的种类、评论的变迁、评论记者应有的条件、评论的作法,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新闻评论。1937年,他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独立的评论研究专著——《时事评论作法》,由潘公弼、李浩然、谢六逸等人作序。1947年,程仲文编著的《新闻评论学》分新闻评论与评论记者、新闻评论三要件、新闻评论写作入手等5编。这是我国第一本把评论提高到学科高度上来的独立专著,表明新闻评论已从实用新闻学中独立出来,开始朝专业学科的方向发展。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及借鉴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基本实践特色为“基础专业课、多学分、多学时、多实践”,而当下高校的新闻评论教育虽然基本保持基础专业课的地位,但课程往往只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多为2分,而且还未曾见到专门设立的评论实习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教育实现了由以技能训练为主转为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以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传播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这是顺应时展的转变。但面对实操性强的课程时,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新闻学专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培养的对象是为业界输送大批实用型人才。他们既要有正确的新闻观,同时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新闻评论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中国成立后却未能保持其实践性强的特色呢?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上忽视加强评论写作实践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新闻观固然重要,但新闻观必须落到实处,要通过新闻实践予以体现,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式的空洞理论而已。二是缺乏足够的能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尽管有许多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新闻教育队伍,但他们未必有严格而实际的新闻采写编评工作的历练。所以,对他们来说,有一个“补课”或重新回炉的问题。三是部分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老师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存在畏难情绪。他们往往觉得评论写作的要求较高,不同于消息或新闻特写写作,只有通过新闻工作实践才能予以掌握,在学校课堂上是难以学到的。这种把学习与日后工作割裂开来的看法自然是不对的。我们不应否定评论写作的要求虽然较高,也正因如此,才更应在学习阶段努力予以加强。如通过写作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或就当前主要热点问题撰写小评论等具体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不能见难而退,就此却步。

综上所述,笔者切望通过对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梳理,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经验借鉴,其要点是:

首先,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着手,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训练,在原有课内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课外实践训练。如在第三学年开设“新闻评论实习课”,锻炼新闻业务能力。倘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欠缺之处,还可在第四学年予以加强,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进一步体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其次,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价值与意义。聘请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目前,许多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各专业领域邀请具有专业特长,又有余力的人员来校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派出年轻教师去新闻机构进修,加强采写编评等课程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做,将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密切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有利于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最后,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学术价值,将最新鲜的研究“端进”课堂。民国时期,学者们注重在新闻教学中贯穿他们的新闻思想,教员们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或实践经验呈现于课堂,在有利于学生接触到学术前沿的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教员还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其研究成果的反馈与检验,这种有机互动有利于新闻学教育在理论层面的上升,更能促进新闻评论研究的发展。

[本文为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广告学教育史研究——以广告学和新闻学的关系形成和发展为中心”(编号:10JYB20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1).

[2]梁士纯.中国新闻教育之现状与未来.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36.

[3]刘豁轩.报学论丛[M].天津:天津益世报社,1946:117.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命自我立 第6期 下一篇:节日的庄严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