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如果”的语法化及其演变机制

时间:2022-08-26 09:18:40

“若果、如果”的语法化及其演变机制

[摘要]“如果”一词宋代才开始出现,它是在“若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都经历了“假设连词+语气副词”到“假设连词+假设连词”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分析以及类推是其发生语法化的主要动因和机制。到了明代,“如果”完成了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转变,成为了一个专职的假设连词。

[关键词]若果;如果;语气副词;假设连词;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1-0055-04

[收稿日期]2012-01-12

[作者简介]1.林春香,女,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汉语语法;2.肖贤彬,男,文学博士,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及对外汉语教学。(广州510275)

“如果”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假设连词。但是唐代以前“如果”不见用例,宋代才开始使用。在“如果”前还有一个“若果”,“若果”先秦就见用例,但直到宋代才开始常见。“如果”是在“若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本文先探讨“果”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若果”、“如果”的语法化过程。

一、虚拟语境中“果”沾染的假设义

“果”在先秦就产生了副词用法,主要作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果”的形成路径可归纳为:本义“果实”名词“结果”不及物动词“实现”语气副词“终于、果真”语气副词“到底、究竟”。表“果真”义的用例如:

(1)匠人诎,作之,成,有间,屋果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果”还可用作关联副词,用于假设句或条件句,如:

(2)不行谓之《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果”关联副词的用法来源于其表真值确认的“果真”义语气副词。表真值确认,“果”后的谓语一般是已然的,整个句子是一种顺承关系,如上例(1)。当这种真值确认是一种假设的已然时,“果”就产生了连接功能,即连接假设前提及其结果,此时“果”由语气副词演变为关联副词,如上例(2)。在这种假设虚拟语境中,关联副词“果”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假设义,即“果”同时包含了真值确认和假设,相当于“如果真的”。

“果”用于假设语境,前面多有“若”专表假设,两者或比邻或相隔,此时“果”为语气副词。单用于假设语境中的“果”则同时含有假设和强调义,并且常处于分句句首,此时的“果”为关联副词。文献中用于假设语境中的“果”,用例并不少见,以下是宋以前用例,如:

(3)不度之人,鲜不为患。若果立之,必为季氏忧。(《春秋左传·裹公三十一年》)

(4)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三国志·吴书》)

(5)元嘉三年,唯告庙社,未详其义。或当以《礼记》唯云“归假祖祢”,而无告郊之辞。果立此义,弥所未达。(《宋书·礼三》)

宋以后,“果”用于假设语境中的用例开始增多。表现之一是与假设连词“若”连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果”在假设语境中沾染的假设义促使“若果”、“如果”开始发生语法化。

二、跨层结构“若果”的语法化

“若果”先秦就见用例,但先秦至隋唐时期,“若果”一词并不多见,如:

(6)今稠非通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史记·鲁周公世家》)

(7)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若果有神,可显一验事。(《后汉书·方术列传》)

以上用例,“若”与“果”不在一个句法层次上,“若”为假设连词,语义关联包括“果”在内的整个谓语,而“果”为语气副词,只对后面的谓语进行确认强调。语音上,“果”因表强调而需重读。

就句子上下文来看,“果”所确认强调的状态或行为,一般都在前文有所提及或者蕴含在前文的文义里。如例(6),其上文出现“鲁人立齐归之子稠为君,是为昭公”。“若果”连用在这里有反面论证的作用,整个句子含有一种转折义。其他用例也基本如此,“果”都有这种反面强调的作用,并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性情感色彩。

宋代“若果”使用频率开始增多。《朱子语类》共有29例“若果”,这29例虽然都为“假设连词+语气副词”,但其中有少数用例,“果”的确认强调以及转折意味开始减弱,如:

(8)或问“格物”章本有“所以然之故”。曰:“后来看得,且要见得‘所当然’是要切处。若果见得不容已处,则自可默会矣。”(《朱子语类·卷十七》)

在《苏轼集》中,也有这种倾向的“若果”,如:

(9)春间行部若果至此,当有少要事面闻。(卷八十《与蔡景繁十四首(之八)》)

以上两例,“若果”所确认的事件不见于甚至没有蕴含在前文里,因此,“果”的反面强调作用因无着落点而弱化。就其主观性情感来看,以上例句更多的是一种客观讲述,副词“果”所具有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在这里明显减弱。

随着这种强调转折意味的减弱,“若果”中的“果”逐渐失去语气副词的用法,以下用例中的“若果”已不能分析为“假设连词+语气副词”,如:

(10)吾天之贵神,以寺中失物,须主人证明。此甚易知,但恐兴争讼,违吾本心。若果不告官,当为寻索。(《夷坚志》卷第十九)

