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邱兴华案在美国 如果辛普森案在中国

时间:2022-09-14 09:38:57

如果邱兴华案在美国 如果辛普森案在中国

近年来,法院判的一些案子,经常引起议论,尤其对一些腐败分子的判决,在量刑上有不同看法,甚至有关于死刑衡量不一的异议。民众有一种心态,认为对腐败分子判得怎么重都不为过,反映了大家对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的深恶痛绝。而在去年年底前的一段时间,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对于一起杀人案的判决,关键词是“精神病司法鉴定”。

2036年的12月28日上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终审裁定,决定:判处被告人邱兴华死刑……有报道说,当日9时57分邱兴华就被执行枪决。

邱兴华,残杀11人,十足的“杀人狂”,此案各媒体报道,震动全国。邱兴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法院一审判处死刑。但是,在法院审理此案时,社会上出现了是否应该对其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争论。

刘锡伟这位著名精神病学专家、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主任医师,认定邱有精神疾病,依据是“从邱犯罪的特点和表现出的症状分析,他就是典型的精神病人杀人案例,完全按照我发明的精神病人杀人时表现出的‘返祖兽性化症状群’理论在演绎。”刘解释说,“返祖兽性化症状群”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残酷杀人、剩余杀人、滥杀无辜。另一被誉为中国司法精神病学泰斗、华西医院博士生导师刘协和教授称,就自己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初步判断邱兴华患有“嫉妒妄想”,属于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表现。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孙长永教授也表示,应该为邱兴华做精神病司法鉴定。这些精神病学家、法学家还提出现行法律对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启动及相关程序都有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却称,邱兴华只是变态人格。一些人为此指责她在变相杀人。刘锡伟甚至说,“如果兴华被判死刑,李玫瑾难辞其咎。”李玫瑾对于精神病学界关于“邱兴华有精神病而未必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结论提出强烈的质疑,也正式公开表达了她的观点,“从其行为方式到犯罪过程看,邱兴华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性质,有明显的自我保护行为和意识。”

新浪网关于是否对邱兴华进行司法鉴定的网调结果为:不关注0,54%;不赞成42,94%:赞成56,52%。

上述一切都源自媒体报道。有意思的是,所有为此呼吁或者向有关方面上书、发表意见的专家学者都没有见过邱兴华,也没有看过法院的相关案卷。大家所依据的,是媒体从案发、搜捕。逮捕到法院审理的报道,以及法院一审判决书,那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比别人多掌握了一些情况,但也只是托人捎去测试问卷,她根据邱兴华的答卷作出结论。

另外,此案从案发起就有不可忽视的民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因为邱兴华不仅杀人数量多,而且把一个人的心挖出来剁碎切丝炒了……极为残忍!

有不少人担心,一作精神病鉴定,就杀不了邱兴华了,因为确实有人犯罪后走后门通过精神病鉴定逃脱法律制裁。也有人认为刘锡伟到处讲邱兴华是精神病人,纯属作秀,他在马加爵案时就要求做精神病司法鉴定,甚至认为按照刘的那个“返祖兽性化症状群”理论,岂不凡杀人手段残忍的都是精神病人,还要法院干吗?

此案在二审判决前形成一个舆论焦点:该不该对邱兴华做精神病司法鉴定,对法院也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社会压力。其中,应做精神病司法鉴定一说,借助专家学者们多次,以及媒体的力量,似乎势大力沉。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陕西高院终审裁定了。不少人觉得突然,出乎意料,觉得不可思议,不是都说要做精神病司法鉴定吗?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陕西高院在自己还拥有死刑核准权时突击宣判,因为到2037年的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收回这个权力了。

对于邱兴华的辩护人提出的关于给邱兴华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申请,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06年的12月28日宣判时认为,邱兴华在被抓捕后,交代犯罪事实及为自己辩护时,均无任何异常表现,同时无证据证明邱兴华有精神病史,所以对于律师提出的精神病鉴定申请不予采纳。

这个裁定,对于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观点人来说,自然是满意的。其实,从邱兴华的案情来看,公认犯罪事实清楚,如果排除精神病司法鉴定,仅从法律上衡量,谁都没有异议。因此,不能说这个裁定屈从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观点。

至于是不是应该做精神病司法鉴定,法院在裁定中回答了这个问题,而法律规定决定权就在法院。不管这个法律规定有没有漏洞,缺陷,不管谁怎么说,不管说的是什么人,只要这个法律规定是现行的就仍是合理的,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法律规定执行就是正确的。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哪一种法律是完美无缺的,总是处在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趋于完美的过程中。认识的发展,就体现在不断地提出意见甚至不断地抗议,抗争中。但,抓住其中不完美的地方,以图改变刘现行法律的执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总讲要法治不要人治。所谓人治,我们一直把它视为主要来自长官意志。其实,舆论干预,或者仅凭一己之见、一个方面的理由乃至理论什么的施加压力,也是人治的一种,像刘锡伟甚至说出“如果邱兴华被判死刑,李玫瑾难辞其咎”这样的话来,可见一斑。

在邱兴华案终审裁定后,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邱兴华案是在美国会怎么样,如果辛普森案在中国会怎么样?言外之意,似乎是说如果邱案在美国肯定会做精神病司法鉴定,如果辛案在中国肯定会被判处死刑,杀人偿命。

辛普森案,是早已闻名世界的经典案例,那一段从直升飞机拍下的辛普森出逃镜头,也堪称经典。当时,美国举国上下都认为前橄榄球名星后成为影星的辛普森是杀害前妻及男友的凶手,在法院审理此案时舆论和社会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在审理过程中,警方提供不了目击证人,所提供的作案时间及物证的关键证据有问题。因此,陪审团裁定辛普森无罪。

判决一出,举国大哗,以致当时的总统克林顿都出面要求国民尊重陪审团的决定。真是应了我们那句话:不足以平民愤。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它也的确起到了维护法律严肃性的作用。如果法庭忽视了证据存在的问题,判有罪,那么就开了明知证据有问题而判罪的先例,后患无穷,以后不知要有多少人会因援引这个案例受到伤害。相反,即便辛普森真是杀人犯,却因证据有问题而判无罪,也只是放过了他一人,却保护了最多数人的利益。

这两个“如果”提的问题非常好,细细琢磨,应该是蕴意深厚的。

上一篇:证券市场模拟预测分析 下一篇:一个人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