(11)如乙逋等能幡然改图,忠事其国,效顺朝廷,本国上表章、通贡奉,特仰收接,许其自新。若果敢犯顺,即令诸路乘便深入,务要诛锄首恶,不得滥及无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四)

其实“果”的强调作用并非都要显示出来,一旦强调义可有可无时,“若果”就有了重新分析的可能。随着这类顺承义以及不带主观色彩的“若果”的频繁使用,“果”的性质开始发生质的转变。首先,其表确认强调的语气副词用法逐渐弱化消失;其次,由于“若果”连用,受“若”影响,“果”本身所沾染的假设语境义便逐渐突显定性下来,至此“若果”中的“果”成为真正的假设连词。就语音上说,“假设连词十语气副词”的“若果”不在一个音步上,而“假设连词+假设连词”的“若果”,由于“果”的虚化,其语音逐渐向“若”靠拢,两者最终成为一个韵律词。

元明以后,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跨层形式,如“若果真”、“若果然”,大部分“若果”都可作两可理解,但也有些用例更倾向于看作假设连词连用,如:

(12)各处运司办课其间,诸衙门官吏人等,无得纵令歹人虚枉饰词妄行扇惑骚扰沮坏。若果有言告盐司场官人等不公等事,从运司依例科断。(《元典章·户部卷之八》)

(13)即刻去寻他不见,我因屈指询算,知他走在此处,特来寻他,正遇着孙大圣施威。若果来迟,此畜休矣。(《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14)若果侄儿来,我也欢喜,如何肯精留他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特别是例(14),“若果”用于句首主语前,连词性质明显。

虽然“若果”在宋生了语法化,但假设连词连用的“若果”并没有演变为一种稳定的语法形式。不过,“若果”的这一演变却投射到另一形式,即“如果”上。“如果”在“若果”的影响下语法化并最终词汇化为一个假设连词。

三、“如果”对“若果”的继承和发展

“如果”始见于宋代,但宋代“如果”用例并不多,不少“如果”中的“果”还应看作语气副词,如《朱子语类》出现4例“如果”,其中有3例为“假设连词+语气副词”,另一例可以看作假设连词连用:

(15)帝星等如果不动,则天必擘破。(《朱子语类》卷一百一)

宋代文献中可以看作假设连词连用的还有:

(16)花园目见如果可买,亦缓为之,庄难看,勿凭说者,切在子细也。(《欧阳修集》卷一五三《与大寺丞十一通》)

(17)闻俞主簿者,附少信物,如果为带得来,乞尽底送与范子礼正字。(《苏轼集》补遗《与杭首》)

(18)如果不起,即取首来。(《五灯会元》卷一)

“如果”假设连词的用法在元明以后得到加强。虽然元代杂剧和戏曲中未见“如果”,在明代一些代表性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如果”用例仍不多,但元明时期“如果”中的“果”基本都应该看作假设连词。随着“如果”语法化的推进,其词汇化也在进行之中,“如果”词汇化为一个专职的假设连词应该不会晚于明代。

“如果”产生之初就开始发生语法化并最终演变为一个专职的假设连词,这与“若果”的发展演变是分不开的。在宋代,“如果”与“若果”具有相同的语法属性,在“若果”发生语法化的同时,“如果”也开始发生语法化。但因为“若果”中“果”语气副词用法的强势存在,使得“若果”的新兴用法并未得到充分发展,而新产生的“如果”正好弥补了“若果”的这一发展限制,“如果”朝着假设连词连用的道路继续前进,并在明代最终完成了向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转变。

以下是宋元明清时期几部代表性文献中“若果”、“如果”的使用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一词从宋代一直到明末的《金瓶梅》,使用频率一直不高,但清中叶以后,“如果”开始普遍使用,而“若果”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四、“若果、如果”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对于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学者们作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认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有“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变化”、“语境影响”和“重新分析”。石毓智、李讷(2001)则认为语法化的主要动因是“类推”和“重新分析”。

第二部分我们曾详细讨论了“若果”的语法化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如果”的语法化过程。总结两者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主要是“重新分析”和“类推”。

首先,当语气副词“果”的转折强调色彩减弱时,即转折义减弱顺承义加强,主观性情感减弱客观性描述加强时,其在假设语境中沾染的假设义便逐渐凸显。此时“若果”中的“果”开始发生重新分析,即由语气副词重新分析为假设连词。

其次,受“若果”的影响,“如果”也逐渐由“假设连词+语气副词”发展为“假设连词+假设连词”。“如果”产生之初“若果”已经开始发生语法化,因此“如果”在“若果”的类推作用下也开始发生语法化。但两者语法化的前景并不相同,“若果”由于“果”语气副词用法太强势,新兴的用法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如果”则朝着新兴用法发展,最终成为一个专职的假设连词。

上一篇: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各科试题评析 下一篇:纵横于心 驰骋天地 全新进口Jeep大切诺基